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3801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回收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其包括旋流浓缩筒、导流内管和支腿;在旋流浓缩筒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的支腿,在旋流浓缩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在旋流浓缩筒的中部内固定安装有密封板,在密封板的中部有安装孔,导流内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在导流内管外侧的旋流浓缩筒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进液管与旋流浓缩筒的内壁呈切向布置,在进液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对过滤罐反洗排水的回收利用,极大地降低了对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回收装置
,是一种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处理行业中,过滤罐反洗水常常直接外排,过滤罐反洗水是高浊度水,不能直 接回收进系统,如进入到水处理系统会对水处理系统冲击很大;而且截留的悬浮物在水处 理系统内循环,会使水处理系统瘫痪。国内对过滤罐反洗水处理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对于 污水处理厂站常常采用与污水处理厂站设备排污一起进污泥浓缩沉淀池处理,可以解决一 定问题,但过滤罐反洗水瞬间易冲击污泥浓缩沉淀池已沉淀下来的污泥,影响污泥沉降效 果,污水处理厂站操作排污时必须避开过滤罐反洗排水;另外过滤罐反洗水进污泥浓缩沉 淀池增大了沉淀池设计体积。油田注水目前清水过滤处理常常没有设置过滤罐反洗水回收 装置,过滤罐反洗水直接外排,也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 其能有效解决过滤罐反洗水直接外排造成严重浪费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 置,包括旋流浓缩筒、导流内管和支腿;在旋流浓缩筒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的支 腿,在旋流浓缩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在旋流浓缩筒的中部内固定安装 有导流内管支架,导流内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导流内管支架上,在导流内管外侧的旋 流浓缩筒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进液管与旋流浓缩筒的内壁呈切向布置,在进液管上固定 安装有阀门。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可包括污泥斗和排泥管,在旋流浓缩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 呈上宽下窄锥形的污泥斗,在污泥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斗清扫法兰,在污泥斗上固定 安装有与污泥斗内部相通的排泥管,在排泥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上述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可包括污泥斗和排泥管,在旋流浓缩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 呈上宽下窄锥形的污泥斗,在污泥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斗清扫法兰,在污泥斗清扫法 兰上固定安装有与污泥斗内部相通的排泥管,在排泥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上述与进液管相对的旋流浓缩筒的内壁上可固定有防冲刷加强板。上述旋流浓缩筒的上端内壁上可有溢流孔,在溢流孔下方的旋流浓缩筒的外壁上 固定有与溢流孔相对应的凸台。上述每个支腿的底部可固定有支腿脚。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对过滤罐反洗排水的回收利用,极大 地降低了对水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旋流浓缩筒,2为导流内管,3为支腿,4为导流内管支 架,5为进液管,6为污泥斗,7为排泥管,8为污泥斗清扫法兰,9为防冲刷加强板,10为凸 台,11为支腿脚。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 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 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至3所示,该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包括旋流浓缩筒1、导流内管2和 支腿3 ;在旋流浓缩筒1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的支腿3,在旋流浓缩筒1的底部 固定安装有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在旋流浓缩筒1的中部内固定安装有导流内管支架4,导流 内管2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在导流内管2外侧的旋流浓缩筒1上固定安装有进液 管5,进液管5与旋流浓缩筒1的内壁呈切向布置,在进液管5上固定安装有阀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实施例1 如附图1、3所示,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包括污泥斗6和排泥管7,在旋流浓 缩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呈上宽下窄锥形的污泥斗6,在污泥斗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斗 清扫法兰8,在污泥斗6上固定安装有与污泥斗6内部相通的排泥管7,在排泥管7上固定 安装有阀门,这样,可定期打开排泥管7上的阀门,加水冲刷污泥并将污泥从排泥管7排出。实施例2 根据需要,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包括污泥斗6和排泥管7,在旋流浓缩筒1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呈上宽下窄锥形的污泥斗6,在污泥斗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斗清扫 法兰8,在污泥斗清扫法兰8上固定安装有与污泥斗6内部相通的排泥管7,在排泥管7上 固定安装有阀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所示,与进液管5相对的旋流浓缩筒1的内壁上固定有防冲刷加强板9, 这样,可避免污水直接冲刷旋流浓缩筒1的内壁。如附图1所示,旋流浓缩筒1的上端内壁上有溢流孔,在溢流孔下方的旋流浓缩筒 1的外壁上固定有与溢流孔相对应的凸台10,这样,清水通过溢流孔流出并经凸台10落下, 这样,可避免水流腐蚀旋流浓缩筒1的外壁。如附图1所示,为了增加稳定性,每个支腿3的底部固定有支腿脚11。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 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安装使用过程首先将本技术通过螺栓或焊接连接固定在过滤缓冲罐或过滤反洗原水罐(池)内,位于过滤缓冲罐或过滤反洗原水罐(池) 内的反洗排水通过进液管5切向进入到旋流浓缩筒1内,在离心力作用下,反洗排水内的污 泥沉降在污泥斗6内,清水则通过导流内管2进入到旋流浓缩筒1的上部,最后通过溢流孔 和凸台10流回到过滤缓冲罐或过滤反洗原水罐(池)内,沉降到污泥斗6内污泥定期打开 排泥阀,排放到外部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浓缩筒、导流内管和支腿;在旋流浓缩筒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的支腿,在旋流浓缩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在旋流浓缩筒的中部内固定安装有导流内管支架,导流内管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导流内管支架上,在导流内管外侧的旋流浓缩筒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进液管与旋流浓缩筒的内壁呈切向布置,在进液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浓缩筒、导流内管和支腿;在 旋流浓缩筒的下端外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的支腿,在旋流浓缩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 收集排放装置,在旋流浓缩筒的中部内固定安装有导流内管支架,导流内管的上端固定安 装在导流内管支架上,在导流内管外侧的旋流浓缩筒上固定安装有进液管,进液管与旋流 浓缩筒的内壁呈切向布置,在进液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包 括污泥斗和排泥管,在旋流浓缩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呈上宽下窄锥形的污泥斗,在污泥斗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斗清扫法兰,在污泥斗上固定安装有与污泥斗内部相通的排泥管, 在排泥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内过滤反洗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泥收集排放装置包 括污泥斗和排泥管,在旋流浓缩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呈上宽下窄锥形的污泥斗,在污泥斗 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斗清扫法兰,在污泥斗清扫法兰上固定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伟王爱军黄强冉蜀勇袁红周京都贺亮彭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