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烯烃聚合催化剂及超低支化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4692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类负载型非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用于制备超低支化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是通过原位负载化方法使一类多齿配体与负载于载体上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催化烯烃的均聚/共聚时,助催化剂用量少,得到的乙烯共聚物和均聚物分子量分布窄、共聚单体和聚合物粒径分布均匀、聚合物粒子为球形或类球形。所述的超低支化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合物中每100000个骨架碳原子的支链含量为0-2个,聚合物的多分散性指数范围2-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负载型非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制备方法及用途。该负载型非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具有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特征。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该催化剂可以催化乙烯的均聚合或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合得到分子量分布较窄、粒径分布均勻、粒径为球形或近球形的烯烃聚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负载型非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可以通过原位负载化方法使一类多齿配体与负载于载体上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在助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该催化剂催化得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分子量分布窄(1. 6-3. 0)、堆密度高、粒径分布均勻以及产品易于加工的特征。本专利技术涉及易于加工的一种超低支化度超高分子量乙烯聚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随着聚烯烃工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目前国际上的研究认为,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生产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1)利用改性的Ziegler-Natta催化剂,依赖化工工艺的改进;2)利用新型的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包括茂金属催化剂和非茂金属类催化剂。单活性中心的催化剂由于催化剂活性中心相同,能够根据需要通过调节主催化剂化学结构达到制备不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类负载型非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其特征是所述的负载型非茂金属聚烯烃催化剂是由镁化合物、多孔载体和金属配合物组成;其中:所述的金属配合物是由ML4与一类含杂原子的多齿配体原位生成;M是指第四族过渡金属原子,包括钛、锆、铪;L选自于卤素或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烃基,4个L相同或不同;所述的含杂原子的多齿配体具有如下的分子结构:R1是H、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卤代烷基、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烯基、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炔基、具有4至10个碳原子同时含有氮、氧或硫原子的杂环基、苯基、萘基和具有取代基团的苯基或萘基,苯环或萘基上的任意位置可单独或同时被取代基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卫兵李军方孙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