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泵的泵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51414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柱塞泵的泵单元,包括吸油压油部分(1),该吸油压油部分(1)包括进油口(15)、出油口(12)、流道(11)、第一油腔(13)、第二油腔(14)、第一柱塞(31)和第二柱塞(32),所述第二柱塞(32)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14)的一侧,所述第一柱塞(31)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13)的一侧且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311),所述进油口(15)与所述第一油腔(13)连通,出油口(12)与所述环形凹槽(311)连通,所述第二油腔(14)通过所述流道(11)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油腔(13)或者所述环形凹槽(311)连通。通过设置两个柱塞相互配合实现吸油压油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柱塞泵的泵单元工作可靠,效率高,能够满足大流量供油需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泵,具体地,涉及一种柱塞泵的泵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润滑系统的柱塞泵使用广泛。通常地,在柱塞泵中用于供油的泵单元的工作原理为通过柱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来实现润滑油的吸油压油工作。在结构上,目前业界内采用的泵单元的吸油压油工作通常要借助于弹簧工作,容易出现弹簧失效的问题,造成柱塞泵的工作可靠性低,效率差,不能满足大流量的供油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可靠性较高,效率较好,能够满足大流量供油需要的柱塞泵的泵单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柱塞泵的泵单元,该泵单元包括吸油压油部分,所述吸油压油部分包括进油口、出油口、流道、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所述第二柱塞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的一侧,所述第一柱塞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的一侧且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所述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出油口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所述第二油腔通过所述流道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油腔或者所述环形凹槽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油腔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堵,所述第二油腔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堵。优选地,所述泵单元还包括出油部分,所述出油部分具有出油通道,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通道连通。优选地,所述吸油压油部分和所述出油部分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设置的两个柱塞相互配合实现吸油压油工作,并且全部工作不依靠任何弹簧元件,工作可靠较高,效率较好,能够满足大流量供油需要的柱塞泵的泵单元。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柱塞泵泵单元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油压油部分2出油部分11流道12出油口13第一油腔14第二油腔15 进油口21出油通道31第一柱塞32第二柱塞41第一封堵42第二封堵311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柱塞泵的泵单元,该泵单元包括吸油压油部分1,吸油压油部分1包括进油口 15、出油口 12、流道11、第一油腔13、第二油腔14、第一柱塞31和第二柱塞32,第二柱塞32可伸缩地设置在第二油腔14的一侧,第一柱塞31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13的一侧且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311,进油口 15与第一油腔 13连通,出油口 12与所环形凹槽311连通,第二油腔14通过流道11选择性地与第一油腔 13或者环形凹槽311连通。另外,为了实现油腔的密封,在第一油腔1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堵41,在第二油腔1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堵42。第一封堵和第二封堵的种类优选为具有密封效果的堵丝,以保证油腔的密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柱塞31和第二柱塞32的配合,实现吸油压油工作。 具体地,在吸油过程中,第一柱塞31向远离第一封堵41的方向移动从而在第一油腔13中形成真空,以使油脂从进油口 15进入第一油腔13,第一柱塞31继续移动直到打开流道11 时,第二柱塞32也向远离第二封堵42的方向移动,使第二油腔14内也形成真空,因为第二油腔14和第一油腔13通过流道11连通,因此使第一油腔13内的油脂进一步进入第二油腔14内,以达到吸油的作用。在压油过程中,第一柱塞31向第一封堵41方向移动,直到形成在第一柱塞31的环形凹槽311和流道11连通,此时第二柱塞32向第二封堵42方向移动,使第二油腔14内的油脂通过流道11和环形凹槽311流向出油口 12,因为出油口 12和环形凹槽311连通,实现油脂的压出。在上述吸油压油过程,只通过第一柱塞和第二柱塞的配合即可实现快速的吸油压油,不需要任何弹簧元件,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泵单元工作可靠性较高,效率较好,能够满足大流量的供油需求。此外,泵单元还包括出油部分2,该出油部分2具有出油通道21,出油口 12与所述出油通道21连通,从而实现油脂的进一步供出。为了方便拆卸,易于保养,吸油压油部分1和出油部分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柱塞和封堵的形状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柱塞泵的泵单元,该泵单元包括吸油压油部分(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压油部分(1)包括进油口(15)、出油口(12)、流道(11)、第一油腔(13)、第二油腔(14)、第一柱塞(31)和第二柱塞(32),所述第二柱塞(3 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14)的一侧, 所述第一柱塞(31)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1 的一侧且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 (311),所述进油口(15)与所述第一油腔(13)连通,出油口(12)与所述环形凹槽(311)连通,所述第二油腔(14)通过所述流道(11)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油腔(1 或者所述环形凹槽(31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1 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封堵(41),所述第二油腔(1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封堵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单元还包括出油部分O),所述出油部分O)具有出油通道(21),所述出油口(12)与所述出油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压油部分(1)和所述出油部分 (2)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专利摘要一种柱塞泵的泵单元,包括吸油压油部分(1),该吸油压油部分(1)包括进油口(15)、出油口(12)、流道(11)、第一油腔(13)、第二油腔(14)、第一柱塞(31)和第二柱塞(32),所述第二柱塞(32)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14)的一侧,所述第一柱塞(31)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13)的一侧且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311),所述进油口(15)与所述第一油腔(13)连通,出油口(12)与所述环形凹槽(311)连通,所述第二油腔(14)通过所述流道(11)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油腔(13)或者所述环形凹槽(311)连通。通过设置两个柱塞相互配合实现吸油压油工作,本技术的柱塞泵的泵单元工作可靠,效率高,能够满足大流量供油需要。文档编号F16N13/02GK201982941SQ20112009265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王东升, 王瑞平 申请人:北京中冶华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塞泵的泵单元,该泵单元包括吸油压油部分(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压油部分(1)包括进油口(15)、出油口(12)、流道(11)、第一油腔(13)、第二油腔(14)、第一柱塞(31)和第二柱塞(32),所述第二柱塞(32)可伸缩地过所述流道(11)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油腔(13)或者所述环形凹槽(311)连通。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14)的一侧,所述第一柱塞(31)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13)的一侧且外圆周上具有环形凹槽(311),所述进油口(15)与所述第一油腔(13)连通,出油口(12)与所述环形凹槽(311)连通,所述第二油腔(14)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升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华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