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099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频天线。该多频天线包括一连接部、一第一分支、一第二分支、一第三分支及一连接于第一分支下端的接地片;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缘、第二侧缘以及相对的第一端缘与第二端缘,第一分支由第一侧缘下部横向延伸再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分支由第一侧缘上部横向凸伸形成,第二分支具有一第一辐射部,第一辐射部左端延伸形成一第二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左端延伸形成一第三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右端延伸形成一第四辐射部,第一辐射部左端下部凸伸有一第五辐射部;第三分支设于连接部上,第三分支具有一由第一端缘凸伸形成的凸出部,凸出部上端延伸有一第六辐射部,第二侧缘凸伸有一调整部,该调整部延伸到第六辐射部右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天线的制造成本,实现收发多种通信系统的电磁波信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多频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普及化,人们越来越希望仅配备一 台笔记型计算机或其它的电子设备就能够收发多种不同频带的信号。目前用于通信领域的频带包括GSM850、GSM900、DCS 1800、PCS 1900及WCDMA2100等 等。然而,现有的天线仅具备双频收发或三频收发的功能,已无法涵盖现有通信领域的通信 频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成本且可收发多种频段电磁波的多频天 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多频天线。该多频天线包括一连接部、一第一 分支、一第二分支、一第三分支及一接地片;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缘、第二侧缘以及相 对的第一端缘与第二端缘,第一分支由连接部的第一侧缘下部横向延伸再向下弯折延伸形 成;第二分支由连接部的第一侧缘上部横向凸伸形成,第二分支具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一辐 射部,该第一辐射部右端连接于连接部上,第一辐射部左端向上延伸再向左弯折横向延伸 形成一第二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左端向下延伸再向右弯折横向延伸形成一第三辐射部,第 三辐射部右端横向、纵向分别延伸形成一第四辐射部,第一辐射部左端下部凸伸有一第五 辐射部;第三分支设于连接部上,第三分支具有一由连接部的第一端缘凸伸形成且与第一 端缘呈一定角度的凸出部,凸出部上端横向左右延伸有一第六辐射部,连接部的第二侧缘 凸伸有一与第二侧缘呈一定角度的调整部,该调整部延伸到第六辐射部右下端;接地片连 接于第一分支下端。如上所述,本技术多频天线的构造设置可降低制造成本;而且通过第一分 支、第二分支、第三分支及接地片的构造布置,可实现收发涵盖GSM850、GSM900、DCS1800、 PCS1900及WCDMA2100等通信系统的电磁波信号,从而满足电子设备需要多频带、宽带带的 电磁波的要求。作为进一步的改进,第一辐射部、第五辐射部与第一分支之间围成一第一调整槽, 第三辐射部、第四辐射部、第五辐射部与接地片及第一辐射部之间围合成一左端开口、右端 与第一调整槽连通的第二调整槽,第二辐射部、第三辐射部、第四辐射部之间围合成一下端 与第二调整槽连通的第三调整槽。第六辐射部与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之间围合成一左上角开口的开槽,凸出部、 第六辐射部、调整部及连接部之间围合成一封闭的调节槽。连接部上靠近第二端缘处设有馈入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频天线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多频天线1连接部11第— 侧缘111第二侧缘112第— 端缘113第二端缘114第— 分支12第二分支13第— 辐射部131第二辐射部132第三辐射部133第四辐射部134第五辐射部135第三分支14凸出部141第六辐射部142调整部143开槽144调节槽145接地片15接地点151第一调整槽161 第二调整槽162第三调整槽163 馈入点1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多频天线1可于印刷电路板上的铜箔印刷制造而成。本实 施例中多频天线1包括一连接部11、一第一分支12、一第二分支13、第三分支14及一接地 片15,接地片15上设有一接地点151。