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EL装置、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6363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EL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用于在得到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的同时,得到亮度不均等少的稳定的发光特性。本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100)在基底层上具有对设置有有机EL元件(20B)的发光层(26b)的第一膜形成区域、设置有有机EL元件(20G)的发光层(26g)的第二膜形成区域、和设置有有机EL元件(20R)的发光层(26r)的第三膜形成区域进行划分的隔壁部(19),隔壁部按照在平面上含有驱动电路部的方式划分第一膜形成区域,按照不含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划分第二膜形成区域和第三膜形成区域,相对于发光层(26b),发光层(26g)及发光层(26r)通过不同的成膜方法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EL装置、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 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上述有机EL装置,已知有一种如下所述的有机EL显示装置,其具有在基板 上形成的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第三像素电极;将这些像素电极分别分离的树脂 壁;在第一像素电极和对置电极之间形成的发红色光的第一有机发光层;在第二像素电极 和对置电极之间形成的发绿色光的第二有机发光层;和在第一有机发光层、第二有机发光 层、第三像素电极及树脂壁上形成的发蓝色光的第三有机发光层(专利文献1)。根据上述有机EL显示装置,提出了一种利用喷墨法形成红色的第一有机发光层 及绿色的第二有机发光层,并利用真空蒸镀法形成蓝色的第三有机发光层的方法。另外,还 提示了利用喷墨法以外的涂敷法形成蓝色的第三有机发光层,作为涂敷法,可以举出旋涂 法、浇注法、浸渍法、棒涂法、辊涂法等。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73532号公报但是,如果利用包含喷墨法的涂敷法,在具有凹凸的膜形成区域涂敷含有功能性 材料的液状体,形成由功能性材料构成的例如有机发光层,则存在难以确保恒定膜厚的课 题。有机发光层的膜厚的变动引起亮度不均。另外,在能够应用涂敷法的有机发光材料中,存在与红色、绿色相比,蓝色的发光 寿命短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可以作为以下的方式或 应用例来实现。本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的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包含基板的基底层上相 互邻接配置的可得到不同发光颜色的第一有机EL元件、第二有机EL元件以及第三有机EL 元件,上述基底层包含驱动上述第一有机EL元件的第一驱动电路部、驱动上述第二有机 EL元件的第二驱动电路部、和驱动上述第三有机EL元件的第三驱动电路部,在上述基底层 上具有隔壁部,所述隔壁部对设置有上述第一有机EL元件的第一发光层的第一膜形成区 域、设置有上述第二有机EL元件的第二发光层的第二膜形成区域、和设置有上述第三有机 EL元件的第三发光层的第三膜形成区域进行划分,上述隔壁部以在平面上包含上述第一驱 动电路部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一膜形成区域,以不含上述第二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 式划分上述第二膜形成区域,以不含上述第三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划分上述第 三膜形成区域,相对于上述第一发光层,上述第二发光层及上述第三发光层利用不同的成 膜方法形成。通过该构成,第二膜形成区域及第三膜形成区域,分别以不含第二驱动电路部和第三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被隔壁部划分。因此,与以包含第一驱动电路部的方 式被隔壁部划分的第一膜形成区域相比,容易确保基底层中表面的平坦性。与基底层的平 坦性水平相对应,通过相对于第一膜形成区域中的第一发光层的成膜方法,使第二膜形成 区域中的第二发光层的成膜方法及第三膜形成区域中的第三发光层的成膜方法不同,由此 可以抑制成膜后的膜厚不均。即,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所具备的发光层具有规定的膜厚的第 一 第三有机EL元件、且具有稳定的发光特性的有机EL装置。在上述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中,优选使用液状体喷出法形成可得到绿 色发光的上述第二发光层及可得到红色发光的上述第三发光层,按照覆盖上述第二发光层 及上述第三发光层的方式,使用蒸镀法形成可得到蓝色发光的上述第一发光层。 通过该构成,在包含第一驱动电路部的第一膜形成区域,使用难以受到基底层的 平坦性影响的蒸镀法,形成了可得到蓝色发光的第一发光层。