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592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能有效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显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消毒剂为生物型消毒剂,无毒副作用,无环境污染,制备方法简便、宜于规模型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剂,具体涉及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通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类1、凝固蛋白类的消毒剂它是通过使蛋白变性达到消毒目的。如酚、来苏、酸类、醇类。上述试剂一般用于食品、水果、实验器材、医院、皮肤等的消毒。2、溶解蛋白类的消毒剂可使微生物溶解进而起到杀灭作用。如氢氧化钠、石灰等。3、氧化蛋白类的消毒剂是通过氧化剂的强氧化作用把病原体杀死。包括漂白粉、过氧乙酸等。一般用于外周环境、水、居室及物品的消毒。4、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此类药物主要为季胺盐,此药物在高浓度时凝固蛋白,低浓度时抑制细菌的代谢,该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5、其它福尔马林可与蛋白的氨基结合,使蛋白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常用于消毒毛皮制品。戊二醛其醛基可与微生物的蛋白反应,以达到消毒目的。对病毒、细菌的繁殖型、结核杆菌、真菌、芽孢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环氧乙烷是一种穿透力很强、具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杀菌剂。可对皮毛、纤维等进行消毒。洗必泰,安尔碘是国产消毒剂,具有消毒效果好,用法简便,是目前较好的消毒剂之一,它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以上消毒剂均为化学消毒剂。化学类消毒剂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临床消毒中会带来很大的毒副作用,如对皮肤粘膜刺激、对血流伤口及血污创面刺激等。这些都影响化学类消毒剂的杀菌消毒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克服上述消毒剂的不足之处,研制一种无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高效的生物型消毒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型消毒剂,具体是一种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能高效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显著,最小抑杀菌浓度MIC为0.045u/ml(≈0.001μg)。本专利技术的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是由下列配方组成(重量百分比)主要成分(1)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25-35%(2)溶菌酶(lysozyme) 50-65%辅料(3)磷酸钾(potassium phosphate) 7-10%(4)氯化钠(sodium chloride)0.5-1%(5)甲壳素(chitin) 0.2-0.3%本专利技术的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的杀毒原理如下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的溶菌素。组成该类革兰氏阳性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四肽侧链的氨基酸,依次为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而首位的L—丙氨酸通过一个酰胺键与胞壁酸相连,该聚糖链四肽侧链第3位的L—赖氨酸,通过五肽(五个甘氨酸)交联桥联结到相邻聚糖链四肽侧链D—丙氨酸羧基上。由此纵横交叉,左右联结构成十分坚韧的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并聚合成较厚的肽聚糖层。溶葡萄球菌酶可切断肽聚糖中的Gly-Gly键,而溶葡球菌复合酶中另一种生物酶可切断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葡萄糖胺之间的键,从而使杀菌活性更强,达到溶解并杀死细菌的目的,并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由于溶葡萄球菌酶独特的杀菌机理,使其不同于一般的抗生素。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复杂,除产生β-内酰胺酶外,还存在其它耐药机制。据临床观察MRSA对常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苯唑青霉素一、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及某些新喹诺酮抗菌药物也有较多的耐药菌株。从上述情况看,虽然有新的抗生素不断研制和投入使用,但在很短时间内就会有新的耐药菌株产生,这是因为大多数抗菌素只抑制细菌生长,促使细菌产生新的耐药质粒或新酶来阻止抗菌素的作用。溶葡萄球菌酶的作用机理不同于一般抗生素,抗生素的作用仅是抑制细菌生长,而该酶则是裂解细菌杀死细菌,并对耐甲氧苯青霉素(MRS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溶葡萄球菌酶能水解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产生溶菌现象,从而彻底杀死细菌,避免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上海市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检验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等单位曾将临床各科收集到的400多株细菌进行了溶葡萄球菌酶的抑杀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溶葡萄球菌酶对革兰氏阳性菌,如临床上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D群肠球菌、四联球菌、产单核李斯特菌、链球菌以及胃幽门螺旋杆菌等均有明显的抑杀作用。实验还证明溶葡萄球菌酶对耐药性菌株,如目前医学临床上最感棘手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肺炎双球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的效果更优于常用抗生素。本专利技术的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FE复合酶消毒剂I)的杀菌效果经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检验结果如下一、试验方法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染菌载体1.0cm×1.0cm的脱脂平纹白布染菌方法为滴染法。TE酶消毒剂的配制准确称取FE酶消毒剂320mg(酶比活性900u/g),加入灭菌蒸馏水100ml,配成酶比活性2.88u/ml的消毒液,混匀,适当稀释后备用。试验分别观察了20℃±2和37℃±2条件下FE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效果,试验采用载体法,试验时,消毒液经预温,并按每一染菌片5ml消毒液,将样片加入消毒液中,作用至规定时间,再将样片移入5ml中和剂溶液的试管中,中和10分钟,取中和后悬液1ml作普通营养琼脂倾注接种,一式二份,置37℃温箱内培养48小时,观察最终结果。二、结果两种温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试验温度消毒剂浓度作用不同时间(min)的平均杀灭率(%)(℃) (酶比活性u/ml)510 15 3020 2.88 99.8299.87 99.98 99.991.44 99.5399.83 99.92 99.950.72 98.9999.70 99.83 99.9332 2.88 99.9699.99 99.99 99.991.44 99.9399.98 99.99 99.990.72 99.8499.89 99.94 99.98注对照组平均菌数20℃条件7.7×105cfu/片37℃条件6.5×105cfu/片附中和剂试验中和剂0.02%十二烷基硫酸钠PBS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别 存活菌落数(cfu/片)消毒剂+菌片 40(消毒剂+菌片)+中和剂 1.1×104中和剂+菌片 1.5×104(消毒剂+中和剂)+菌片 1.4×104PBS+菌片 1.5×104试验用PBS 0试验用中和剂 0试验用培养基 0本专利技术的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的毒性经上海市化学品毒性检定所测试结果如下一、对皮肤刺激测试测试结果阳性对照组部分皮肤有红斑反应,平均刺激指数破损皮肤为2.3,完整皮肤为0.6,阴性组与样品组均无红斑水肿反应见表破损皮肤反应计分 完整皮肤反应计分组别红肿/水肿 红肿/水肿124 48(天) 12448(天)10/0 0/0 0/0 0/0 0/0 0/0阴性对照20/0 0/0 0/0 0/0 0/0 0/030/0 0/0 0/0 0/0 0/0 0/010/0 0/0 0/0 0/0 0/0 0/0样品20/0 0/0 0/0 0/0 0/0 0/030/0 0/0 0/0 0/0 0/0 0/0结果评价该样品对完整和破损皮肤平均原发刺激指数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其特征在于该消毒剂是由下列配方组成(重量百分比): 主要成份:(1)溶葡萄球菌酶 25~35% (2)溶菌酶 50~65% 辅料(3)磷酸钾 7~10% (4)氯化钠 0.5~1% (5)甲壳素 0.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葡萄球菌复合酶消毒剂,其特征在于该消毒剂是由下列配方组成(重量百分比)主要成份 (1)溶葡萄球菌酶25~35%(2)溶菌酶 50~65%辅料 (3)磷酸钾 7~10%(4)氯化钠 0.5~1%(5)甲壳素 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婉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