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黄素类化合物注射溶液及其静脉注射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3999 阅读:4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是一种姜黄素类化合物注射溶液及其静脉注射剂,姜黄素类化合物注射溶液主要由姜黄素类化合物、注射用溶剂和少量的pH调节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姜黄素类化合物静脉注射剂使用时只需将姜黄素类化合物注射溶液和乳剂按体积比1∶5~1∶250混匀即可。姜黄素类化合物注射溶液和乳剂混合后,姜黄素类化合物在静脉注射剂中载药量可高达1.5mg/ml,且在18小时内不会结晶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姜黄素类化合物注射溶液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溶液稳定性好,便于储存和运输,姜黄素类化合物静脉注射剂以乳剂为载体溶媒,稳定性好,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姜黄素类化合物无法制备成静脉注射剂应用于临床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是一种姜黄素类化合物注射溶液及其静脉注射剂
技术介绍
姜黄素(Curcumin)类化合物,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包括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等。姜黄素类化合物不溶于水及乙醚,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冰醋酸及碱液中。在光照和碱性环境中不稳定,要避光保存。姜黄素类化合物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抗氧化、抗炎、抗凝、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消除自由基及抑制肿瘤生长等,并有保肝效果。但由于姜黄素水溶性差,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低,且体外稳定性差(仲明远等,姜黄素制剂学研究进展.中成药,2007, ) 255-258)。所以有人将姜黄素制成脂质体、纳米粒、环糊精包合物、微球、微乳等注射剂,以提高姜黄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稳定性。但是,这些注射剂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姜黄素脂质体,李丽萍等(姜黄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 (24) :3166-3168),其用乙醇注入法制姜黄素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仅为 46. 69%,包封率低,而且需要水浴、旋蒸等步骤操作时间较长,不易实现工业化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姜黄素类化合物注射溶液,组分和配比如下:所说的姜黄素类化合物选自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说的pH值调节剂选自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醋酸、乳酸、磷酸、三乙醇胺、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说的注射用溶剂选自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丙二醇、甘油、无水乙醇、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说的鳌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所说的抗氧剂为生育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明揭继龙张广军刘文丽净小龙连建豪张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