湿法炼锌中对含锌原料脱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00735 阅读:6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湿法炼锌中对含锌原料脱氯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①球磨,将原料球磨成粒径<80目浆料;②水洗,在浆料中加水,洗涤,过滤,滤液进入沉锌工序,滤渣进入中性浸出工序;③沉锌,在步骤②滤液中加入沉锌剂,沉锌,过滤,滤液进入废水处理工序,滤渣进入中性浸出工序;④中性浸出,给步骤②的滤渣加入电解废液和硫酸,加入步骤③的沉锌滤渣,搅拌,过滤,滤液进入深度除氯工序,滤渣送环保处理站;⑤深度除氯,在步骤④的滤液中加入铜渣除氯剂和硫酸,反应,过滤,滤液进入湿法炼锌工序,滤渣外售;⑥废水处理,将步骤③的滤液进行环保处理,达标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有脱氯效果好、成本低、操作性强和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冶金中的湿法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湿法炼锌相较火法炼锌具有环保、成本低和回收率高等特点,全球范围内75%的金属锌采用湿法方法生产。但是,在湿法炼锌过程中,需要对电解溶液中氯含量进行严格控制,若氯含量过高(Cl—>0. 3g/L)时,会强化对电解阳极板的腐蚀速度,增大能耗,降低锌锭质量,增加炼锌成本。这使得大量氯含量较高的含锌原料不能直接用于湿法炼锌。目前,针对氯含量较高的含锌原料,在生产上运用相对成功的方法主要有火法脱氯和碱洗脱氯两种。其中,火法脱氯是采用多膛炉或回转窑焙烧,该方法设备投入大,并且运行过程中产生含氯气体,对整个设备腐蚀大,操作条件恶劣,而且当前能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运行成本较高;碱洗脱氯是采用碳酸钠溶液洗涤,原料中氯溶解在碱性溶液中,该方法的氯脱除效率虽比较高,但是由于浸出的硫酸锌溶液中氯含量仍然比较高,难于达到常规湿法炼锌要求,而且碱洗工艺需要较高洗涤温度,才能达到较好的脱氯效果,能耗比较高,导致实际运行成本比较高,且有高氯废水外排。为此,不少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做了大量技术研究,各种研究成果在公开出版物上屡见报到,例如中国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炼锌中对含锌原料脱氯的方法,包括以下顺序步骤:①.球磨工序:采用球磨机将含锌原料球磨,球磨形成粒径<80目的浆料,浆料进入水洗工序;②.水洗工序:在步骤①的浆料中加水,水与浆料中料的液固质量比为3.0~10.0:1.0,在温度为25~60℃的条件下,将浆料搅拌洗涤,搅拌时间为100~180分钟,洗涤后过滤,滤液进入沉锌工序,滤渣进入中性浸出工序;③.沉锌工序:将步骤②的滤液温度控制为30~60℃,在滤液中加入沉锌剂,调节终点pH值为6.8~7.2,搅拌15~30分钟,过滤,滤液中锌含量≤1.0g/L,滤液进入废水处理工序,滤渣进入中性浸出工序;④.中性浸出:给步骤②的滤渣加入电解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位成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南邡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