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淬火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200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新型淬火机床,具有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下横梁和中横梁,升降丝杠依次穿过所述下横梁和中横梁并与两者通过轴承连接,在升降丝杠上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的转动套,转动套上连接有由升降丝杠驱动的工件升降装置和带动转动套旋转的工件转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采用二台电机驱动,分别带动工件升降装置和工件转动装置工作,采用此种结构形式,既方便了安装维修,又使整机外形更加紧凑美观,并可使工件淬火均匀,不容易变形,在一定范围内对较大工件、较高工件及特殊工件进行淬火处理,解决了以往对较大、较高及特殊工件淬火困难的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淬火机床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制造企业使用的淬火机床,普遍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无法针对较大工件、特殊工件、较高工件进行淬火处理;二是淬火不均勻,导致工件变形大的缺陷;三是工件固定好后,工件升降不够理想,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四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方便维修, 外形不紧凑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淬火机床,整体结构采用二台电机驱动,分别带动升降部分和转动部分工作,采用此种结构形式,既方便了安装维修,又使整机外形更加紧凑美观。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新型淬火机床,具有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下横梁和中横梁,升降丝杠依次穿过所述下横梁和中横梁并与两者通过轴承连接,在升降丝杠上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的转动套,转动套上连接有由升降丝杠驱动的工件升降装置和带动转动套旋转的工件转动装置。所述工件升降装置由蜗轮I、蜗杆I、电动机I、升降螺母、固定套管、转动套和转动管组成,所述升降丝杠上连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与固定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管通过轴承与转动套连接,所述升降丝杠上设置有与蜗杆I啮合的蜗轮I,所述蜗杆I与固定在下横梁上的电动机I输出轴连接。所述工件转动装置由蜗轮II、蜗杆II、电动机II、底座、轴承管体、轴承护盖、隔套和转动管组成,所述底座与中横梁固定连接,底座通过轴承连接轴承管体、轴承护盖和隔套,所述轴承管体与转动管连接,所述转动管与转动套固定连接,所述蜗轮II与轴承管体固定连接,所述蜗杆II与蜗轮II啮合,蜗杆II与固定在中横梁上的电动机II输出轴连接。所述机架下端设有滚轮组合,所述滚轮组合通过钢丝绳连接动滑轮组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1、由两台电动机分别带动工件升降装置和工件转动装置工作,这样使结构简单, 外形紧凑,方便维修;2、工件升降装置,采用电动机带动蜗杆、蜗轮使升降丝杠带动升降螺母,从而使固定套管带动转动套平稳升降,解决了长期以来工件升降不理想的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3、工件转动装置,采用另一台电动机带动蜗杆蜗轮使轴承管体转动,轴承管体带动转动管转动,转动管再带动转动套转动,从而使转动套上固定的工件转动,这样确保了工件的平稳勻速转动,可以使工件淬火均勻,不容易变形;4、整机可以使工件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升降,自由旋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较大工件、较高工件及特殊工件进行淬火处理,有效解决了以往对较大、较高及特殊工件淬火困难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3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新型淬火机床,具有机架1,机架1内设置下横梁22和中横梁23,升降丝杠4依次穿过所述下横梁22和中横梁23并与两者通过轴承连接,在升降丝杠4上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的转动套20,转动套20上连接有由升降丝杠4驱动的工件升降装置和带动转动套 20旋转的工件转动装置。