所述连接部11大体呈方形,连接部1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缘111、第二侧缘112以 及相对的第一端缘113与第二端缘114,该连接部11的第一侧缘111下部凸伸有一横向延 伸再向下弯折延伸的所述第一分支12,该第一分支12下端连接于接地片15上;连接部11 的第一侧缘111上部横向凸伸有一所述第二分支13,该第二分支13具有一横向设置的条形 的第一辐射部131,该第一辐射部131右端连接于连接部11上,第一辐射部131左端向上延 伸再向左弯折横向延伸形成一第二辐射部132,第二辐射部132左端向下延伸再向右弯折 横向延伸形成一第三辐射部133,第三辐射部133右端横向、纵向分别延伸形成一呈方形的 第四辐射部134,第一辐射部131左端下部凸伸有一第五辐射部135,该第五辐射部135右 端面与第一分支12左端面大致平齐。连接部11设有一所述第三分支14,该第三分支14具有一由连接部11的第一端 缘113凸伸形成且与第一端缘113呈一定角度的凸出部141,凸出部14上端横向左右延伸 有一条形的第六辐射部142,连接部11的第二侧缘112凸伸有一与第二侧缘112呈一定角 度的调整部143,该调整部143延伸到第六辐射部142右下端。第六辐射部142与第二分支 13的第一辐射部131、第二辐射部132之间围合成一左上角开口的开槽144,凸出部141、第 六辐射部142、调整部143及连接部11之间围合成一封闭的调节槽145。本技术中,第二分支13的电气长度为低频电磁波二分之一波长,与低频电磁波谐振从而收发低频通信电磁波信号。第三分支14的电气长度为高频电磁波四分之一波 长,与高频电磁波谐振从而收发高频通信电磁波信号。所述第二分支13的第一辐射部131、第五辐射部135与第一分支12之间围成一 第一调整槽161,第二分支13的第三辐射部133、第四辐射部134、第五辐射部135与接地 片15及第一辐射部131之间围合成一左端开口、右端与第一调整槽161连通的第二调整槽 162,第二分支13的第二辐射部132、第三辐射部133、第四辐射部134之间围合成一下端与 第二调整槽162连通的第三调整槽163。通过第一分支12连接与接地片15,第一调整槽161及第二调整槽162可使得第一 分支12与接地片15起到模拟电感的功效,以调节本技术多频天线1的输入阻抗,能使 该多频天线1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性阻抗匹配以减少回波损耗,第三调整槽163可对第 二分支13进行微调,从而提高本技术多频天线1对低频信号的收发性能和效率。多频天线1的连接部11上靠近第二端缘114处设有馈入点17,该馈入点17可与 计算机内部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馈入源连通,而用以传送无线信号。本技术多频天线1用于通信时,通过第一调整槽161增加第二分支13的电气 长度,该第二分支13收发低频电磁波时,通过接地片15的模拟电感作用,可调整低频带的 带宽,第二分支13与低频电磁波谐振而收发14GSM850及GSM900通信系统的电磁波信号。本技术多频天线1用于通信时,第三分支14的第六辐射部142与高频电磁波 谐振而收发DCS1800通信系统的电磁波信号,而当开槽144在第六辐射部142收发电磁波 信号时与第六辐射部142共振匹配,使得本技术多频天线1可收发电磁波信号的高频 频带范围增宽、增益值增加,从而可收发DCS1800、PCS1900及WCDMA2100通信系统的电磁波 信号。如上所述,本技术多频天线1的构造设置可降低制造成本;而且通过第一分 支12、第二分支13、第三分支14及接地片15的构造布置,可实现收发涵盖GSM850、GSM900、 DCS1800、PCS1900及WCDMA2100等通信系统的电磁波信号,从而满足电子设备需要多频带、 宽带带的电磁波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部、一第一分支、一第二分支、一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部、一第一分支、一第二分支、一第三分支及一接地片;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缘、第二侧缘以及相对的第一端缘与第二端缘,第一分支由连接部的第一侧缘下部横向延伸再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分支由连接部的第一侧缘上部横向凸伸形成,第二分支具有一横向设置的第一辐射部,该第一辐射部右端连接于连接部上,第一辐射部左端向上延伸再向左弯折横向延伸形成一第二辐射部,第二辐射部左端向下延伸再向右弯折横向延伸形成一第三辐射部,第三辐射部右端横向、纵向分别延伸形成一第四辐射部,第一辐射部左端下部凸伸有一第五辐射部;第三分支设于连接部上,第三分支具有一由连接部的第一端缘凸伸形成且与第一端缘呈一定角度的凸出部,凸出部上端横向左右延伸有一第六辐射部,连接部的第二侧缘凸伸有一与第二侧缘呈一定角度的调整部,该调整部延伸到第六辐射部右下端;接地片连接于第一分支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秘诗媛苏嘉宏施凯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