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塞泵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包括有后盖主体和配油盘,后盖主体上轴向制有同轴于所述配油盘中心的轴孔的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后盖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盖主体呈分体式结构的配油盘定位环,配油盘定位环上制有与所述配油盘的外圆相适配的定位槽,后盖主体和配油盘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用定位销定位的同时,通过设置配油盘定位环形成分体式后盖结构,大大方便了定位槽的加工;而且在维修过程中可以将配油盘定位环单独取下进行维修,即使定位槽损坏严重需要更加,只需要更换配油盘定位环即可,无需将整个后盖进行更换,大大节约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柱塞栗制造的
,尤其指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配油盘作为柱塞栗重要零件之一,它固定在柱塞栗的后盖上;目前,配油盘的固定多采用外圆定位,即在后盖上加工一凹槽,配油盘嵌置于该凹槽内,配油盘的外壁与凹槽的侧壁相紧贴而构成定位,配油盘的底面与凹槽的底面(配油盘的安装面)相紧贴。但是上述外圆定位结构对凹槽的加工要求极高,后盖在加工过程中配油盘安装面的平面度及粗糙度难保证,且售后维修时若配油盘定位外圆位置损坏或磕碰变形,则整个后盖需要报废,造成材料浪费,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维修成本低的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包括有后盖主体和配油盘,后盖主体上轴向制有同轴于所述配油盘中心的轴孔的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内设置有轴承,后盖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盖主体呈分体式结构的配油盘定位环,配油盘定位环上制有与所述配油盘的外圆相适配的定位槽,后盖主体和配油盘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后盖主体上开设有环形凹槽,配油盘定位环嵌置于该环形凹槽内。上述的配油盘定位环的中部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上述的配油盘定位环的下部制有倒角。 上述的后盖主体开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通过进油通道与配油盘相通,出油口通过出油通道与配油盘相通。上述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对称设置于所述后盖主体上。上述的后盖主体上开设有定位销孔。上述的轴承的表面低于所述后盖主体的表面。上述的轴承为滚针轴承。本技术的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通过定位销定位,并通过设置配油盘定位环形成分体式后盖结构,将主要起到定位作用的配油盘定位环从后盖中分离出来,大大方便了部件的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在维修过程中可以将配油盘定位环单独取下进行维修,即使定位槽损坏严重需要更换,只需要更换配油盘定位环即可,无需将整个后盖进行更换,大大节约了维修成本,克服了目前定位结构维修成本大的缺点。另外,配油盘定位环的中部形成有台阶部,该台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这样配油盘定位环安装入环形凹槽内时,台阶部陷入环形凹槽内,从而保证配油盘安装后能够与后盖相紧贴。采用滚针轴承,使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后盖主体和配油盘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后盖主体1、环形凹槽la、进油口11、进油通道11a、出油口 12、出油通道12a、定位销孔13、轴承安装孔14、配油盘2、配油盘定位环3、定位槽3a、台阶部3b、倒角31、定位销4、轴承5。图3中箭头方向表示配油盘定位环3的装入方向。如图1至图4所示,—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包括有后盖主体I和配油盘2,后盖主体I上轴向制有同轴于所述配油盘2中心的轴孔2a的轴承安装孔14,轴承安装孔14内设置有轴承5,后盖主体I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盖主体I呈分体式结构的配油盘定位环3,配油盘定位环3上制有与所述配油盘2的外圆相适配的定位槽3a,后盖主体I和配油盘2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4。实施例中,后盖主体I上开设有环形凹槽Ia,配油盘定位环3嵌置于该环形凹槽Ia内。实施例中,配油盘定位环3的中部形成有台阶部3b,该台阶部3b的高度低于所述环形凹槽Ia的深度。如此设计,使配油盘定位环3装入环形凹槽Ia内时,台阶部3b能够完全进入环形凹槽Ia内,避免了台阶部3b的凸起对配油盘2的装配产生影响;配油盘2装配完成后其表面与后盖主体I的表面相紧贴。实施例中,配油盘定位环3的下部制有倒角31。倒角31的设置不能使配油盘定位环3装入时能够更加方便,而且避免了配油盘定位环3下部存在尖角,避免尖角对零件表面造成划伤。实施例中,后盖主体I开设有进油口 11和出油口 12,进油口 11通过进油通道Ila与配油盘2相通,出油口 12通过出油通道12a与配油盘2相通。实施例中,进油口 11和出油口 12对称设置于所述后盖主体I上。实施例中,后盖主体I上开设有定位销孔13;定位销4置于定位销孔13内而起到定位作用。实施例中,轴承5的表面低于所述后盖主体I的表面。实施例中,轴承5为滚针轴承。同样的,如此设计能够保证轴承5的表面不会影响配油盘2的装配,保证了配油盘2装配完成后其表面与后盖主体I的表面相紧贴。采用滚针轴承,使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小,有利于设备的小型化。本技术的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在定位销4定位的同时,利用配油盘定位环3上的定位槽3a构成配油盘2的外圆定位,使配油盘2的定位更加方便。其通过设置配油盘定位环3而形成分体式后盖结构,配油盘定位环3与后盖主体I能够分别加工,方便了加工的进行,节约了加工成本。配油盘2装入配油盘定位环3的定位槽3a中,配油盘2的外壁与定位槽3a的侧壁相紧贴而构成配油盘2的外圆定位,随着配油盘2的装卸,定位槽3a是最易损坏的部位;采用分体式结构,在维修过程中可以将配油盘定位环3单独取下进行维修,即使定位槽3a损坏严重需要更换,只需要更换配油盘定位环3即可,无需将整个后盖进行更换,大大节约了维修成本。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包括有后盖主体(I)和配油盘(2),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盖主体(I)上轴向制有同轴于所述配油盘(2)中心的轴孔(2a)的轴承安装孔(14),所述的轴承安装孔(14)内设置有轴承(5),所述的后盖主体(I)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盖主体(I)呈分体式结构的配油盘定位环(3),所述的配油盘定位环(3)上制有与所述配油盘(2)的外圆相适配的定位槽(3a),所述的后盖主体(I)和配油盘(2)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盖主体(I)上开设有环形凹槽(Ia),所述的配油盘定位环(3)嵌置于该环形凹槽(Ia)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配油盘定位环(3)的中部形成有台阶部(3b),该台阶部(3b)的高度低于所述环形凹槽(Ia)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配油盘定位环(3)的下部制有倒角(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盖主体(I)开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所述的进油口(11)通过进油通道(Ila)与配油盘(2)相通,所述的出油口(12)通过出油通道(12a)与配油盘(2)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对称设置于所述后盖主体(I)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柱塞栗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盖主体(I)上开设有定位销孔(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塞泵后盖的配油盘定位结构,包括有后盖主体(1)和配油盘(2),其特征是:所述的后盖主体(1)上轴向制有同轴于所述配油盘(2)中心的轴孔(2a)的轴承安装孔(14),所述的轴承安装孔(14)内设置有轴承(5),所述的后盖主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后盖主体(1)呈分体式结构的配油盘定位环(3),所述的配油盘定位环(3)上制有与所述配油盘(2)的外圆相适配的定位槽(3a),所述的后盖主体(1)和配油盘(2)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改荣,王星,鱼冲浪,
申请(专利权)人:赛克思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