上述工件升降装置由蜗轮I 5、蜗杆I 6、电动机I 9、升降螺母18、固定套管19和转动套20组成,升降丝杠4上连接有丝杠螺母18,丝杠螺母18通过螺钉与固定套管19固定连接,固定套管19通过轴承与转动套20连接,升降丝杠4通过键连接蜗轮I 5,蜗轮I 5 下端面下方设有隔套3,隔套3下端与轴承盒组件I 2轴承连接,蜗轮I 5与蜗杆I 6相啮合,蜗杆I 6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合组件1117,蜗杆I 6通过联轴器I 8连接电动机I 9,电动机I 9通过螺栓与下横梁22固定连接。上述工件转动装置由蜗轮II 15、蜗杆II 24、电动机II 17、底座11、轴承管体12、 轴承护盖13、隔套14和转动管21组成,底座11通过螺栓与中横梁23固定连接,轴承盒组件II 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底座11下端面,底座11通过轴承连接轴承管体12、轴承护盖13和隔套14,轴承管体12与转动管2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转动管21与转动套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蜗轮II 15与轴承管体12通过键固定连接,蜗杆II M与蜗轮II 15啮合, 蜗杆II M通过轴承连接轴承合组件IV 16,蜗杆II M通过联轴器II 25与电动机II 17 连接,电动机II 17通过螺栓与下横梁23固定连接。机架1下端设有滚轮组合沈,滚轮组合沈通过钢丝绳27连接动滑轮组合28,滚轮组合沈可以在滑动轨道23上左右移动,这样就组成了一幅可移动、升降和转动的机构装置。工作原理单独接通电动机I 9的电源,电动机I 9运转,通过联轴器18带动蜗杆 I 6啮合蜗轮I 5使升降丝杠4旋转,升降丝杠4上连接的升降螺母18上下平稳移动,升降螺母18连接的固定套管19跟随平稳升降,固定套管19带动转动套20平稳升降,因此转动套20上固定的工件也随之平稳升降。单独接通电动机II 17的电源,电动机II 17运转,通过联轴器II 25带动蜗杆II M旋转,蜗杆II M啮合蜗轮II 15带动轴承管体12转动,轴承管体12带动转动管21转动,转动管21带动转动套20转动,因此转动套20上固定的工件也随之转动。同时接通电动机I 9和电动机II 17的电源,电动机I 9和电动机II 17同时运转,联轴器I 8带动蜗杆I 6啮合蜗轮I 5使升降丝杠4旋转,升降丝杠4上连接的升降螺母18上下平稳移动,升降螺母18连接的固定套管19跟随平稳升降,固定套管19带动转动套20平稳升降;联轴器II 25带动蜗杆II对啮合蜗轮II 15带动轴承管体12转动,轴承管体12带动转动管21转动,转动管又带动转动套20转动,这样转动套20上固定的工件就完成了即能平稳升降,又能勻速转动的动作。 采用本技术可使工件淬火均勻,不容易变形,在一定范围内对较大工件、较高工件及特殊工件进行淬火处理,解决了以往对较大、较高及特殊工件淬火困难的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新型淬火机床,具有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置下横梁0 和中横梁(23),其特征在于升降丝杠(4)依次穿过所述下横梁0 和中横梁03)并与两者通过轴承连接, 在升降丝杠(4)上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的转动套(20),转动套OO)上连接有由升降丝杠 (4)驱动的工件升降装置和带动转动套OO)旋转的工件转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淬火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升降装置由蜗轮I(5)、 蜗杆I (6)、电动机I (9)、升降螺母(18)和固定套管(19)组成,所述升降丝杠(4)上连接有丝杠螺母(18),所述丝杠螺母(18)与固定套管(19)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套管(19)通过轴承与转动套OO)连接,所述升降丝杠⑷上设置有与蜗杆I (6)啮合的蜗轮I (5),所述蜗杆 1(6)与固定在下横梁02)上的电动机1(9)输出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淬火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转动装置由蜗轮 II (15)、蜗杆IU24)、电动机II (17)、底座(11)、轴承管体(12)、轴承护盖(13)、隔套(14) 和转动管组成,所述底座(11)与中横梁固定连接,底座(11)通过轴承连接轴承管体(12)、轴承护盖(1 和隔套(14),所述轴承管体(1 与转动管连接,所述转动管与转动套00)固定连接,所述蜗轮11(1 与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淬火机床,具有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置下横梁(22)和中横梁(23),其特征在于:升降丝杠(4)依次穿过所述下横梁(22)和中横梁(23)并与两者通过轴承连接,在升降丝杠(4)上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工件的转动套(20),转动套(20)上连接有由升降丝杠(4)驱动的工件升降装置和带动转动套(20)旋转的工件转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泽刘永强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宝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