而且,在与第一膜形成区域相 比基底层的平坦性得到确保的第二膜形成区域和第三膜形成区域,利用液状体喷出法形成 了可得到绿色发光的第二发光层和可得到红色发光的第三发光层。因此,能够以规定的膜 厚构成第一发光层至第三发光层,可以提供以稳定的亮度得到蓝、绿、红三种颜色的发光的 有机EL装置。在上述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一发光层具有空穴输送 性。通过该构成,在使用蒸镀法形成的第一发光层中,可以得到效率高的蓝色发光。在上述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一发光层具有空穴输送性 和电子输送性。通过该构成,在使用蒸镀法形成的第一发光层中,可以得到效率高的蓝色发光,并 且即便按照覆盖第二发光层和第三发光层的方式设置第一发光层,由于第一发光层除了具 有空穴输送性之外,还具有电子输送性,所以也不会妨碍对第二发光层及第三发光层注入 电荷,在第二发光层及第三发光层也可以得到稳定的发光。在上述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中,优选上述隔壁部按照与上述第二膜形 成区域及上述第三膜形成区域相比,平面面积大的方式,对上述第一膜形成区域进行划分。通过该构成,由于蓝色的发光材料存在发光寿命比绿色、红色短的倾向,所以如果 将形成蓝色的第一发光层的第一膜形成区域设定成平面面积比其他膜形成区域大,则能够 使不同发光颜色之间的发光寿命均衡,可以提供整体发光寿命更长的有机EL装置。其中,发光寿命是指在有机EL元件中流过规定的电流,使其间歇或连续发光,其 发光亮度达到规定值(例如初始值的一半左右)的通电时间。由于发光亮度依赖于流过发 光层的电流量和发光面积,所以如果发光面积大,则可以减小用于得到规定亮度的电流量。 另一方面,由于发光寿命依赖于流过发光层的电流量,所以电流量越少,发光寿命越长。在上述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中,优选上述隔壁部具有由无机材料构成 的第一隔壁部、和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第二隔壁部,上述第一膜形成区域仅由上述第二隔壁 部划分,上述第二膜形成区域及上述第三膜形成区域分别由设置在上述第一隔壁部上的上 述第二隔壁部划分。通过该构成,与由第一隔壁部和第二隔壁部所构成的所谓二层结构的隔壁部来划 分第一膜形成区域的情况相比,可以在不使第一 第三有机EL元件间的配置不同的情况下,容易地使被划分后的第一膜形成区域的平面面积大于第二膜形成区域、第三膜形成区 域。在上述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中,上述隔壁部具有由无机材料构成的第 一隔壁部、和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第二隔壁部,上述第一膜形成区域仅由上述第二隔壁部划 分,上述第二膜形成区域及上述第三膜形成区域中至少一个的实际发光区域被上述第一隔 壁部划分,上述第二隔壁部按照包含多个上述发光区域进行划分的方式,被设置在上述第一隔壁部上。根据该构成,与通过第二隔壁部个别地划分第二膜形成区域或第三膜形成区域的 情况相比,能够较宽地设定可得到相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层的形成范围。即,在使用液状体喷 出法形成第二发光层及第三发光层的情况下,可以在更宽的范围涂敷含有功能性材料的液 状体,容易在干燥后得到稳定的膜厚(膜的截面形状)。在上述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中,优选上述第一驱动电路部、上述第二 驱动电路部以及上述第三驱动电路部,分别至少包含薄膜晶体管、保持电容器和将它们连 接的布线,上述隔壁部按照至少不含上述薄膜晶体管的方式,分别划分上述第二膜形成区 域和上述第三膜形成区域。薄膜晶体管成为层叠有半导体层、与其连接的各种电极的结构,基底层中设置有 薄膜晶体管的部分,其表面容易产生阶差。根据该构成,以在平面上不含薄膜晶体管的方式 由隔壁部分别划分了第二膜形成区域和第三膜形成区域。因此,可以使第二膜形成区域和 第三膜形成区域中的基底层的表面成为平坦的状态。即,可以成为适合液状体喷出法的状 态。在上述应用例的有机EL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EL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在包含基板的基底层上相互邻接配置的可得到不同发光颜色的第一有机EL元件、第二有机EL元件以及第三有机EL元件,上述基底层包含:驱动上述第一有机EL元件的第一驱动电路部、驱动上述第二有机EL元件的第二驱动电路部、和驱动上述第三有机EL元件的第三驱动电路部,在上述基底层上具有隔壁部,所述隔壁部对设置有上述第一有机EL元件的第一发光层的第一膜形成区域、设置有上述第二有机EL元件的第二发光层的第二膜形成区域、和设置有上述第三有机EL元件的第三发光层的第三膜形成区域进行划分,上述隔壁部以在平面上包含上述第一驱动电路部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一膜形成区域,以不含上述第二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二膜形成区域,以不含上述第三驱动电路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划分上述第三膜形成区域,相对于上述第一发光层,上述第二发光层及上述第三发光层利用不同的成膜方法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昌宏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