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收处理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6255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收处理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的方法。以质量份数计,将40-130份乙醇钠或乙醇钾与100份制备氨基硅烷偶联剂所产生的废料混合;所述含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含有胺、胺盐及氨基硅烷偶联剂;然后通过常温或低温重结晶、过滤或常压或减压分馏,分别从所得产物中依次分离出氯化物、乙醇、胺和氨基硅烷偶联剂,所述氯化物为氯化钠或氯化钾。本发明专利技术从体系分离的乙醇和氯化钠或氯化钾、胺、氨基硅烷偶联剂可以回收利用。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和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同时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收利用在制备氨基硅烷偶联剂产生的 废料的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氨基硅烷偶联剂按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α -氨甲基硅烷和Y-氨丙基硅烷;前 者主要通过氯甲基三氯硅烷或氯甲基甲基二氯硅烷经醇解和胺解来制备,α -氨甲基硅烷 的制备的反应式如下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以质量份数计,将40-130份乙醇钠或乙醇钾与100份制备氨基硅烷偶联剂所产生 的废料混合;所述含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含有胺、胺盐及氨基硅烷偶联剂;(b)通过常温或低温重结晶、过滤或常压或减压分馏,分别从步骤(1)所得产物中依次 分离出氯化物、乙醇、胺和氨基硅烷偶联剂,所述氯化物为氯化钠或氯化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处理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分离出氯化物是通过常温常压过滤从步骤(1)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处理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分离出乙醇是通过常压蒸馏从步骤(1)所得产物中分离出77-80°C馏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处理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 据胺的熔点和沸点选择低温结晶后过滤或蒸馏分离出胺;对于熔点高于-20°C的胺采 用-20 20°C的低温重结晶分离;对于沸点高于100°C的胺采用减压蒸馏分离;对于沸点 低于100°C的胺采用常压蒸馏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处理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沸点高于100°c的胺包括二正丁胺、二仲丁胺、二戊胺、二苄胺、二烯丙胺、和异辛胺、叔辛 胺、正庚胺、苯乙胺、环戊胺、正己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或四乙烯五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处理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氨基硅烷偶联剂通过减压分馏分离。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质量份数计,将40-130份乙醇钠或乙醇钾与100份制备氨基硅烷偶联剂所产生的废料混合;所述含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含有胺、胺盐及氨基硅烷偶联剂;然后通过常温或低温重结晶、过滤或常压或减压分馏,分别从所得产物中依次分离出氯化物、乙醇、胺和氨基硅烷偶联剂,所述氯化物为氯化钠或氯化钾。本专利技术从体系分离的乙醇和氯化钠或氯化钾、胺、氨基硅烷偶联剂可以回收利用。本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和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同时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档编号C07C211/09GK102093404SQ20101053002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云鸿, 尹以高, 李光吉 申请人:华南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收处理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以质量份数计,将40-130份乙醇钠或乙醇钾与100份制备氨基硅烷偶联剂所产生的废料混合;所述含氨基硅烷制备中的废料含有胺、胺盐及氨基硅烷偶联剂;  (b)通过常温或低温重结晶、过滤或常压或减压分馏,分别从步骤(1)所得产物中依次分离出氯化物、乙醇、胺和氨基硅烷偶联剂,所述氯化物为氯化钠或氯化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以高李光吉刘云鸿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