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自旋絮凝泥水分离法。
技术介绍
泥水分离是保障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的关键。污水经过处理,最后如果泥水分离不好,出水仍是浑水,SS超标。除过滤之外,早期的泥水分离型式主要采用平流沉淀、竖流沉淀、辐流沉淀、序批 式静态沉淀等,均利用重力沉淀。大约半个多世纪前出现了以提高流速为目标的澄清池 美国开发机械搅拌澄清池,前苏联推广悬浮澄清池,法国研究出脉冲澄清池;应用于给水净 化,针对浊度较低的原水不易形成有效悬浮层的问题,还发展出污泥回流增浓的水力循环 澄清池。各种澄清池的结构区别较大,而最终的泥水分离环节都是利用悬浮澄清原理。悬浮澄清由于引入了过滤的因素(以污泥过滤污泥),水质较好。悬浮澄清原理是利用絮凝污泥形成悬浮层,污水自下而上穿透悬浮污泥层,污水 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污染物被拦截、过滤、吸附,从而得到澄清。这是一种动态的泥水分离,与 重力沉淀相比较,停留时间缩短,因而减小占地面积。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浅层沉淀理论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斜管、斜板设置于澄 清池,在给水净化工艺上应用,表面水力负荷(面负荷)有所提高,即提高单位面积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旋絮凝泥水分离法,通过进水水力自旋产生速度梯度,提供絮凝动力条件,在高面负荷之下,使污水中的絮凝物质形成悬浮絮凝污泥层,根据悬浮澄清原理,实现泥水分离、优化水质;其特征在于:多个进水口沿圆周均匀分布,进水方向由切线方向向圆心偏斜,利用进水的动能,形成高速自旋。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