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560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包括一道减径轧机、二道减径刻痕轧机和热处理装置,在所述一道减径轧机之前还包括盘圆上料机和临近所述盘圆上料机设置的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自动穿丝上料架包括沿钢筋运行方向设置在架体上的钢筋滑道、至少一个自动送丝装置和至少一个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之间、相邻的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与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均通过钢筋滑道连接;所述盘圆上料机包括转盘和至少两个翻转架,所述翻转架安装在所述转盘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带肋钢筋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
技术介绍
冷轧带肋钢筋采用盘条(圆盘)作为原料,通过冷轧减径和刻痕成肋加工而成。目前冷轧带肋钢筋有I级、II级、III级和IV级,由于传统I级、II级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和延伸率较低,随着对建筑抗震性能的提高,因此国家采取措施推广应用III、IV级高强度钢筋,淘汰传统I、II级钢筋。但为了提高钢筋性能,III、IV级钢筋所用的盘条是添加有钛、 铌、钒的钢盘条,这些稀有元素的添加造成钢筋的成本较高。申请人:开发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通过两次冷轧和热处理,使以原冷轧带肋钢筋所用的普通I级钢Q215盘条、II级钢Q235盘条生产出的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和延伸率大幅提升,在不添加钛、铌、钒等元素条件下,仍然以普通碳素钢盘条Q215通过改进工艺, 形成了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在强度和延伸率上超过了 III级冷轧带肋钢筋的国家标准, 接近IV级高强度钢筋。但其成本要比III、IV级冷轧带肋钢更低。由于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突出的性能,因此使得这种钢筋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原有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低,生产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国内外的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的盘圆上料一般为水平式上料,采用在一根长十几米的水平单梁上进行多工位移动上料,这种单梁移动式上料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盘圆上料的效率低。此外,钢筋在进行冷轧之前需要进行除鳞操作,以便除去附着在钢筋表面上的金属氧化物等杂质。现有技术中的除鳞操作之前的穿丝上料是人工将钢筋多次弯曲转向穿过除鳞机的导向轮,以使得钢筋表面的金属氧化物等杂质在钢筋的弯曲转向中除去。人工将钢筋穿过除鳞机的转向轮费工费时,不仅耗费较多的人力、劳动强度大,而且使得钢筋除鳞工艺的生产效率降低;还会影响钢筋冷轧整体工艺的生产效率。因此,现有技术中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低,整条生产线需要多名工人; 使得钢筋的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带肋钢筋生产效率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包括一道减径轧机、二道减径刻痕轧机和热处理装置,在所述一道减径轧机之前还包括盘圆上料机和临近所述盘圆上料机设置的自动穿丝上料架;所述自动穿丝上料架包括沿钢筋运行方向设置在架体上的钢筋滑道、至少一个自动送丝装置和至少一个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之间、相邻的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与所述4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均通过钢筋滑道连接;所述盘圆上料机包括转盘和至少两个在水平和竖向之间翻转的翻转架,所述翻转架安装在所述转盘上。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翻转架包括翻转架底座和固定安装在所述翻转架底座上的盘圆安放轴,所述翻转架通过所述翻转架底座铰接安装在所述转盘上。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翻转架底座与翻转架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所述翻转架驱动装置与所述转盘安装在一起并与所述转盘同步转动。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翻转架驱动装置为翻转驱动液压缸和通过油管与所述翻转驱动液压缸流体导通的液压站,所述翻转驱动液压缸与所述翻转架底座驱动连接,所述翻转驱动液压缸和所述液压站均与所述转盘安装在一起并与所述转盘同步转动。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转盘与转盘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转盘驱动装置为固定安装在上料机底座上的减速电机,所述转盘包括转盘底座和固定安装在所述转盘底座上的转盘盘面,所述转盘底座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的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转盘底座转动安装在所述上料机底座上。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自动送丝装置包括安装在第一夹持臂上的主动送丝轮和安装在第二夹持臂上的从动送丝轮,所述主动送丝轮与穿丝驱动装置驱动连接,送丝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连接;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包括主动变向轮、被动变向轮、变向液压缸和穿丝驱动装置,所述被动变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并与穿丝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主动变向轮固定安装在与所述架体铰接的变向臂上,所述变向液压缸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架体上,另一端与所述变向臂驱动连接。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架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所述自动送丝装置,所述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架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自动送丝装置、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所述第三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依次通过所述钢筋滑道连接。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正下方,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与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钢筋入口处设置有钢筋导向套;所述钢筋导向套具有临近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入口端和远离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出口端,所述入口端的内径大于所述出口端的内径;所述钢筋滑道内安装有轴,所述轴上装有轴承。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还包括自所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沿钢筋运行方向在所述热处理装置后的剪断机、夹送轮、吐丝机、输送滚道、圆盘剪断机、收料机、机械臂、全自动打包机和成品输送线。上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所述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还包括自所述自动穿丝上料架沿钢筋运行方向在所述热处理装置后的剪断机和翻钢打包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可以利用占地面积较小的盘圆上料机实现盘圆装料的自动化,提高盘圆装料的效率;并且可以通过所述盘圆上料机实现多盘装料,使得往所述翻转架上的装料与向所述自动穿丝上料架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上料同时进行,占地面积小,省时省工,效率高。另外,钢筋在所述自动送丝装置的作用5下依次通过所述第一钢筋自动变向装置、所述第二钢筋自动变向装置和所述第三钢筋自动变相装置,历经三次变向;具有在钢筋轧制过程的全自动穿丝上料且能够同时实现钢筋表面除鳞的特点;降低钢筋除鳞工艺的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不仅能够提高钢筋除鳞工艺的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钢筋冷轧工艺的整体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实现了向盘圆上料机上装料和向所述自动穿丝上料架上料除鳞自动化;提高了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可以轧制范围为Φ 5. 5-Φ IOmm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输入原材料为I级热轧圆钢,输出产品为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其性能达到III 钢筋的性能,接近于IV级钢筋的性能。生产效率为400-550m/min,是国内目前生产线的3 倍,比原来节省操作人员6-8人,整机无三废,噪音低于80dB。本生产线是当前国际最先进的冷轧生产线,性能、效率、自动化程度超过世界先进水平。除用于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外,还可以用于普通带肋钢筋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的自动穿丝上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的自动穿丝上料架的自动送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生产线,包括一道减径轧机(301)、二道减径刻痕轧机(501)和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道减径轧机(301)之前还包括盘圆上料机(101)和临近所述盘圆上料机(101)设置的自动穿丝上料架(201);所述自动穿丝上料架(201)包括沿钢筋(14)运行方向设置在架体(10)上的钢筋滑道(1)、至少一个自动送丝装置和至少一个钢筋自动变向装置,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之间、相邻的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自动送丝装置与所述钢筋自动变向装置之间均通过钢筋滑道(1)连接;所述盘圆上料机(101)包括转盘(19)和至少两个在水平和竖向之间翻转的翻转架(20),所述翻转架(20)安装在所述转盘(1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武翟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合力高速冷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