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人工胆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519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人工胆管,所述复合人工胆管包括内管和包覆于内管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内管为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包覆层为细菌纤维素层,所述复合人工胆管上还负载有补强材料,填充材料,生长因子、生物抗菌酶和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胆管的生物相容性,而且便于缝合,不易产生胆汁淤积的问题,减少并发症胆管瘢痕狭窄的出现,有效抗植入局部的细菌感染。有效抗植入局部的细菌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人工胆管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剂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人工胆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胆管是长管状结构,负责将肝脏分泌的胆汁输送到消化道,对食物消化至关重要。如果儿童患上胆道闭锁,将导致胆管无法发挥正常功能,肝脏无法分泌胆汁。在医学上,对于病变的胆总管经手术切除后遗留的问题,如胆道的修复或重建等,一直是胆道外科急需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至今为止,人工胆管及其胆管替代物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的重视。胆道疾病在进行各种方式的胆肠吻合手术之前,通常需要切除或切开胆管,这样会使胆管以及Oddi括约肌功能丧失或出现结构缺损,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而且由于胆管组织损伤后的再生能力低下,处理棘手,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区别于目前较传统的手术方式,应用人工胆管替代物重新构建肝外胆道是使复杂手术趋向于简单、合理的有效途径。
[0003]目前人工胆管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自体移植人工胆管(包括阑尾间置胆道重建术,胆管空肠吻合术等);(2)同种异体胆管移植和异种胆管移植;(3)机械性胆管假体;(4)组织工程人工胆管。但自体人工胆管存在胆道原有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而且胆肠吻合术不能完全避免反流性胆管炎的发生;异种移植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和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以及异种移植受者的病毒感染等。
[0004]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材料学以及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随着制造工业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工胆管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已经有组织工程皮肤、血管、气管、膀胱等应用于临床的相关报道。这些组织工程化器官的应用成果无形之中也推动了组织工程胆管的研究进程。国内外肝胆外科学者们借鉴组织工程血管的成功经验,将组织工程技术应用到组织工程胆管的研究之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和临床应用价值来看,由不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人工胆管向组织工程化人工胆管的过渡是我们必然要走的道路。干细胞、组织工程学及纳米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工胆管领域的研究。无论是不可降解材料还是可降解材料,它们都在胆道修复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只是单一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的人工胆管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制备人工胆管替代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但是目前的人工胆管还面临手术后容易产生胆汁淤积和缝合处易发生胆管瘢痕狭窄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人工胆管及其制备方法。由软质材料组成,便于缝合,材料内表面光滑降低胆汁淤积的风险。材料外面要用生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包覆,而且要能降低缝合处易发生胆管瘢痕狭窄的风险。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人工胆管,所述复合人工胆管包括内管和包覆于内管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内管为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包覆层为细菌纤维素层,所述复合人
工胆管上还负载有补强材料,填充材料,生长因子、生物抗菌酶和水。。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复合人工胆管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08]1)聚四氟乙烯管浸在细菌培养液中,包覆细菌纤维素,获得初品I;
[0009]2)将含有生长因子和生物抗菌酶的水溶液加入到所述初品I中,获得初品II;
[0010]3)将含有补强材料和填充材料的水溶液加入到初品II中,获得初品III;
[0011]4)将初品III进行原位自由基聚合反应,获得复合人工胆管。
[0012]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复合人工胆管,所述复合人工胆管采用如前所述的复合人工胆管的制备方法制成。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胆管的生物相容性,而且便于缝合,不易产生胆汁淤积的问题,减少并发症胆管瘢痕狭窄的出现,有效抗植入局部的细菌感染。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专利技术的复合人工胆管的使用效果图。
[0015]图2:L929细胞在加入胆管浸提液后黏附性能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7]在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文中另外明确指出,单数形式“一个”、“一”和“这个”包括复数形式。
[0018]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专利技术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
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专利技术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专利技术。
[0019]除非另外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均采用本
常规技术。
[0020]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复合人工胆管,包括内管和包覆于内管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内管为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包覆层为细菌纤维素层,所述复合人工胆管上还负载有补强材料,填充材料,生长因子、生物抗菌酶和水。
[0021]进一步的,以所述复合人工胆管的总重量为基准计,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
[0022][0023]可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管的内径2-10mm,外径2.2-15mm。
[0024]对于制备人工胆管替代物的材料来说,硬质高分子材料不便于手术缝合,软质高分子材料存在胆汁淤积的问题。聚四氟乙烯相对硬质材料软而且生物相容性好,不易产生胆汁淤积的问题。在聚四氟乙烯管外面用软而富有弹性的细菌纤维素包裹,不仅提高了胆管的生物相容性,而且便于缝合。
[0025]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可以是由醋酸菌属(Acet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根瘤菌属(Rhizobium)或八叠球菌属(Sarcina)的细菌合成的纤维素。
[0026]可选的,所述复合人工胆管中,聚四氟乙烯的含量为5%-10%,10%-20%,20%-30%,30%-40%,40%-50%。
[0027]可选的,所述复合人工胆管中,细菌纤维素的重量百分比为40%-50%,50%-60%,60%-70%,70%-80%,80%-90%,90%-94%,40%-90%,50%-90%,60%-90%。
[0028]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复合人工胆管中,聚四氟乙烯的重量百分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人工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人工胆管包括内管和包覆于内管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内管为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包覆层为细菌纤维素层,所述复合人工胆管上还负载有补强材料,填充材料,生长因子、生物抗菌酶和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人工胆管,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复合人工胆管的总量为基准计,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人工胆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a.所述生长因子选自aFGF、EGF、bFGF、PDGF、HGF和CSF中的一种或多种;b.所述补强材料选自N-异丙基丙烯酰胺、明胶、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海藻酸钠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c.所述填充材料选自无机粘土。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人工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人工胆管中,聚四氟乙烯的重量百分比为5%-30%,细菌纤维素的重量百分比为69%-9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人工胆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抗菌酶选自溶葡萄球菌酶、溶菌酶、抗菌肽和噬菌体裂解酶中的一种或多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人工胆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a.溶葡萄球菌酶重量百分比为0-0.01%;b.溶菌酶重量百分比为0-1%;c.抗菌肽重量百分比为0-1%;d.噬菌体裂解酶重量百分比为0-1%。7.一种复合人工胆管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聚四氟乙烯管浸在细菌培养液中,包覆细菌纤维素,获得初品I;2)将含有生长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栋陆婉英黄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