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传动装置,工作台,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放料齿条与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高于所述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移动齿条通过传动装置上下移动,所述放料齿条与所述移动齿条的齿峰与齿谷交错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上料装置,通过采用气缸带动外侧的一对料架上下移动将工件由后一齿格移动到前一齿格中,通过感应器将工件自行运送到夹具上并夹紧,达到自动上料的目的,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床加工设备,具体涉及机床的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上料装置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尤其应用在轻工业加工生产过程中,而 现有的上料装置存在以下缺点工件的上料一般采用操作人员手动上料,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 且对操作人员也造成一定的危险。此外,工件上料后需关闭装置,上料后再重新启动装置,费时、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一种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自动上料的装置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以达到自行上料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料装置,包括电控装置、传动装置、工作台,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放料 齿条与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高于所述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 述移动齿条与所述放料齿条并列设置并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放料齿条与所述移 动齿条的齿峰与齿谷交错分布。优选的,所述电控装置上设有控制上料与下料时间并使其相互衔接的PLC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PLC控制装置上电连接有第一感应器以及第二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感应器位于工件夹具上。优选的,所述放料齿条的上料端连接有用于将工件运送到夹具位置的提料叉。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应器位于所述提料叉上。优选的,所述PLC控制装置上还设置有在上料完成后自行停车并报警的检测器。优选的,所述检测器位于所述放料齿条的最后的齿格上。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为气缸。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上料装置,通过采用气缸带动 移动齿条上下移动将工件由后一齿格移动到前一齿格中,之后通过感应器将工件自行运送 到夹具上并夹紧,以达到自动上料的目的,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PLC 控制装置控制上料与下料的时间,节省上料、下料之间的时间差,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上料装置中的放料齿条与移动齿条位置关系的局 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工作台2、放料齿条3、移动齿条4、工件5、提料叉6、夹具7、检测器8、第一 感应器9、第二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上料装置,通过采用气缸带动移动齿条上下运动将工件由 后一齿格移动到前一齿格中,通过感应器将工件自行运送到夹具上并夹紧,已达到自动上 料的目的。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控装置、传 动装置、工作台1,以及位于工作台1上的放料齿条2与移动齿条3,放料齿条2高于移动齿 条3,放料齿条2固定在工作台1上,移动齿条3与放料齿条2并列设置并与气缸传动连接, 通过气缸带动移动齿条3上下运动,传动装置除采用气缸外,还可使用液压油缸等,在此不 做限定。放料齿条2与移动齿条3的齿峰与齿谷交错分布,工件3依次码放在放料齿条2 的各齿格间。移动齿条3也可设置于放料齿条2内侧,具体位置在此不做限制。电控装置上设置有PLC控制装置,PLC控制装置上电连接有检测器7、第一感应器 8以及第二感应器9。检测器7设置在放料齿条2上料端的最后一个齿格上,用于检测放料 齿条2上是否存在工件4,放料齿条2上的最后一个工件4上料后,检测器7将信号传送给 PLC控制装置,使得上料装置自行停车,并发出报警信号;第一感应器8安装在提料叉5上, 用于将工件4夹持到夹具6上;第二感应器位于夹具6上,使得夹具6对检测到的工件4进 行夹紧;感应装置除采用感应器外,还可以使用时间继电器或轻触开关等,在此不做限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启动装置,气缸带动移动齿条3向上移动,工件4落 入移动齿条3中,在移动齿条3回落过程中,由于移动齿条3与放料齿条2错开分布,使得 移动齿条3下落后工件4落入放料齿条2的前一齿格,前端齿格中的工件4脱离放料齿条 2,第一感应器8感应到工件4,提料叉5将工件4夹取放入夹具6中,第二感应器9感应到 工件4使得夹具6对其夹紧,切削刀对工件3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夹具6松开,工件4下 落,完成一次下料。之后,气缸再推动移动齿条3运动,如此循环,整个过程由PLC控制装置 进行控制,保证在前一工件4下料后,后一工件4开始上料,节省上料与下料的时间差。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公开的上料装置,通过采用气缸带动移动 齿条上下运动将工件由后一齿格移动到前一齿格中,通过感应器将工件自行运送到夹具上 并夹紧,已达到自动上料的目的,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设置PLC控制装置4控制上下料的时间,节省时间差,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 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 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 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 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装置、传动装置、工作台,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 上的放料齿条与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高于所述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固定在所述工 作台上,所述移动齿条与所述放料齿条并列设置并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放料齿 条与所述移动齿条的齿峰与齿谷交错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上设有控制上料与下 料时间并使其相互衔接的PLC控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装置上电连接有第一感 应器以及第二感应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器位于工件夹具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齿条的上料端连接有用于 将工件运送到夹具位置的提料叉。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器位于所述提料叉上。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装置上还设置 有在上料完成后自行停车并报警的检测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位于所述放料齿条的最 后的齿格上。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气缸。专利摘要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传动装置,工作台,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放料齿条与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高于所述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移动齿条通过传动装置上下移动,所述放料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装置、传动装置、工作台,以及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放料齿条与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高于所述移动齿条,所述放料齿条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移动齿条与所述放料齿条并列设置并与所述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放料齿条与所述移动齿条的齿峰与齿谷交错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红卫,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井上中鼎办公机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