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卧孔菌一级菌种的培养基与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8777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层卧孔菌深层发酵一级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方法,层卧孔菌培养基选用红糖和玉米粉为发酵的碳源,选用蛋白胨为发酵的氮源,选用维生素VB6为发酵营养。采用所述层卧孔菌发酵培养基得到的一级菌种菌球数平均280-300个/ml、菌球直径0.5-1.5mm、大小均匀、汤汁清,菌球多而细密、菌丝萌发点多,有利于二级发酵。所述层卧孔菌液体培养基制作工艺简单,耗能小,有利于规模化产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菌培养的培养基与培养方法,具体是一种层卧孔菌深层发酵一级菌种的培养基与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层卧孔菌又名斑褐孔菌,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褐孔菌属。形态为子实体多年生,无菌盖,平伏贴胜于基物表面,宽可达20厘米或更大,干时龟裂,菌管多层,每层厚2-3毫米, 并逐年缩小,形成扁半球形的子实体,其总厚度达15mm,管孔表面初期锈褐色,后期由于被灰色菌丝所充塞而变为淡烟色至棕灰色,子实体的边缘灰黑色,管孔壁厚,完整,管口圆形, 每毫米6-8个。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无色、光滑,5-8 μ m,无刚毛。生于栎、械等阔叶树的树皮及腐木上,引起木材白腐。层卧孔菌是闽南地区民间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药用真菌,目前仍处在野生状态,药物资源有限,需深入研究和开发。深层培养的菌丝体和发酵液的提取物, 经药理实验和临床验证一致认为层卧孔菌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对治疗冠心病和心率失常安全有效。药用真菌是个巨大的宝库,迄今为大众所利用的,只是其中极少部分。就本申请来说,本申请人之前在(层卧孔菌深层培养的研究,沈国华等,食用菌报 1997.4(4) 43-48)发表公开了层卧孔菌的菌种分离,培养基配方,探索了培养条件,得出层卧孔菌一级种培养基配方为麦麸(取浸煮液)3 %、蔗糖2 %、酵母粉0.2%,培养条件为温度控制在28-30°C,PH自然,三角瓶装量200ml/500ml,转速96转/分,培养96-120小时, 投入中试规模批量生产。层卧孔菌从野生状态转变为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但现有层卧孔菌原发酵配方存在以下问题(1)层卧孔菌原液体培养基制作工艺繁琐,耗能大、劳动力强,成本高不利于规模化产业生产。(2)原发酵培养基培养的一级种的菌球个体大,球径达3_5mm,个数少,菌球数平均为10-30个/ml,由于菌球大而少,菌丝萌发点少,不利于二级发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卧孔菌一级菌种的培养基,克服了现有层卧孔菌液体培养基培养的一级种的菌球个体大,球径达2-5mm,个数少,菌球数平均为 10-30个/ml,由于菌球大而少,菌丝萌发点少,不利于二级发酵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层卧孔菌菌种培养基制作工艺复杂繁琐,耗能大、劳动力强,成本高不利于规模化产业生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层卧孔菌一级菌种的培养基,包含碳源、氮源和维生素,所述碳源为土豆、地瓜粉、面粉、淀粉、玉米粉、红糖或蔗糖,所述氮源为酵母粉、 牛肉膏或蛋白胨,所述维生素为VB1、VB2或VB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所述层卧孔菌菌种培养基培养得到的菌球多而细密、菌数平均280-300个/ml、菌球直径0. 5-1. 5mm、大小均勻、汤汁清、菌球多而细密,菌丝萌发点多,有利于二级发酵。所述层卧孔菌液体培养基所用的各个成分在市场上可以大量廉价的采购,耗能小,成本低有利于规模化产业生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源为红糖和玉米粉,所述氮源为蛋白胨,所述维生素为VB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菌种培养基包含盐类,所述盐类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菌种培养基溶液每IOOml包含玉米粉3g,红糖 2g,蛋白胨0. 3g,VB6,磷酸二氢钾0. lg,硫酸镁0. 05g,氯化钙0. 05g。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层卧孔菌一级菌种的培养方法,步骤为步骤1 配制菌种培养基溶液,所述菌种培养基包含碳源、氮源和维生素,所述碳源为土豆、地瓜粉、面粉、淀粉、玉米粉、红糖或蔗糖,所述氮源为酵母粉、牛肉膏或蛋白胨,所述维生素为VB1、VB2或VB6,按所述培养基称取各配料加水搅拌均勻,装入三角瓶 150ml/500ml,调节 ρΗ5· 5-6. 