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1823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刀具,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刀刃磨损时,可以针对各刀具的磨损情况,进行不同调整的组合刀具。包括刀座及至少一个安装在刀座上的刀具,刀座设有至少一个圆形通孔,刀具的刀杆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通孔内,刀具的刀杆呈圆柱体,刀具的刀刃伸出通孔。在刀座上可以设置多把刀具,还可通过辅助刀座安装与刀座上的刀具相垂直的多把刀具,进行一次性多加工面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将刀具安装通孔内,通过调整刀刃在通孔径向的位置,可以弥补刀具刀刃磨损的切削量减少,保证了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工装领域,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是关于提高车床加工 效率的一种组合刀具
技术介绍
在车床加工中,经常会遇到批量大、加工面多、尺寸比较复杂的零件加工,在汽车 行业就有许多这种零件现有加工。如果用单刀或普通组合刀具来进行加工的话,效率低、劳 动强度大,尺寸也难于保证。其次,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刀刃的磨损,会影响加工零件的 加工精度;在组合刀具中,很难针对各刀具的磨损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中国专利局于2010年9月1日公告了一份CN201565623U号文献,名称为一种可 用于车床上加工台阶孔工件的刀具,该刀具由依次的第一切削段、第二切削段、直径最大的 第三切削段、刀具过渡段和刀具配合段形成一体组成,第一切削段由第一切削本体、两个 对称的第一切削本体刀刃和第一切削本体排削槽组成,第二切削段由第二切削本体、两个 对称的第二切削本体刀刃和第二切削本体排削槽组成,第三切削段由第三切削本体、两个 对称的第三切削本体刀刃和第三切削本体排削槽组成,第一切削本体、第二切削本体和第 三切削本体的尺寸与台阶孔工件相适应。该刀具可用于车床上加工台阶孔工件的刀具采用 这样的结构,利用车床可加工出合格的台阶孔工件,台阶孔工件一次性加工完毕,提高了 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该装置的缺点是当刀具的刀刃磨损时,不能针对各刀具的磨 损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当组合刀具的刀刃磨损时,不能针对各刀具 的磨损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当刀刃磨损时,可以针对各刀具的磨损情 况,进行不同调整的组合刀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刀座及至少一 个安装在刀座上的刀具,刀座设有至少一个圆形通孔,刀具的刀杆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通 孔内,刀具的刀杆呈圆柱体,刀具的刀刃伸出通孔。刀座与车床进刀架相连,通孔的轴线与 车床主轴平行,刀具的刀杆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通孔内,当压紧装置松开时,刀具可以在通 孔内转动,根据不同的被加工零件,设计不同的组合刀座,并依据尺寸要求和受力状态,在 刀座的相应位置上开设通孔,把磨好的圆杆子刀具依次插入刀座相应的通孔内;调整好刀 具的角度和长短,使之满足产品的尺寸要求,通过压紧装置将刀具固定住,将车床上中拖板 固定后,便可以进行加工了 ;在安装刀具的时候,还应根据该刀具是加工内圆或外圆的情 况,对刀具刀刃在通孔的径向位置进行预调,即刀刃在通孔的径向位置不同,其切削零件的 深度是不同的;当加工内圆时,刀具刀刃在通孔的径向位置越靠近车床主轴轴心,则切削深 度越深;反之,在加工外圆时,刀具刀刃在通孔的径向位置越靠近车床主轴轴心,则切削深 度越浅;也就是说通过调整刀具刀刃在通孔径向的位置可以调整该刀具的切削量;也即当刀具磨损时,可以通过调整刀具刀刃在通孔的径向位置,进行切削量的补偿,保证了加工精度。作为优选,刀座的端面还设有辅助刀座,辅助刀座设有圆形通孔,刀具的刀杆通过 压紧装置固定在通孔内,刀具的刀刃伸出通孔,辅助刀座上的通孔与刀座上的通孔相垂直。 刀座的端面还设有辅助刀座,该端面与车床主轴垂直并面向被加工零件,辅助刀座设有通 孔,通孔的轴线与车床主轴垂直,刀具的刀杆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通孔内,当压紧装置松开 时,刀具可以在通孔内转动,刀具的刀刃伸出通孔;在进行零件的中心孔加工时,如中心孔 已存在,可以在刀座的端面设置辅助刀座,辅助刀座上的刀具与刀座上的刀具实际是相互 垂直的,这样可以改善刀具的受力状态及刀座的受力状态,并增加刀座上刀具的安装数量。作为优选,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通孔的侧面的螺孔和紧固螺钉,螺孔的轴线与通 孔的轴线垂直,螺孔与通孔贯通。