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桥梁减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051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桥梁减隔震支座,该支座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上半部分由聚四氟乙烯板滑动支座组成,该部分能够实现常规荷载作用下主梁结构的自由伸缩和变位,因而具有常规滑动支座的全部特点。下半部分为具有多级减隔震功能的组合减隔震装置,由中间部分的铅芯橡胶垫和外围部分的弹塑性耗能软钢板组成。铅芯橡胶垫中间设置铅芯。地震作用下,利用铅芯橡胶垫和弹塑性耗能钢板来共同消耗能量,以有效限制梁墩间的相对位移。聚四氟乙烯板滑动支座与组合减隔震装置之间进行刚性连接,以保证上下两部分装置的共同工作。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重视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该新型桥梁减隔震支座必将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桥梁减隔震支座,特别适用于在地震多发区的简支梁、连续梁等梁式桥中采用,以有效控制梁墩间的相对位移,防止落梁发生。
技术介绍
地震历来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一大自然灾害。尤其是近40年来,全球发生了许多次 大地震,包括美国San Fernando地震、Loma Prieta地震、中国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日 本阪神大地震以及海地地震等,给人类造成了非常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这几次地震灾害 的共同特点是由于桥梁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切断了震区交通生命线,造成救灾工作的巨大 困难,使次生灾害加重,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全世界的桥梁抗震工作者纷纷对现 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和常用抗震措施进行反思和改进。实践证明,桥梁减隔震设计是解决桥 梁抗震问题,防止落梁发生的有效途径。减震是利用特制减震构件或装置,使之在强震时率先进入塑性区,产生大阻尼,大 量消耗进入结构体系的能量;而隔震则是利用隔震体系,设法阻止地震能量进入主体结构。 在实际中,有时把这两种体系合二为一。通过选择适当的减、隔震装置与设置位置,可以达 到控制结构内力分布与大小的目的。目前,减隔震技术是桥梁工程抗震的研究热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桥梁减隔震支座,其特征是该支座包括上连接板(1)、光面不锈钢板(2)、聚四氟乙烯板(3)、上盖板(4)、夹层钢板(5)、橡胶(6)、铅芯(7)、软钢板(8)、下连接板(9);其中,夹层钢板(5)、橡胶(6)相间层叠设置,铅芯(7)垂直穿过夹层钢板(5)、橡胶(6)组成铅芯橡胶垫;上盖板(4)粘结在铅芯橡胶垫的上表面,在上盖板(4)的上部粘结聚四氟乙烯板(3),该聚四氟乙烯板(3)与其上的光面不锈钢板(2)通过“凹凸相嵌”的形状形成滑动面;在铅芯橡胶垫的四周使用软钢板(8)与上盖板(4)及下连接板(9)焊接,形成内部铅芯橡胶外部软钢的耗能装置;该支座的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9)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李爱群吴继荣黄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