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745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热压固化工艺中存在难以保持固定压力、产品质量不稳定、能耗高、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底座(1)上设有腔状保护套(2),保温层(23)嵌套于保护套(2)内侧;外模(20)和隔热板二(25)设于保温层(23)内,外模(20)下边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二(19),底座(1)、隔热板二(25)和外模(20)顺次固定连接;环状工件(18)内壁与内模(14)的侧壁相邻,两壁之间设有一层合成材料(27);内模(14)下部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一(11),内模(14)的上部、隔热板一(13)、连接板(4)和压头(9)顺次固定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是一种可实现保温保压条件下的热合固化处理要求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需要热压固化的工艺中,通常使用的是将工件在一定的压力下在模具中压紧并固定,然后将工件连同模具一并放入一个电热箱或其他一个具有一定的工艺温度的场合下升温、保温。上述的现有工艺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在升温保温的过程中,由于模具对工件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发生变化,所以难以保持固定的压力,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2、能耗高,由于在高温下打开模具,取出工件容易造成操作者烫伤事故,通常是等工件和模具强制冷却(或自然冷却)后,再打开模具,取出工件。做下一个工件,再升温,造成热量损失即能源的浪费;3、效率低,由于升温、降温的过程时间长,因此生产效率低,大量生产时需要配置大量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热压固化工艺中存在难以保持固定压力、产品质量不稳定、能耗高、效率低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可在升温保温过程中保持固定压力和温度、产品质量稳定、能耗低、效率高的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底座1上设有腔状保护套2,保温层 23嵌套于保护套2内侧;外模20和隔热板二 25设于保温层23内,且两者的侧壁均与保温层23内壁相接,外模20呈下边带有沟槽的圆环状,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二 19,底座1、 隔热板二 25和外模20顺次固定连接;环状工件18设于外模20的上方,其内壁与内模14 的侧壁相邻,两壁之间设有一层合成材料27 ;内模14的下部设有环形沟槽,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一 11,内模14的上部、隔热板一 13、连接板4和压头9顺次固定连接;上保护套 3呈腔状,其下方开口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外模20直径,其上方开口直径略小于圆形隔热板一 13的外径。本技术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中所述的连接板4和压头9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7。本技术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中所述的内模14与温度传感器一16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中所述的外模20与温度传感器二21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中所述的隔热板一 13上部外侧设有环形沟槽,上保护套3的上方开口边缘位于此沟槽内。本技术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中所述的电加热元件一 11通过盖板15固定于内模14下部的环形沟槽内。本技术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的有益效果1.在模具的内部进行直接加热,模具的外露部分进行隔热保护,既减少热量损失也确保操作安全;2.使用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加热温度,对全工艺过程进行恒温控制,不需要模具的升温、降温过程,提高工作效率;3.对模具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配合外部压力调整装置自动控制模具内压力,控制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4.模具随时轮流循环使用,不需要大量的配置模具,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 2、保护套 3、上保护套 4、连接板 5、螺母一 6、螺栓一 7、压力传感器 8、连接螺钉一 9、压头 10、连接螺钉二 11、电加热元件一 12、连接螺钉三 13、隔热板一 14、内模 15、盖板 16、温度传感器一 17、螺钉一 18、工件 19、电加热元件二 20、外模 21、温度传感器二 22、螺栓二 23、保温层 24、螺钉二 25、隔热板二 26、螺母二 27、合成材料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底座1上设有腔状保护套2,保温层 23嵌套于保护套2内侧;外模20和隔热板二 25设于保温层23内,且两者的侧壁均与保温层23内壁相接,外模20呈下边带有沟槽的圆环状,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二 19,底座1、 隔热板二 25和外模20顺次固定连接;环状工件18设于外模20的上方,其内壁与内模14 的侧壁相邻,两壁之间设有一层合成材料27 ;内模14的下部设有环形沟槽,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一 11,内模14的上部、隔热板一 13、连接板4和压头9顺次固定连接;上保护套 3呈腔状,其下方开口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外模20直径,其上方开口直径略小于圆形隔热板一 13的外径。连接板4和压头9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7。内模14与温度传感器一 16相连接。外模20与温度传感器二 21相连接。隔热板一 13上部外侧设有环形沟槽,上保护套3 的上方开口边缘位于此沟槽内。电加热元件一 11通过盖板15固定于内模14下部的环形沟槽内。底座1和隔热板二 25通过螺母二沈和螺栓二 22固定连接。隔热板二 25和外模 20通过螺钉二 M固定连接。盖板15和内模14通过螺钉一 17固定连接。内模14和隔热板一 13通过连接螺钉二 10固定连接。隔热板一 13和连接板4通过螺母一 5和螺栓一 6固定连接。连接板4和压力传感器7通过连接螺钉三12固定连接。连接螺钉一 8设于连接板4、压力传感器7和压头9三者的轴心位置,固定连接前三者。在工件18与合成材料27粘覆的过程中需要对二者施压,并保持一定的压力,与此同时需要对其加热至180 - 250°C。将工件18与合成材料27放入经过预先加热至工艺温度的内模14内,通过外力使压头9、压力传感器7、连接板4、隔热板一 13、内模14 一起下降,至内模14接触到合成材料 27,继续加压即可使压头9的压力经压力传感器7、连接板4、隔热板一 13、内模14传到合成材料27与工件18之间,此压力大小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当压力传感器7显示的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即可进入保压过程。外模20连同内模14 一起同时加热,当温度传感器一 16和温度传感器二 21检测到内模14、外模20的温度达到所设定温度时,开始进入保温过程。当保温、保压时间达到预定的时间时,压头9带动压力传感器7、连接板4、隔热板一 13和内模14 一起上升后,取出工件18,完成一个工作过程。权利要求1.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腔状保护套(2),保温层(23)嵌套于保护套(2)内侧;外模(20)和隔热板二(25)设于保温层(23)内,且两者的侧壁均与保温层(23 )内壁相接,外模(20 )呈下边带有沟槽的圆环状,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二(19),底座(1)、隔热板二(25)和外模(20)顺次固定连接;环状工件(18)设于外模 (20)的上方,其内壁与内模(14)的侧壁相邻,两壁之间设有一层合成材料(27);内模(14) 的下部设有环形沟槽,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一(11),内模(14)的上部、隔热板一(13)、 连接板(4)和压头(9)顺次固定连接;上保护套(3)呈腔状,其下方开口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外模(20)直径,其上方开口直径略小于圆形隔热板一(13)的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4) 和压头(9)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7)。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14) 与温度传感器一(16)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热式保温保压热合模具,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腔状保护套(2),保温层(23)嵌套于保护套(2)内侧;外模(20)和隔热板二(25)设于保温层(23)内,且两者的侧壁均与保温层(23)内壁相接,外模(20)呈下边带有沟槽的圆环状,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二(19),底座(1)、隔热板二(25)和外模(20)顺次固定连接;环状工件(18)设于外模(20)的上方,其内壁与内模(14)的侧壁相邻,两壁之间设有一层合成材料(27);内模(14)的下部设有环形沟槽,沟槽内嵌套有电加热元件一(11),内模(14)的上部、隔热板一(13)、连接板(4)和压头(9)顺次固定连接;上保护套(3)呈腔状,其下方开口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外模(20)直径,其上方开口直径略小于圆形隔热板一(13)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