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皮带式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695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皮带式抽油机,包括可移动底座、机体、次级、正向滚轮、配重架体、可调配重、初级动圈、初级外输主梁、配重框架与初级主梁连接机构、皮带与主梁连接机构、皮带、带轮、次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侧向滚轮、悬绳器、光杆、底座移动机构、控制系统,可移动底座与机体固定连接,控制系统和底座移动机构安装在可移动底座上,初级动圈、次级、初级外输主梁和次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直线电机部分;其优点是克服现有直线电机抽油机传动、平衡和维修方面缺陷,安全可靠,高效节能,便于移机和维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采油装备,具体涉及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皮带式抽油机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广泛应用是游梁式抽油机,已经衍生出多种型号,通过四连杆机构将电 机旋转运动转化为上下往复运动,带动抽油泵工作,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复杂,重量大,调整 困难,系统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皮带式抽油机。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皮带式抽油机,包括可移动 底座、机体、次级、正向滚轮、配重架体、可调配重、初级动圈、初级外输主梁、配重框架与初 级主梁连接机构、皮带与主梁连接机构、皮带、带轮、次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侧向滚轮、悬 绳器、光杆、底座移动机构、控制系统,可移动底座与机体固定连接,控制系统和底座移动机 构安装在可移动底座上,初级动圈、次级、初级外输主梁和次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之间相互 连接构成直线电机部分。配重架体与配重框架与初级主梁连接机构固定连接,配重架体的内侧设有可调配 重,配重架体与机体之间设有多组正向滚轮和侧向滚轮。皮带的一端与皮带与主梁连接机构连接,皮带的另一端跨过带轮与悬绳器相连, 悬绳器的一端连接有光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克服现有直线电机抽油机传动、平衡和维修方面缺陷, 安全可靠,高效节能,便于移机和维修。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可移动底座、2机体、3次级、4正向滚轮、5配重架体、6可调配重、7初级动 圈、8初级外输主梁、9配重框架与初级主梁连接机构、10皮带与主梁连接机构、11皮带、12 带轮、13次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14侧向滚轮、15悬绳器、16光杆、17底座移动机构、18控 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皮带式抽油机,包括可移动底座1、机体2、次级3、正 向滚轮4、配重架体5、可调配重6、初级动圈7、初级外输主梁8、配重框架与初级主梁连接机 构9、皮带与主梁连接机构10、皮带11、带轮12、次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13、侧向滚轮14、悬绳器15、光杆16、底座移动机构17、控制系统18,可移动底座1与机体2固定连接,控制系 统18和底座移动机构17安装在可移动底座1上,初级动圈7、次级3、初级外输主梁8和次 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13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直线电机部分。配重架体5与配重框架与初级主梁连接机构9固定连接,配重架体5的内侧设有 可调配重6,配重架体5与机体2之间设有多组正向滚轮4和侧向滚轮14。皮带11的一端与皮带与主梁连接机构10连接,皮带11的另一端跨过带轮12与 悬绳器15相连,悬绳器15的一端连接有光杆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皮带式抽油机,包括可移动底座、机体、次级、正向滚轮、配重架体、可调配重、初级动圈、初级外输主梁、配重框架与初级主梁连接机构、皮带与主梁连接机构、皮带、带轮、次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侧向滚轮、悬绳器、光杆、底座移动机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移动底座与机体固定连接,控制系统和底座移动机构安装在可移动底座上,初级动圈、次级、初级外输主梁和次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直线电机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9.17 CN 201020534088.21.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皮带式抽油机,包括可移动底座、机体、次级、正向滚轮、配重架 体、可调配重、初级动圈、初级外输主梁、配重框架与初级主梁连接机构、皮带与主梁连接机 构、皮带、带轮、次级固定及预张紧机构、侧向滚轮、悬绳器、光杆、底座移动机构、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可移动底座与机体固定连接,控制系统和底座移动机构安装在可移动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吉祥李培江林传红吴妙法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