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臂架结构及具有该折叠式臂架结构的混凝土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094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臂架结构,该折叠式臂架结构包括液压源(6)、主管(31)、多个控制阀(4)、多条支管(32)、多个油缸(2)和多个节臂(1),其中,所述多个节臂(1)中的每相邻两个节臂相互铰接,所述多个控制阀(4)分别通过所述主管(31)与所述液压源(6)相连,并通过所述支管(32)分别与所述油缸(2)相连以控制所述油缸(2)伸缩,从而控制所述相邻两个节臂相互折叠或者展开,所述控制阀(4)安装在所述节臂(1)上。通过改变控制阀的位置来使油管的布置方式发生变化从而使油管的数目减少,布管方式变的更简洁。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臂架结构的混凝土泵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的,涉及折叠式臂架结构及具有该折叠式臂 架结构的混凝土泵车。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臂架通常分为折叠式和伸缩式两种,其中,折叠式臂架以其工作范围 广、作业空间大的特点被工程机械(如混凝土泵车、起重机、高空作业车等)广泛采用。目前,在折叠式臂架的设计中,油缸的控制阀均采用集中布置的控制阀组的设计 方式。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折叠式臂架结构的示意图,该传统的折叠式臂架结构包括控制 阀组4’、油管3’、多个油缸2’和多个节臂1’,其中,所述多个节臂1’中每相邻两个节臂相 互铰接,所述控制阀组4’由多个独立的控制阀集成,布置在远离油缸2’的位置并分别通过 所述油管3’与所述油缸2’相连。通过油管3’来控制油缸2’伸缩,实现节臂与节臂之间 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相邻两个节臂的折叠或者展开的功能。其中,每个油缸2’的油管都要经过前几节臂,这样就导致了油管3’的总长度过 长、臂架的负重过大。不仅如此,连接控制阀组4’与油缸2’的油管3’由于需要随臂架转 动而设计为软管与硬管交替连接的结构,依照如图1所示的传统的设计方式会造成连接软 管与硬管的接头过多,从而造成漏油的故障点增多。此外,在臂架运动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 软管和软管之间的缠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臂架结构,该臂架结构能够通过改变控制阀 的位置来使油管的布置方式发生变化,从而使油管的数目减少,布管方式变的更简洁。在此 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折叠式臂架结构的混凝土泵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臂架结构,该折叠式臂架结构包 括液压源、主管、多个控制阀、多条支管、多个油缸和多个节臂,其中,所述多个节臂中每相 邻两个节臂相互铰接,所述多个控制阀分别通过所述主管与所述液压源相连,并通过所述 各支管与所述油缸相连以控制所述油缸伸缩,从而控制所述相邻两个节臂相互折叠或者展 开,其中,所述控制阀安装在所述节臂上。另外,所述多个控制阀可以设置为并联连接到主管。优选地,所述油缸的缸筒与所述相邻两个节臂中的第一节臂铰接,活塞杆通过连 杆与所述相邻两个节臂中的第二节臂铰接,所述控制阀安装在所述第一节臂上。除此之外, 控制阀安装在所述第一节臂的前几个节臂中任意一节个臂上这种设计方式也是可行的。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控制阀在每个油缸附近的节臂上布置,与 传统的油缸控制阀组的布置结构相比,主管路的数量大大降低了,从而缩短了油管的总长 度,降低了臂架的负重和布管难度。此外,伴随着主管数量的锐减,软管与硬管之间的接头 数量也大大减少,这样就减少了管路漏油的故障点,使布置更合理可靠。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泵车,具有折叠式臂架结构。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传统的折叠式臂架结构的示意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折叠式臂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俯视放大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折叠式臂架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节臂11 第一节臂12 第二节臂 2,2’油缸21 缸筒 22:活塞杆 3’ 油管 31:主管 32:支管4控制阀 4’ 控制阀组5连杆6 液压源具体实施方式基于现有的折叠式臂架结构,本技术进行了优化设计,其核心在于控制阀与 节臂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从而使有关的油管的布置方式发生变化,达到使油管的数目 减少,布管方式变的更简洁的目的。