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模具、打孔设备及打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88272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模具、打孔设备和打孔方法,打孔模具其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固定定位装置,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应的设有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打孔设备,包括高压喷水装置和打孔模具,高压喷水装置正对上模具设置,使用时,陶瓷膜片被固定定位装置固定并定位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高压喷水装置喷出的水击穿陶瓷膜片。打孔方法包括1)将陶瓷膜片放置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2)用固定定位装置将陶瓷膜片固定定位在对齐的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之间;3)高压喷水装置喷出水击穿陶瓷膜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设备投资低、维护成本低、设备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于电子元件陶瓷材料的孔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材料的打孔,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对陶瓷膜片打孔的设备主要有机械打孔和激光打孔。激光打孔是在受到与其分子固有振荡频率相同的能量激励时,产生不发散的强光一激光,利用激光的高能量,高聚焦等特性实现打孔,传统的机械穿孔碍于钻头的直径不能太小,孔径的尺寸受到限制,而且这两种打孔设备价格非常昂贵、维修成本也相当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中孔径尺寸受限、打孔设备昂贵、成本高的不足,提供。本专利技术的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模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定位固定装置,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应的设有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使用时,所述陶瓷膜片被所述定位固定装置固定并定位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优选的,所述定位固定装置包括定位孔和定位销,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上模具或下模具上,相应的,所述定位销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下模具或上模具上,或者,所述定位孔对应设置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定位孔固定并定位所述陶瓷膜片,所述定位孔和定位销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打孔模具还包括初定位孔和底座,所述初定位孔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边缘处,所述底座设有对应于所述初定位孔的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初定位孔使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对齐固定。优选的,所述上模具、下模具厚度均为3-10 mm,平面度公差在5Mm以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均为圆锥形,,使用时,所述圆锥形的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小的一端对齐。本专利技术的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设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高压喷水装置和打孔模具,所述打孔模具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孔模具,所述高压喷水装置正对所述上模具设置,使用时,所述陶瓷膜片被所述定位固定装置固定并定位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所述高压喷水装置喷出的水穿过所述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击穿所述陶瓷膜片。通过将陶瓷膜片固定在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利用高压喷水装置喷出的水的压力来击穿陶瓷膜片,非常经济且实用。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定位孔和定位销,所述定位孔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所述定位孔和定位销过盈配合,定位孔和定位销的配合使用能将陶瓷膜片牢牢固定在上下模具之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销是圆锥度为1:50的圆锥销,使得装拆比较方便,且多次装拆对连接的紧固性和定位精度影响较小。优选的,所述打孔模具还包括初定位孔和底座,所述初定位孔对应的设置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边缘处,所述底座设有对应于所述初定位孔的导柱,所述导柱穿过所述初定位孔使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对齐固定,底座对打孔模具不仅起支撑作用,而且利用底座上的导柱与上下模具上的处定位孔的配合可以使得上下模具初步固定且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对齐。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均为圆锥形,使用时,所述圆锥形的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小的一端对齐,以方便高压水的流入,增大水流量,以及便于打孔后水的快速流出。优选的,所述打孔设备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打孔模具的下方,并设有与所述高压喷水装置连接的出水口,打孔后的水流入水箱,后可实现循环利用。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内侧安装有过滤芯,外侧安装有水量调节阀,由于打孔的水含有陶瓷碎片,经过过滤后再重复使用能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安装的水量调节阀能控制水箱流出的水量。优选的,所述高压喷水装置正对所述上模具活动设置,能扫射所述上模具的整个上表面。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压喷水装置为高压水枪,所述水压为6_8MPa。本专利技术的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打孔方法采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打孔设备,包括如下步骤1)放置陶瓷膜片将陶瓷膜片放置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2)固定定位陶瓷膜片用固定定位装置将所述陶瓷膜片固定定位在对齐的所述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之间;3)高压喷水打孔高压喷水装置喷出水穿过所述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击穿所述陶瓷膜片。优选的,在所述步骤1)和步骤2)之间还包括模具初定位步骤通过初定位孔和底座的配合将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初步固定且使得所述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对齐。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包括上下模具和固定定位装置的打孔模具能把陶瓷膜片打成各种大小的孔,由于模具开孔的孔径与陶瓷膜片打孔的孔径一致,所以可根据不同的陶瓷膜片打孔的孔径和数量来设计制作打孔模具。 本专利技术的打孔设备是将陶瓷膜片固定放置在打孔模具的中间,使用高压水枪喷出的水对准上模具的上模具孔进行击穿,实现陶瓷膜片的打孔,利用该打孔设备实施片式陶瓷膜片穿孔与传统机械穿孔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生产效率高,一个小时可完成100 枚陶瓷膜片的穿孔,而机械穿孔只能完成90枚;②陶瓷膜片穿孔孔径均勻,一致性很好;③ 易于实现批量生产,生产成本低,可广泛适用不同厚度的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穿孔。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俯视示意图3是图1中模具孔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定位销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示意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和结合优选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在一个实施例中,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固定定位装置,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应的设有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使用时,所述陶瓷膜片被所述固定定位装置固定并定位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如图1-5所示,具体来说,优选的,打孔模具包括上模具2、下模具1、固定定位装置、初定位孔10和底座5,上模具2和下模具1相应的设有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固定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孔9和定位销4,定位孔9和定位销4过盈配合,底座5设有与初定位孔10配合的导柱11和设有水流出的通道,初定位孔10分别设置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1上的边缘处,且相互对应。本实施例中初定位孔10设置在模具的四个角处,使用时,将陶瓷膜片3放置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1之间,利用底座5支承上下模具,底座5上的四个导柱11穿过初定位孔10使得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对齐,再利用定位销4和定位孔9的配合将陶瓷膜片3 牢牢固定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1之间。上模具2和下模具1的厚度为3 10 mm,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材料,不锈钢不会产生腐蚀、点蚀、锈蚀或磨损,且还集机械强度和高延伸性于一身,易于部件的加工制造,可满足结构设计的需要,在加工过程中要对模具的表面进行细磨,平面度公差要求在5 μ m以内,模具表面制作的平面度越低,陶瓷膜片放置在模具之间越紧密,打出的孔越好。用户可以根据陶瓷膜片穿孔的模式参数(如孔径、孔数量等)先在上下模具穿孔,也就是说膜具的孔径与陶瓷膜片穿孔的孔径相一致,本实施例中上模具孔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以方便高压水的流入,增大水流量,相应的,下模具孔为上小下大的圆锥形,便于打孔后水的快速流出。定位孔9设置在上模具2或下模具1上,相应的,定位销4对应的设置在下模具1 或上模具2上,即当定位孔设置在上模具2上时,定位销就设置在下模具1上,反之亦然,使得定位销4和定位孔9配合使用,或者,定位孔9对应设置在上模具2和下模具1上,将定位销4穿过上模具2和下模具1上设置的定位孔9固定并定位陶瓷膜片3,定位销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式元件陶瓷膜片的打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定位固定装置,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对应的设有上模具孔和下模具孔,使用时,所述陶瓷膜片被所述定位固定装置固定并定位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小青黄德林曾艳军黄佑新雷奇邵庆云曾向东彭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