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缓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04645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逃生缓降装置,可供人体穿过逃生,并包含一个上下延伸的中空挠性管体,及多个呈偏心漏斗状的弹性紧束套。紧束套是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套设固定在该挠性管体外,而分别驱使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束缩,紧束套分别具有一个口径小于该挠性管体内径的上开口,及一个口径小于该上开口口径的下开口,且该上开口与该下开口是呈偏心状。通过紧束套的偏斜结构设计,可驱使挠性管体产生偏斜,而有效减缓逃生者下降速度,确实达到缓降的目的,就算逃生者是小孩或娇小女性也都适用,可大幅提高逃生缓降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供使用者自高处缓降逃生的管 状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在许多高楼建筑物中,为了在火灾或地震发生时,可快速疏散大 楼内的人,通常都会架设所谓缓降管1,可方便逃生者沿缓降管1逐节往下滑移逃脱。这类 缓降管1包括一条上下延伸的管体11、多个沿该管体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而可将该管体 11局部径向往外顶扩的顶撑环12,及多个套设固定在管体11外而可使该管体11局部径 向束缩的漏斗状紧束套13。该缓降管1使用时,逃生者可直接往下跳入该管体11中,借由 紧束套13造成的管体11束缩的结构外形,阻挡并减缓逃生者下降速度,使逃生者可逐节缓 降。但是一般紧束套13结构都是呈正漏斗状,也就是,紧束套13的上开口与下开口是 呈同轴状,所以当该紧束套13套设安装在该管体11时,上开口与下开口都与该管体11同 轴心,所以跳入该管体11并通过其中一条紧束套13的逃生者身体,会直接继续往下穿过同 轴的下方另一条紧束套13,一旦逃生者身材较为瘦小时,例如小孩或娇小女性,紧束套13 的束缩挡阻功效便会明显降低,易致使逃生者下降速度过快,失去缓降功效,而危及逃生者 生命安全。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逃生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 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逃生装置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 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 一种新型结构的管状逃生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逃生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 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逃生缓降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 结构的逃生缓降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逃生缓降装置,从 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逃生缓降装置,包含一个上下延伸而能够供人体沿其长度往下通过的中 空的挠性管体,还包含多个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套设固定在该挠性管体外的偏心漏 斗状的弹性紧束套,紧束套分别具有一个口径小于该挠性管体内径而致使该挠性管体局部 径向束缩的上开口,及一个口径小于该上开口口径的下开口,且该上开口与该下开口是呈 偏心状。本技术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的下开口位置是偏心地位于该上开口正 下方范围内。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分别界定出一条连接在其上开口轴心与 下开口轴心间的倾斜状的偏斜轴线,且上下相邻的两个紧束套的偏斜轴线的倾斜方向不 同。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包括一条束套本体,该束套本体具有一 条界定出该上开口与下开口的偏心漏斗状的弹性的束套部,及多个突设于该束套部内、外 其中一条周面近顶缘处的强化块部,该逃生缓降装置还包含多条分别径向穿设于强化块 部,且穿设绑固在该挠性管体的绑绳。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本体还具有一条突设于该紧束套部内、 外,其中一条周面顶缘的环状的上强化肋部,及一条突设于该紧束套部内、外,其中一条周 面底缘的环状的下强化肋部。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紧束套分别还包括多个分别贯穿铆固在强化块 部,并分别供绑绳贯穿的环状的金属环扣。前述的逃生缓降装置,其中所述的还包含多个分别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分 布地固定在该挠性管体中的顶撑环,顶撑环口径大于紧束套的上开口 口径,且顶撑环是分 别将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往外展开地间隔安装在紧束套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 技术逃生缓降装置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 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逃生缓降装置,可供人体穿过逃生,并包含一条上下延伸而可供所述 人体沿其长度往下通过的中空的挠性管体,及多个呈偏心漏斗状的弹性的紧束套。紧束套 是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套设固定于该挠性管体外,而分别驱使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 束缩,紧束套分别具有一条口径小于该挠性管体内径的上开口,及一条口径小于该上开口 口径的下开口,且该上开口与该下开口是呈偏心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逃生缓降装置的紧束套的偏斜结 构设计,可驱使挠性管体产生偏斜,而有效减缓逃生者下降速度,确实达到缓降的目的,就 算是小孩或娇小女性等逃生者,也都适用,可大幅提高逃生缓降装置的使用安全性。本实用 新型在技术上有显着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 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 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一般逃生缓降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逃生缓降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逃生缓降装置的实施例的一条紧束套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逃生缓降装置的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逃生缓降装置图4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逃生缓降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 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2-图4所示,本技术逃生缓降装置的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栋建 筑物高处,而可方便逃生者自高处直接往下缓降逃生。该逃生缓降装置包含一个上下延伸的中空挠性管体3、多个沿该挠性管体3长度 方向间隔分布地分别安装固定在该挠性管体3中的环状顶撑环4、多个间隔套置于该挠性 管体3外周面且分别介于两相邻顶撑环4间的偏心漏斗状的弹性紧束套5,及多条分别用以 将紧束套5绑固于挠性管体3的绑绳6。该挠性管体3可供逃生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穿过,并可沿其长度方向缩合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该挠性管体3是由防火材质的挠性布料制成,但是实施时,该挠性管体3的 材质不以此为限。顶撑环4是被贯穿挠性管体3的绑绳6绑固在该挠性管体3内周面,而呈上下贯 通状,可分别将其装设处的挠性管体3区段径向往外顶撑张开,而构成一个方便供逃生者 快速通过的逃生空间。由于该挠性管体3与顶撑环4都为一般构件,且非本技术创作 重点,因此不再详述。请参阅图3-图5所示,紧束套5是分别套固在挠性管体3外周面,且呈口径往下 逐渐窄缩的偏心漏斗状,而会驱使其所设置处的挠性管体3部位径向束缩。每一个紧束套5包括一个束套本体51,及多个铆合固定在该束套本体51上的金属 环扣52。该束套本体51具有一个口径由上往下逐渐窄缩的偏心漏斗状的束套部511、多个 沿该束套部511周围分布地突设于该束套部511外周面近顶缘处的强化块部514、一个突设 于该束套部511外周面顶缘的环状的上强化肋部515,及一个突设于该束套部511外周面底 缘的环状的下强化肋部516。该束套部511具有一个上开口 512,及一个口径小于该上开口 512 口径的下开口 513,且该下开口 513是偏心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含一个上下延伸而能够供人体沿其长度往下通过的中空的挠性管体,还包含多个沿该挠性管体长度方向间隔套设固定在该挠性管体外的偏心漏斗状弹性的紧束套,紧束套分别具有一个口径小于该挠性管体内径而致使该挠性管体局部径向束缩的上开口,及一个口径小于该上开口口径的下开口,且该上开口与该下开口是呈偏心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得生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