0,0. IMpa 杀菌 30 分钟。步骤2 所述步骤1菌种培养基溶液,置恒温往复式摇床,温度控制在27-31°C,转速180转/分-220转/分,培养时间80小时-120小时,即可得到层卧孔菌一级菌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碳源为红糖和玉米粉,所述氮源为蛋白胨,所述维生素为VB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菌种培养基包含盐类,所述盐类为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技术方案菌种培养基溶液每IOOml包含玉米粉 3g,红糖2g,蛋白胨0. 3g,VB610mg,磷酸二氢钾0. lg,硫酸镁0. 05g,氯化钙0. 05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所述层卧孔菌一级菌种的培养方法培养得到的菌球多而细密、菌球平均280-300个/ml、菌球直径0. 5-1. 5mm、大小均勻、汤汁清、菌球多而细密,菌丝萌发点多,有利于二级发酵。此方法所需劳动力少,成本低有利于规模化产业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实施例1层卧孔菌菌种由三明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母种斜面PDA培养基。层卧孔菌一级菌种的培养基为玉米粉3%、红糖2%、蛋白胨0. 3%、VB60.01%、 磷酸二氢钾0. 1 %、硫酸镁0.05%、氯化钙0.05%。培养基制作方法按配方称取各配料加水搅拌均勻,装入三角瓶150ml/500ml, pH5. 0-6. 0,0. IMpa 杀菌 30 分钟。层卧孔菌深层培养一级菌种培养条件摇瓶温度控制在27-31 °C,装量 150ml/500ml,最适pH为5. 5 6. 0,转速180转/分-220转/分·培养时间80小时-120 小时左右.得到菌球多而细密、菌数平均280-300个/ml,菌球直径0. 5-1. 5mm,大小均勻、汤汁清、菌丝萌发点多的层卧孔菌一级菌种。现有的(层卧孔菌深层培养的研究,沈国华等,食用菌报1997.4(4) :43_48)发表公开了层卧孔菌的菌种分离,培养基配方,发酵培养的一级种的菌球个体大,球径达2-5mm, 个数少,菌球数平均为10-30个/ml,由于菌球大而少,菌丝萌发点少,不利于二级发酵。而实施例1得到的一级菌种有利于二级发酵。此培养方法所需劳动力少,成本低有利于规模化产业生产。实施例21、层卧孔菌菌种由三明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母种斜面PDA培养基。培养方法一级摇瓶250ml三角锥形瓶,装液量150ml,接种一块0. 5cm菌种。置旋转式摇床,转速180转/分,温度27-31°C,每种试验三个重复,结果取其平均值。生物量样品制备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液取IOOml经2000转/分,离心沉降30分钟,去上清液,取菌丝体称量菌丝湿重测定生物量。2.培养基成分对液体发酵菌丝体产量的影响。2. 1碳源选择试验将基础培养基(基础培养基含有真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可供大多数真菌生长)中的淀粉碳源分别换成3%玉米粉、土豆、地瓜粉、面粉、玉米粉测定菌丝球湿重。表1淀粉碳源对层卧孔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权利要求1.一种层卧孔菌一级菌种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含碳源、氮源和维生素,所述碳源为土豆、地瓜粉、面粉、淀粉、玉米粉、红糖或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氮源为酵母粉、牛肉膏或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维生素为VB1、VB2或VB6中的一种或几种。2.按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卧孔菌一级菌种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含碳源、氮源和维生素,所述碳源为土豆、地瓜粉、面粉、淀粉、玉米粉、红糖或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氮源为酵母粉、牛肉膏或蛋白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维生素为VB1、VB2或VB6中的一种或几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秀莲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市三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