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惠勤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检测毒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86501 阅读:5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毒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预处理;(2)对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全扫描(Scan)分析;(3)以常见毒品的质谱特征离子对总离子流色谱图上的每个色谱峰作提取离子(Extract?ion)分析,初步判断出疑似毒品成分;(4)以疑似毒品成分的特征离子对色谱峰作提取多离子(Multi-ions)图,计算特征离子丰度比,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该毒品成分;(5)把该毒品成分的标准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外标法测出毒品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定性结果可靠,定量结果准确,由于同时可检测多种毒品,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检测
,具体涉及,该方法可用 于毒品、吸毒人员体液中毒品的快速定性定量检测。
技术介绍
毒品检测方法的可靠与否是检测结果是否准确的关键。目前我国的检测标准比较 落后,这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毒品检测尚无国标方法,仅有公安部的部颁标准方法,其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制订的。这些分析方法多数为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少数采用高效液 相色谱法,技术手段已相对落后,特别是定性确证信息严重不足,对复杂生物样品检测时杂 质的干扰大,测定结果不准确,甚至导致假阳性结果。目前公安部门通常采取先筛查、再确证的方法查毒。先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或 试纸条)的方法筛查,此法的优点是快速简便、成本低,但该法可靠性较差,极容易导致假 阳性结果,因此只适用于样品初筛,对呈阳性结果的样品还需要用色谱法进行确证。但如前 所述,色谱法仅靠保留时间定性,已出现假阳性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可同时检测多种毒品的检测方法,以解决当前毒品检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 该方法能在复杂的色谱峰中快速发现目标毒品,同时快速鉴定多种常见毒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预处理;(2)对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全扫描分析,得到总离子流色谱图;(3)以常见毒品的特征离子对总离子流色谱图上的每个色谱峰作提取离子分析, 当色谱峰中鉴别出与常见毒品相同的特征离子时,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含有该毒品;所述常见毒品及其特征离子m/z为甲基苯丙胺58、65、91、134,3,4_亚甲基二 氧基苯丙胺58、135,3,4_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44、77、136、207,海洛因268、310、327、 369,氯胺酮 152、180、182、209,美沙酮 57,72,165,213,吗啡 81,150,201,271,咖啡因 67、 82、109、194,可待因 229、299,度冷丁 71,247,曲马多 58、263,盐酸羟亚胺 138、152、154、 180,苯巴比妥 117、161、204、232,安眠酮 91、213、235、250,异戊巴比妥 41、55、141、156,司 可巴比妥 41、97、168、195,艾司唑仓 207、239、259、293,咪达唑仓 297、310、312、325,阿普唑 204、273、279、308,三唑仓 238、313、315、342 ;(4)以疑似毒品的特征离子对色谱峰作提取多离子图,计算特征离子丰度比,当色 谱峰的质谱特征离子及其相对丰度比与疑似毒品相吻合时,即可确认样品中存在该毒品;所述疑似毒品及其特征离子m/z和丰度比为甲基苯丙胺58 (100)、65 (5. 01)、91(11. 5)、134(2. 77),3,4-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 58 (100)、135 (9. 5),3,4-亚甲基二氧基 甲基苯丙胺 44(100) ,77(13) ,136(30) ,207(5),海洛因 268(64. 3) ,310(56. 4) ,327(100)、 369(69. 2),氯胺酮 152(13. 1)、180 (100)、182 (32. 9) ,209(26. 6),美沙酮 57(7) ,72(100)、 165(5) ,213(5),吗啡 81 (28)、150 (38)、201 (36)、271 (100),咖啡因 67 (31)、82 (24)、 109(52)、194 (100),可待因 229 (49.1)、299 (100),度冷丁 71 (100)、247 (53. 5),曲马 多 58 (100),263 (14. 5),盐酸羟亚胺 138 (41)、152 (100)、154 (67)、180 (32),苯巴比妥 117 (30. 5)、161 (17. 5)、204 (100)、232 (15. 1),安眠酮 91 (30)、213 (16)、235 (100)、250 (32), 异戊巴比妥 41 (44)、55 (31)、141 (81)、156 (100),司可巴比妥 41 (60)、97 (33)、168 (100)、 195(20),艾司唑仓 207(100)、239(42) ,259(67)、293 (57),咪达唑仓 297(9. 9) ,310(100)、 312(30. 2) ,325(23. 4),阿普唑 204 (86. 8)、273 (76. 9)、279 (100)、308 (87. 0),三唑仓 238 (52. 7)、313 (100)、315 (55. 3)、342 (40. 7); (5)把该毒品成分的标准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外标法测定毒品的含量。所述样品预处理,是调节样品pH值至9,用乙醚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经过过滤和 浓缩后,再用0. 