紧固螺钉穿过螺孔伸入通孔将刀具压紧,具有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刀座上可以设置多把刀具,还可通过辅助刀座安装 与刀座上的刀具相垂直的多把刀具,进行一次性多加工面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 劳动强度;将刀具安装通孔内,通过调整刀刃在通孔径向的位置,可以弥补刀具刀刃磨损的 切削量减少,保证了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合刀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1.刀座,2.刀具,3.紧固螺钉,4.螺孔,5.刀刃,6.辅助刀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 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刀具,参见图1,包括刀座1、刀具2,在刀座1上设有与车床主 轴平行的通孔,刀具2插入通孔,刀刃5伸出通孔,在刀座1上还设有与通孔相垂直的螺孔 4,在螺孔4内设有紧固螺钉3,紧固螺钉3穿过螺孔4伸入通孔压紧刀具2 ;在刀座1面向 车床主轴的端面设有辅助刀座6,在辅助刀座6上设有两个通孔,辅助刀座6上的通孔与车 床主轴垂直,在辅助刀座6上设有与辅助刀座6上的通孔相垂直的螺孔4,刀具2安装在通 孔内,紧固螺钉3穿过螺孔4压紧刀具2。参见图2,在刀座1上设有五把刀具2。刀具2的刀杆为圆柱形。将刀座1与车床进刀架固定连接,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尺寸,调整各刀具2的刀 刃5伸出通孔的距离及在通孔径向的位置,压紧各压紧螺钉3,将车床上中拖板固定后,便 可以进行加工;一次加工便可完成被加工零件上的所有车加工面的加工;加工一定数量的 零件后当有刀刃5磨损时,松开紧固螺钉3,转动刀具2,改变刀刃5在通孔径向的位置,可 以弥补由于刀刃5磨损造成的切削量减少。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最佳方案之一,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刀具,包括刀座及至少一个安装在刀座上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 设有至少一个圆形通孔,所述刀具的刀杆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刀具的刀 杆呈圆柱体,所述刀具的刀刃伸出所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的端面还设有辅助刀 座,所述辅助刀座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刀具的刀杆通过所述压紧装置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 述刀具的刀刃伸出所述通孔,所述辅助刀座上的通孔与所述刀座上的通孔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组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设置在 所述通孔的侧面的螺孔和紧固螺钉,所述螺孔的轴线与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所述螺孔与 所述通孔贯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刀具,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刀刃磨损时,可以针对各刀具的磨损情况,进行不同调整的组合刀具。包括刀座及至少一个安装在刀座上的刀具,刀座设有至少一个圆形通孔,刀具的刀杆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通孔内,刀具的刀杆呈圆柱体,刀具的刀刃伸出通孔。在刀座上可以设置多把刀具,还可通过辅助刀座安装与刀座上的刀具相垂直的多把刀具,进行一次性多加工面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将刀具安装通孔内,通过调整刀刃在通孔径向的位置,可以弥补刀具刀刃磨损的切削量减少,保证了加工精度。文档编号B23B29/24GK201895097SQ20102061858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书福, 杨健, 汪涛, 罗显任, 胡边疆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组合刀具,包括刀座及至少一个安装在刀座上的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设有至少一个圆形通孔,所述刀具的刀杆通过压紧装置固定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刀具的刀杆呈圆柱体,所述刀具的刀刃伸出所述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胡边疆罗显任李书福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