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79591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由手轮(1)、外螺纹丝杆(2)、带内螺纹的丝杆固定圈(3)、圆形撑脚(4)和限位环(6)组成,丝杆固定圈(3)与外螺纹丝杆(2)螺纹连接,限位环(6)与圆形撑脚(4)同心,且限位环(6)与圆形撑脚(4)焊接,手轮(1)套装在外螺纹丝杆(2)的顶部,外螺纹丝杆(2)的下部具有环形槽(7),且外螺纹丝杆(2)的下端插在限位环(6)内,限位环(6)上旋有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的前端伸在外螺纹丝杆(2)下部的环形槽(7)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调节平台的水平高度及高度,并确保平台的稳定性,还可以节省员工移动平台的时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用于对可移动平台的定位及高度的 调节。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制作平台或支座一类的物品都需要进行移动,并在移动 结束后需重新定位,校准水平,调整高度,老式平台移动需动用,行车或铲车,移动到指定位 置后,用小垫片进行调整,不仅工作量较大,而且其调整度还有所局限,后在该类平台加装 小轮,其移动能力加强但无法保证其水平,高度及稳定,无法达到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确保工作平台的稳定性、 水平度及高度的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由手轮、外螺纹丝杆、 带内螺纹的丝杆固定圈、圆形撑脚和限位环组成,丝杆固定圈与外螺纹丝杆螺纹连接,限位 环与圆形撑脚同心,且限位环与圆形撑脚焊接,手轮套装在外螺纹丝杆的顶部,外螺纹丝杆 的下部具有环形槽,且外螺纹丝杆的下端插在限位环内,限位环上旋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 的前端伸在外螺纹丝杆下部的环形槽内。固定螺栓有两只,并呈对称布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将丝杆固定圈焊接在平台上,焊接完成后旋转手轮,带动外 螺纹丝杆旋转,外螺纹丝杆相对于平台会上下移动,当其向下运动时,圆形撑脚会先着地, 由于圆形撑脚与外螺纹丝杆是不连接的,所以圆形撑脚不会随着外螺纹丝杆做转动,故外 螺纹丝杆可以继续向下运动,从而提高平台高度。本技术在使用时为两件装置以上配 套使用,因而能调节平台的水平高度及高度,并确保平台的稳定性,还可以节省员工移动平 台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由手轮1、外螺纹丝杆2、带内螺纹的丝 杆固定圈3、圆形撑脚4和限位环6组成,丝杆固定圈3与外螺纹丝杆2螺纹连接,限位环6 与圆形撑脚4同心,且限位环6与圆形撑脚4焊接,手轮1套装在外螺纹丝杆2的顶部,外 螺纹丝杆2的下部具有环形槽7,且外螺纹丝杆2的下端插在限位环6内,限位环6上旋有 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的前端伸在外螺纹丝杆2下部的环形槽7内。固定螺栓5有两只, 并呈对称布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装置在使用时为两件以上配套使用,使用前先将该装置焊接于平台, 焊接点为丝杆固定圈3,焊接完成后旋转手轮1,带动外螺纹丝杆2旋转,外螺纹丝杆2相对3于平台会上下移动,当其向下运动时,圆形撑脚4会先着地,由于圆形撑脚4与外螺纹丝杆 2是不连接的,所以圆形撑脚4不会随着外螺纹丝杆做转动,故外螺纹丝杆2可以继续向下 运动,从而提高平台高度。权利要求1.一种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手轮(1)、外螺纹丝杆O)、带内螺纹的 丝杆固定圈(3)、圆形撑脚(4)和限位环(6)组成,丝杆固定圈( 与外螺纹丝杆( 螺纹 连接,限位环(6)与圆形撑脚⑷同心,且限位环(6)与圆形撑脚⑷焊接,手轮(1)套装 在外螺纹丝杆O)的顶部,外螺纹丝杆O)的下部具有环形槽(7),且外螺纹丝杆O)的下 端插在限位环(6)内,限位环(6)上旋有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的前端伸在外螺纹丝 杆⑵下部的环形槽(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螺栓(5) 有两只,并呈对称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由手轮(1)、外螺纹丝杆(2)、带内螺纹的丝杆固定圈(3)、圆形撑脚(4)和限位环(6)组成,丝杆固定圈(3)与外螺纹丝杆(2)螺纹连接,限位环(6)与圆形撑脚(4)同心,且限位环(6)与圆形撑脚(4)焊接,手轮(1)套装在外螺纹丝杆(2)的顶部,外螺纹丝杆(2)的下部具有环形槽(7),且外螺纹丝杆(2)的下端插在限位环(6)内,限位环(6)上旋有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的前端伸在外螺纹丝杆(2)下部的环形槽(7)内。本技术能调节平台的水平高度及高度,并确保平台的稳定性,还可以节省员工移动平台的时间。文档编号B66F7/14GK201890743SQ201020569610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徐建忠, 袁国忠, 袁少华, 黄强周 申请人:常州博朗低温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座定位调节顶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手轮(1)、外螺纹丝杆(2)、带内螺纹的丝杆固定圈(3)、圆形撑脚(4)和限位环(6)组成,丝杆固定圈(3)与外螺纹丝杆(2)螺纹连接,限位环(6)与圆形撑脚(4)同心,且限位环(6)与圆形撑脚(4)焊接,手轮(1)套装在外螺纹丝杆(2)的顶部,外螺纹丝杆(2)的下部具有环形槽(7),且外螺纹丝杆(2)的下端插在限位环(6)内,限位环(6)上旋有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的前端伸在外螺纹丝杆(2)下部的环形槽(7)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忠徐建忠黄强周袁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朗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