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酸植物营养液及其农业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907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基酸植物营养液,其特征是,组分及含量为:氨基酸:15.84-18.54%,有机质:19.05-23.25%,氮:5.34-6.44%,磷:2.11-2.71%,钾:0.03-0.10%,余量为残糖、微量元素和水分。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味精发酵行业废水的处理问题,并且将之转化为氨基酸植物营养液,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是涉及一种氨基酸植物营养液及其农业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味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发酵废液,是味精生产行业的主要污染源。根据计算,采用等电离交提取工艺,每生产1吨味精,产生10-12吨高浓度废液和30吨左右的低浓度废液; 采用发酵液浓缩转晶提取工艺,每生产1吨味精,产生5吨左右高浓度废液,不产生低浓度废液。可见,味精废液因其含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是轻工行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如果直接排入水体,不仅会严重污染水体环境,形成有机耗氧型污染,造成水体颜色发黑,味道发臭,而且使废液中的有机物当成废弃物白白浪费。味精生产工艺的主要废水来源①原料处理后剩下的废渣液。②各种冷凝水。③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的洗涤水。④离子交换树脂洗涤与再生废水。⑤液化至糖化、糖化至发酵等各阶段的冷却水。⑥发酵液经提取谷氨酸后的发酵废液或离交尾液。其中①②③④⑤等各环节产生的废水可称为低浓度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在生产中进行循环使用,而⑥由于具有COD高、BOD高、菌体含量高、硫酸根含量高、氨氮含量高及PH值低“五高一低”的特点,易造成水体富酸化、营养化,需严格处理以达标排放。就目前来看,发酵废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有三种选择生化处理、培养饲料酵母、制造肥料。①对于发酵废水,一般的生化方法直接处理难度很大,只适宜于中、低浓度废水,并且此法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能耗高,一般企业无法承受,也不能彻底的解决排污问题。②如果培养饲料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剩余的废水仍有二次排污需要处理; ③制造肥料法一种是先提取谷氨酸后母液蒸发浓缩成硫酸肥料(闭路循环),但闭路循环进行的并不彻底。因为,循环液中存在大量有机物,循环过程必然迅速积累,难以实现真正的闭路循环。要使最后排出的废水中的B0D、C0D、氨氮等达到排放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处理。 另一种是发酵液先浓缩提取谷氨酸,母液再浓缩喷浆造粒制造复合肥,但喷浆造粒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且产生的废气粉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国家已经开始限制使用这种生产工艺。仅仅靠末端治理技术,不仅投资大、治理费用高,而且治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味精废水的治理已成为限制该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严重束缚了味精工业自身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酸植物营养液及其农业应用方法,以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味精发酵行业废水的处理问题,并且将之转化为氨基酸植物营养液,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氨基酸植物营养液,其特征是,组分及含量(质量,下同)为氨基酸15.84-18. 54 %,有机质19. 05-23. 25 %,氮5. 34-6. 44 %,磷2. 11-2. 71%,钾0. 03-0. 10%,余量为残糖、微量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和水分。前述的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经优选的是,组分及含量为氨基酸15.94-18. 04 %,有机质20. 05-22. 25 %,氮5· 54-6. 04 %,磷 2. 41-2. 61%,钾0. 06-0. 08%,余量为残糖、微量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和水分。前述的氨基酸植物营养液,更优选的是,组分及含量为氨基酸17.84%,有机质22. 05%,M :5. 94%,磷2. 31%,钾0. 09%,余量为残糖、微量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和水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的农业利用方案。所述的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的农业利用,当施用于小麦时,方法如下(1)等秸秆还田后,喷施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用量500-700公斤/亩,然后旋耕播种;对缺少磷、钾肥的地块,增施磷肥与钾肥;(2)在早春小麦返青拔节期,结合春灌,追施返青肥,施肥方法是氨基酸植物营养液随水灌施,施肥量为150-250公斤/亩。所述的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的农业利用,当施用于水稻时,方法如下(1)基肥,氨基酸植物营养液于翻耕前施入,用量300-500公斤/亩;(2)早施、重施分蘖肥,移栽后7-10天施用,氨基酸植物营养液通过排灌站灌入稻田,用量200-400公斤/亩;(3)穗肥,幼穗分化时期移栽后观-32天,用量80-120公斤/亩,如果缺磷、钾肥, 相应增施。所述的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的农业利用,当施用于蔬菜时,根据蔬菜种类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氨基酸植物营养液以随水冲施的方式施入,具体情况(1)叶菜类蔬菜,施肥方法以追肥为主基肥为辅,一般基肥施用250_300kg/亩,在苗期每隔15天追肥50-70kg/亩,每收获一茬产品追肥SO-IOOkg/亩,以促进下茬植株叶片迅速生长;(2)果菜类蔬菜,以基肥和全程追肥为主,一般基肥施用300_350kg/亩,并在每收获一茬果实后追肥SO-IOOkg/亩,以促进下茬果实迅速形成、膨大;(3)根茎类蔬菜,施肥方法以基肥和早期追肥为主,一般基肥施用450_500kg/亩, 并在苗期或定植后,每15天追肥20-30kg/亩,以利于块茎、块根的充实。前述的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的农业利用,优选的方案是,若需要氮、磷、钾肥,则以地面撒施的方式施入。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1)味精发酵后的废液,提取菌体后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后得到硫酸铵和浓缩液;(2)浓缩液用CaO和液氨处理,固定硫酸根和调节pH,得到氨基酸植物营养液。采用本工艺将可以将废液全部转化为肥料,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工艺对味精废液进行一次处理,整个生产过程里不会出现二次污染,提高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变废为宝,使投资型废水处理方法变成效益型肥料生产。具有明显的经济、环境效益,符合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增效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问题,实现了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 “三统一”,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本专利技术产品的优异效果体现在(1)无任何有害物质的存在,并且养分全面均衡,适合多种作物的栽培需要。(2)通过种子出苗发芽试验确定,该营养液对种子无任何毒害作用,可以放心使用(3)将施用该营养液的土壤进行化验,确定土壤没有受到任何污染。(4)用该营养液的农产品无任何有害物质的生成,说明该营养液适合用作绿色农产品。(5)施用该营养液的农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品质得到极大的改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 一种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组分及含量为氨基酸(经测定为天冬氨酸、苏氨酸、丝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氨(不计)、精氨酸、脯氨酸、色氨酸)15. 84%,有机质 19. 05%,氮5. 34%,磷2. 11%,钾0. 03%,余量为残糖、微量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和水分。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如下(1)味精发酵后的废液,提取菌体后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后得到硫酸铵和浓缩液;(2)先将浓缩液温度降到50°C,加水调节密度至1300kg/m3,而后过滤残渣;(3)首先用CaO将pH值调至4. 5,固定大部分硫酸根,随后用液氨将pH值调至5. 5, 得到氨基酸植物营养液。实施例2 —种氨基酸植物营养液,组分及含量为氨基酸18. M%,有机质 23. 25%,氮6. 44%,磷2. 71%,钾0. 10%,余量为残糖、微量元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酸植物营养液,其特征是,组分及含量为:氨基酸:15.84-18.54%,有机质:19.05-23.25%,氮:5.34-6.44%,磷:2.11-2.71%,钾:0.03-0.10%,余量为残糖、微量元素、不可避免的杂质和水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岭孙俊峰满德恩崔光军
申请(专利权)人: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