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臂及具有该起重臂的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294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臂及具有该起重臂的起重机。起重臂,包括至少两节相邻的臂,其中一节臂为外臂(11),另一节臂为内臂(15),外臂(11)与内臂(15)之间设置有滑块装置(14),滑块装置(14)包括整体设置的弧形块(142)和连接板(141),弧形块(142)为弧形结构并插装于外臂(11)与内臂(15)之间,连接板(141)与外臂(11)的臂头板(13)通过螺栓(16)固定连接,连接板(141)与臂头板(13)上插装同一螺栓(16)的两个插孔(17)为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弧形块(142)的上方和侧方设置有顶紧装置(12)。该起重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调整精度高。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起重臂的起重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起重臂。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起重臂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项目不断增加。风力发电、火电、核电等能源行业建设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起重机等吊装设备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起重机的起重臂是承担吊重的重要部件,是实现吊装作业的执行机构。为达到起重要求,对起重臂的强度要求较高,尤其为提高作业性能,满足大型工程项目中对重物提升和吊装的要求,超大型起重机中起重臂的长度、截面均不断加大,由此也增大起重臂的安装和加工难度,为了减少起重臂的旁弯和下挠同时减少起重臂伸缩时的摩擦,在起重臂的外侧筒体与内侧筒体之间设置有滑块装置。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起重臂的臂头连接处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起重臂的臂头连接处的分解图。现有技术中,起重臂的臂头焊接在筒体上,外臂1和内臂6之间设置有滑块7,外臂 1的筒体和臂头上方左右两侧均开有相应的安装孔,用于将滑块7从外臂1上部放入内臂6 与外臂1之间,滑块7与内臂6接触的下表面为弧形,其上表面和侧表面呈90度夹角。滑块7与外臂1和内臂6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定位,由于滑块7插装在外臂1的安装孔中,其上方没有限位,故在滑块7的上表面设置了撞块2,撞块2上设置有销孔,销4将撞块2与起重臂的臂头板5固定连接,同时,顶螺栓3穿过撞块4压在滑块7的上表面,将滑块7在上方进行固定;在滑块7的侧表面设置有压板8,压板8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孔,用于安装两个侧螺栓9,两个侧螺栓9穿过压板8压在滑块7的侧表面,对滑块7在侧面进行定位;臂头板5 直接对滑块7在前方对其进行定位。需要调整滑块7的上下位置时,可以拧紧或者松开顶螺栓3 ;拧紧或者松开两个侧螺栓9可以在左右方向调整滑块7的位置,使外臂1和内臂6 保持合适的间隙,减小两节臂之间的摩擦。由上述介绍可知,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起重臂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并且在调整滑块7的过程中由于滑块7没有相对的限位,调整精确度不高。可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调整精度高的起重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重臂,该起重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调整精度高。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起重臂的起重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臂,包括至少两节相邻的臂,其中一节臂为外臂,另一节臂为内臂,所述外臂与所述内臂之间设置有滑块装置,所述滑块装置包括弧形块和连接板,所述弧形块和所述连接板为整体结构,所述弧形块为弧形结构并插装于所述外臂与所述内臂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外臂的臂头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臂头板上插装同一螺栓的两个插孔为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所述弧形块的上方和侧方设置有顶紧装置。优选地,所述插孔为椭圆形结构。优选地,所述顶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臂头板上的固定块,和顶紧螺杆、固定螺母。优选地,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滑块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螺栓和所述顶紧装置均顶靠在所述挡板上。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中部为弧形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具有与所述挡板配合的凸台。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转台,该起重机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起重臂,所述起重臂设置于所述转台上。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臂,包括至少两节相邻的臂,其中一节臂为外臂,另一节臂为内臂,外臂与内臂之间设置有滑块装置,滑块装置包括弧形块和连接板,弧形块和连接板为整体结构,弧形块为弧形结构并插装于外臂与内臂之间,连接板与外臂的臂头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板与臂头板上插装同一螺栓的两个插孔为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弧形块的上方和侧方设置有顶紧装置。采用上述结构的起重臂,在进行安装时,先将臂头焊接在筒体上,安装好外臂和内臂,将滑块装置的弧形块插装在外臂和内臂之间,然后用螺栓将滑块装置与外臂通过插装在连接板和臂头板之间的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由于插装同一螺栓的两个插孔为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螺栓在一个横向设置的插孔中有左右移动的距离,当需要对滑块装置左右位置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操作位于弧形块侧方的顶紧装置实现;同样,螺栓在一个纵向设置的插孔中有上下移动的距离,当需要对滑块装置的上下位置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操作位于弧形块上方的顶紧装置实现。由于滑块装置采用插装入起重臂间的方式进行安装不需要在起重臂的筒体和臂头上设置安装孔,简化了起重臂的结构,安装更为方便,并且通过插装在滑块装置的连接板的螺栓进行调节,可以更精确的控制对滑块装置的调节精度。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顶紧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包括设置在臂头板上的固定块和独立设置的顶紧螺杆、固定螺母。顶紧装置是为了实现对滑块装置的可方便调节,采用上述顶紧装置时,先将顶紧螺杆插入固定块,固定螺母插装在螺杆的下部并与滑块装置接触。 当需要调整滑块装置的位置时,可以通过拧紧或者松开螺杆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起重臂的臂头连接处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起重臂的臂头连接处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臂的滑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臂的顶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臂的挡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起重臂,该起重臂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调整精度高。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起重臂的起重机。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起重臂的滑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起重臂包括至少两节相邻的臂,其中一节臂为外臂11,另一节臂为内臂15,图中所示为一节外臂11与一节内臂15连接的情况,多节外臂和内臂相连的情况与此相同。外臂11与内臂15之间设置有滑块装置14,滑块装置14包括弧形块142和连接板 141,弧形块142和连接板141为整体结构,弧形块142为弧形结构并插装于外臂11与内臂 15之间,连接板141与外臂11的臂头板13通过螺栓16固定连接,连接板141与臂头板13 上插装同一螺栓16的两个插孔17为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图4中连接板141的插孔17为纵向设置,则臂头板13上与其配合的插孔17为横向设置;若连接板141的插孔17为横向设置,则臂头板13上与其配合的插孔17为纵向设置,在弧形块142的上方和侧方设置有顶紧装置12。由于弧形块142为弧形结构,可以采用插装的方式安装进外臂11与内臂15之间。 将臂头焊接在筒体上并将外臂11和内臂15安装完成后,直接将滑块装置14插装在外臂11 和内臂15之间,用螺栓16将滑块装置14的连接板141和臂头板13固定连接,从而将滑块装置14与外臂11固定连接,再在弧形块142的上方和侧方设置顶紧装置,可见进行起重臂的安装时不需要在外臂11的筒体和臂头上开设安装孔,简化了起重臂的结构、安装方便; 同时,由于连接板141和臂头板13上用于插装同一螺栓16的两个插孔17为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横向设置的插孔17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臂,包括至少两节相邻的臂,其中一节臂为外臂(11),另一节臂为内臂(15),所述外臂(11)与所述内臂(15)之间设置有滑块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装置(14)包括弧形块(142)和连接板(141),所述弧形块(142)和所述连接板(141)为整体结构,所述弧形块(142)为弧形结构并插装于所述外臂(11)与所述内臂(15)之间,所述连接板(141)与所述外臂(11)的臂头板(13)通过螺栓(1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41)与所述臂头板(13)上插装同一螺栓(16)的两个插孔(17)为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所述弧形块(142)的上方和侧方设置有顶紧装置(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玉琴朱守法朱威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