不失一般性,下面以混凝土泵车为例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应当 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实 用新型。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折叠式臂架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图 2的局部俯视放大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折叠式臂架结构包括液压源6、主管31、多个控制阀4、 多条支管32、多个油缸2和多个节臂1,多个节臂1中每相邻两个节臂相互铰接,多个控制 阀4分别通过主管31与液压源6相连,并通过各支管32与油缸2相连以控制油缸2伸缩, 从而控制相邻两个节臂相互折叠或者展开,其中,控制阀4安装在节臂1上。由于控制阀4 在每个油缸附近的节臂1上布置,与图1中传统的油缸控制阀组4’的布置结构相比,主管 的数量由10条减少到2条,以45米泵车为例,传统的臂架结构油管的总长度加起来大概有 260米,而本技术油管的总长度缩短为100米。与此同时,油管中的主管31和支管32 皆由软管和硬管组成,伴随着油管长度的大幅度缩短,用来连接软管和硬管的接头数目也 随之大幅度减少,这样就减少了油管漏油的故障点,使整个结构更为可靠。优选地,控制阀4并联连接到主管,这样设置可以使控制阀4相互独立,分别控制 对应的油缸2。图3中,本技术中的所述油缸2的缸筒21与所述相邻两个节臂中的第一节臂 11铰接,所述油缸2的活塞杆22通过连杆5与所述相邻两个节臂中的第二节臂12铰接,所述控制阀4安装在所述第一节臂11上。相对于臂架而言,控制阀4的体积和重量都很小,因 此控制阀安装在节臂上并不会对臂架的运动造成影响。另外,相比传统的折叠式臂架结构 (图1)中将控制阀组4’布置在车身上(图中未示出)的方式,本技术的控制阀4更靠 近臂架,控制阀与臂架之间的油管长度大幅缩短,使得控制阀控制臂架的稳定性得到提升。作为选择,所述控制阀4也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节臂11的前几个节臂中任意一个 节臂上。也就是说,在本技术中,不仅限于控制阀依次安装在对应节臂这一种实施方 式,控制阀安装在非对应节臂上的安装方式也是包括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的。以图4 中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例,末节臂上的控制阀被安装在了末节臂的前一节臂上,这样, 末节臂的前一节臂上同时安装有2个控制阀。同样的,控制阀的位置也可以继续前移,直到 移至臂架的第一节臂上。这种安装方式的优点是,控制阀的位置可以更灵活的布置,通过将 后一节臂上的控制阀移至前一节臂的方式,缩短臂架伸展时控制阀与车身的距离,从而降 低控制阀对整个臂架的负担。以上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 述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在上述具体 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符合本技术应用目的的情形下,可以进行任 意组合以形成其它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进行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式臂架结构包括液压源(6)、主管(31)、 多个控制阀G)、多条支管(32)、多个油缸⑵和多个节臂(1),其中,所述多个节臂⑴中 的每相邻两个节臂相互铰接,所述多个控制阀(4)分别通过所述主管(31)与所述液压源 (6)相连,并通过所述支管(3 分别与所述油缸( 相连以控制所述油缸( 伸缩,从而控 制所述相邻两个节臂相互折叠或者展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4)安装在所述节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式臂架结构包括液压源(6)、主管(31)、多个控制阀(4)、多条支管(32)、多个油缸(2)和多个节臂(1),其中,所述多个节臂(1)中的每相邻两个节臂相互铰接,所述多个控制阀(4)分别通过所述主管(31)与所述液压源(6)相连,并通过所述支管(32)分别与所述油缸(2)相连以控制所述油缸(2)伸缩,从而控制所述相邻两个节臂相互折叠或者展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4)安装在所述节臂(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润录韩术亭谭碧峰旷永瑞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