45 μ m有机滤膜过滤,用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所述气相色谱条件是,进样口温度280°C,柱初温100°C,以10°C /min的升温速率 升至280°C,保持IOmin;柱前压IOOkPa,载气He,柱流量l.OmL/min,分流比10 1,进样量 1. 0μ L。所述质谱条件是,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C,GC-MS接口温度 280°C,四极杆温度150°C,电子倍增器电压1500V,扫描方式SCAN,质量扫描范围29 400uo本专利技术中各种常见毒品的特征离子及其丰度比是通过对标准品的反复试验后得 到的,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毒品检测方法将筛查与确证工作合二为一,其最大的便捷之处在于 筛查阶段无需用到标准品,既节省了标准品的耗费,又避免了需要将每种毒品的标准品进 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照的繁琐步骤,大大地节省了检测时间。(2)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定性结果可靠,定量结果准确,由于同时可检测多种毒品,大大 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折回单项检测的成本较试剂盒(或试纸条)法及色谱法要低 得多。(3)本专利技术方法的适用领域广泛,可用含有毒品的样品检测、吸毒人员体液的检 测,等等。附图说明图1是血液样品的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图2是血液中冰毒的提取离子色谱图。图3是尿液样品的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图4是尿液中氯胺酮的提取离子色谱图。图5是血液样品的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图6是血液中咖啡因的提取离子色谱图。图7是血液样品的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TIC)。图8是血液中苯巴比妥的提取离子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实施例1血液中毒品的检测(1)样品预处理取吸毒疑犯血液样品5mL,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至弱碱性(pH 9)后,用30mL乙 醚分3次萃取,每次10mL。合并3次萃取液,经过无水硫酸钠过滤后,滤液用氮吹仪浓缩定 容至1. OmL,经0. 45 μ m有机滤膜过滤,待进行气相色谱_质谱分析。(2)样品的气相色谱_质谱分析对样品提取液进行质谱全扫描(Scan)分析,得到总离子流色谱图(TIC),见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检测毒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预处理;(2)对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全扫描分析,得到总离子流色谱图;(3)以常见毒品的特征离子对总离子流色谱图上的每个色谱峰作提取离子分析,当色谱峰中鉴别出与常见毒品相同的特征离子时,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含有该毒品;所述常见毒品及其特征离子m/z为:甲基苯丙胺58、65、91、134,3,4-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58、135,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44、77、136、207,海洛因268、310、327、369,氯胺酮152、180、182、209,美沙酮57、72、165、213,吗啡81、150、201、271,咖啡因67、82、109、194,可待因229、299,度冷丁71、247,曲马多58、263,盐酸羟亚胺138、152、154、180,苯巴比妥117、161、204、232,安眠酮91、213、235、250,异戊巴比妥41、55、141、156,司可巴比妥41、97、168、195,艾司唑仑207、239、259、293,咪达唑仑297、310、312、325,阿普唑204、273、279、308,三唑仑238、313、315、342;(4)以疑似毒品的特征离子对色谱峰作提取多离子图,计算特征离子丰度比,当色谱峰的质谱特征离子及其相对丰度比与疑似毒品相吻合时,即可确认样品中存在该毒品;所述疑似毒品及其特征离子m/z和丰度比为:甲基苯丙胺58(100)、65(5.01)、91(11.5)、134(2.77),3,4-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58(100)、135(9.5),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44(100)、77(13)、136(30)、207(5),海洛因268(64.3)、310(56.4)、327(100)、369(69.2),氯胺酮152(13.1)、180(100)、182(32.9)、209(26.6),美沙酮57(7)、72(100)、165(5)、213(5),吗啡81(28)、150(38)、201(36)、271(100),咖啡因67(31)、82(24)、109(52)、194(100),可待因229(49.1)、299(100),度冷丁71(100)、247(53.5),曲马多58(100)、263(14.5),盐酸羟亚胺138(41)、152(100)、154(67)、180(32),苯巴比妥117(30.5)、161(17.5)、204(100)、232(15.1),安眠酮91(30)、213(16)、235(100)、250(32),异戊巴比妥41(44)、55(31)、141(81)、156(100),司可巴比妥41(60)、97(33)、168(100)、195(20),艾司唑仑207(100)、239(42)、259(67)、293(57),咪达唑仑297(9.9)、310(100)、312(30.2)、325(23.4),阿普唑204(86.8)、273(76.9)、279(100)、308(87.0),三唑仑238(52.7)、313(100)、315(55.3)、342(40.7);(5)把该毒品成分的标准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以外标法测定毒品的含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惠勤黄晓兰林晓珊黄芳朱志鑫马叶芬邓欣罗辉泰
申请(专利权)人:吴惠勤黄晓兰林晓珊黄芳朱志鑫马叶芬邓欣罗辉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