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聚醚氨酯基肝素化高分子液晶抗凝血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7123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醚胺酯基肝素化高分子液晶抗凝血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高分子液晶    ①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    首先将聚丙烯酰胺溶于蒸馏水中,配制质量百分数为0.01~1.00%的聚丙烯酰氨均匀溶液;     ②制备高分子液晶    在0~100℃温度下,将肝素溶于聚丙烯酰氨均匀溶液中并搅拌,其中肝素和聚丙烯酰氨的摩尔比为1∶50~1∶500;    ③对高分子液晶进行低温真空消泡处理    在第②步反应结束后,将制备出的高分子液晶放置在低温真空中,进行真空消泡处理。    (2)制备复合材料    ①配制聚醚氨酯溶液    在0~100℃温度下,将聚醚氨酯溶于四氢呋喃溶剂中并搅拌,配制浓度为0.002~0.02g/mL的聚醚氨酯溶液;    ②端基活化处理    在第①步配制的聚醚氨酯溶液中加入膨胀剂并搅拌,同时调节其PH值为7~8.5;    ③活化端基接枝    在第②步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浓度为1.0~3.6g/10ml链状交联剂并搅拌;    ④与高分子液晶共混交联    在第③步接枝处理后的溶液中,加入步骤(1)制备的侧链高分子液晶并搅拌,其高分子液晶和聚醚氨酯的质量比为1∶100~100∶1;    ⑤复合材料成膜    将经第④步反应后的复合溶液倒入模具中流延成膜,自然风干至基本凝固后,再放入烘箱中低温干燥成膜;    ⑥后续处理    最后将膜成品置于蒸馏水中进行浸泡、冲洗至中性后,再恒温干燥至恒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抗凝血材料
,特别涉及抗凝血材料的制备方法。二
技术介绍
抗凝血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是医用材料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性能优良的聚醚氨酯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聚醚氨酯是一类物理性质变化较广的高分子材料,在室温下很容易由液体单体二元或多元异氰酸酯与二元或多元醇逐步聚合,得到从较软的弹性体到刚性的泡沫塑料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其中,Biomer(线性链段化聚醚氨酯脲)和Avcothane-51(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化聚醚氨酯脲嵌段共聚物)由于具有较好的软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对聚醚氨酯的改性方法,如申请号为00101714的《用于改进聚氨酯表面血液相容性涂层液的组成》专利技术采用二异氰酸酯作为偶联剂将端基为十八烷基的两个聚氧乙烯链联结在一起,然后与聚醚氨酯进行共混涂层,当涂层液的固含量为1~10%时,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凝血性能,其抗凝血性能的实现主要是借助于特殊组分的涂层。其不足之处在于该方法不能有效解决抗凝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统一问题,而且加工条件相对较苛刻。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长军霍丹群张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