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供使用者自高处缓降逃生的管 状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图2所示,在许多高楼建筑物中,为在火灾或地震发生时,可快速疏散 建筑物内的人,通常都会架设所谓缓降装置1,可方便逃生者沿缓降装置1逐节往下滑移逃 脱。这类缓降装置1包括一个上下延伸的管体11、多个沿该管体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而 可将该管体11局部径向往外顶扩的顶撑环12,及多个套设固定在管体11外而可使该管体 11局部径向束缩的紧束套13。该缓降装置1架设时,会将该管体11顶端连通固定在一个 逃生架200下方。该缓降装置1平常不使用时,会将该管体11沿其长度方向往上缩合,并往上穿过 该逃生架200的逃生口 201,且连同该逃生架200 —起往上枢摆收纳在建筑物内的收纳箱 202中。当需要使用该缓降装置1时,会驱使该逃生架200连动该缓降装置1摆移至建筑物 外侧,使缓降装置1往下通过该逃生口 201而延伸展开。由于该逃生口 201的口径大致等于顶撑环12外径,过去经常出现顶撑环12卡在 该逃生架200上,使缓降装置1无法顺利展开的情况,故有业者开发出可变形的等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含一个上下延伸的中空的挠性管体,及多个能够弹性变形的顶撑环,顶撑环是将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往外顶撑展开地安装固定在该挠性管体,并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而且每一个顶撑环包括一条能够弹性变形的钢索,及一个包覆在该钢索外且与该钢索相配合构成环状的弹性的保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