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21527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6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将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将配流盘非死点过渡区域内的减振油孔与上死点过渡区内的减振油孔通过上述油道连通,泵工作时,两减振油孔的高低压油能够相互连通。该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避免了过渡区柱塞内产生困油及压力冲击等现象,减小了泵的噪声与泄漏量,提高了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效率,达到了节能环保,绿色生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元件
具体涉及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
技术介绍
液压系统分为阀控系统与泵控系统,泵控系统以节能环保,结构简单且高效受到广泛关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是一种具有三个配流窗口和三个油口的新型液压轴向柱塞泵,它利用配流窗口的不对称性补充单出杆液压缸两腔的面积差引起的流量不对称性,能够直接控制单出杆液压缸,减小系统的节流损失,提高效率,降低因为油液泄漏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系统故障率,并且使动力系统与负载所需功率更好的匹配。然而,由于三油口轴向柱塞泵不对称性引起的噪声和振动,不利于该泵在工程中广泛使用,而配流盘的结构是影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噪声等级的重要因素。已公开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柱塞泵用配流盘(专利号:ZL200910272425.7)中设计了异形的减振槽,减小柱塞泵的气蚀、振动、噪声等现象,但是它只适用于以海水、淡水等介质的系统中;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柱塞泵配流盘结构(专利号:ZL201010239760.X)中设计的配流盘虽然能够消除油击现象,但是在吸油区与排油区分别增加了节流阀,使泵的结构变复杂,增加了泵损坏的几率和节流损失,严重降低柱塞泵工作效率;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基于压力平均的低噪声轴向柱塞泵(专利号:ZL201110089678.8)利用单项阀将配流盘上下死点阻尼孔相连接,并且设置储能装置,虽然减小了泵的压力冲击,但是却增加了泵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泵的工作效率且难于在工程中实现。专利号为ZL200610012476.2的“闭式电液控制系统”,其公开了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该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配流盘有三个配流窗口A、B和C。当配流盘的配流窗口B和配流窗口C为排油口时,柱塞通过它们之间的区域时,缸体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柱塞腔内的闭死容积骤减,就会产生一个大的困油体积变化,使腔内压力迅速升高,当柱塞通过该区域与配流窗口连通时,柱塞腔内的高压油会瞬间压入配流窗口C内,产生大的流量冲击;当配流窗口B和配流窗口C为吸油窗口时,柱塞通过它们之间的区域时,缸体转过一个很小的角度,柱塞腔内的闭死容积会骤增,形成真空,产生气穴,引发噪声。目前,为了解决三油口非死点过渡区域的困油现象,减小其噪声,在过渡区域设置三角形减振槽,使柱塞内油液预升压或者预泄压,但是此方法没有有效消除非死点过渡区域的压力冲击,泵的噪声依然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存在的没有有效消除非死点过渡区域的压力冲击和泵的噪声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该配流盘结构在减小压力冲击、降低噪声的同时,还能够减小泵的泄漏量、提高泵容积效率,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其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配流盘上设置三个配流窗口A、B和C,第一个配流窗口A设在配流盘圆周左侧,第二个配流窗口B和第三个配流窗口C设在配流盘圆周右侧,第一个配流窗口A和第二个配流窗口B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上死点过渡区域,第二个配流窗口B与第三个配流窗口C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非死点过渡区域;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的上死点过渡区域和非死点过渡区域内任意位置分别开设直径为0.2mm-0.6mm的减振油孔,并在配流盘两种材料的复合界面上开设直径与减振油孔相同的油道,将配流盘非死点过渡区域内的减振油孔与上死点过渡区域内的减振油孔通过上述油道连通。进一步,所述减振油孔是孔深为从与缸体接触的配流盘表面到两种材料复合界面的沉孔。本专利技术在专利“闭式电液控制系统”(专利号:ZL200610012476.2)的基础上对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进行改进,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配流盘三个配流窗口A、B和C之间设置过渡区域,即将配流窗口A和配流窗口B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上死点过渡区域,在配流窗口B与配流窗口C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非死点过渡区域,并在配流盘上死点过渡区域和非死点过渡区域内任意位置分别开设减振油孔,在配流盘内部设置油道将上死点过渡区域与非死点过渡区域连通,解决了非死点过渡区域的困油现象,减小了泵的流量泄漏,减小了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振动与噪声问题,提高了泵的能效。因此,与
技术介绍
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减小了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振动与噪声、提高了泵的能效和绿色环保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减振油孔和油道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其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配流盘上设置三个配流窗口A、B和C,第一个配流窗口A设在配流盘圆周左侧,第二个配流窗口B和第三个配流窗口C设在配流盘圆周右侧,第一个配流窗口A和第二个配流窗口B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上死点过渡区域,第二个配流窗口B与第三个配流窗口C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非死点过渡区域;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的上死点过渡区域和非死点过渡区域内任意位置分别开设直径为0.2mm-0.6mm的减振油孔a和b,所述减振油孔是孔深为从与缸体接触的配流盘表面到两种材料复合界面的沉孔;并在配流盘两种材料的复合界面上开设直径与减振油孔相同的油道L或者L’,将配流盘非死点过渡区域内的减振油孔a与上死点过渡区域内的减振油孔b通过油道L或者L’连通。上述油道L或者L’的开设方法可以是:(1)在配流盘两种材料的复合界面上埋一根钢管;(2)在配流盘两种材料界面分别铣槽,复合后形成油道;(3)在配流盘中心孔与轴相接触的端面铣槽。当配流窗口A为吸油窗口、配流窗口B和C为排油窗口时,液压缸伸出。用减振油孔a、b和油道L或者L’将配流盘非死点过渡区域与上死点过渡区相连后,当柱塞运动到配流窗口B和C之间的非死点过渡区域时,柱塞内的高压油就会从减振油孔b泄掉一部分到减振油孔a中,避免了此位置发生困油现象。同时在上死点过渡区域的柱塞补充了来自减振油孔b的高压油,使得柱塞腔压力升高,从而避免了过渡到配流窗口B时产生高压油倒灌的现象。当配流窗口A为排油窗口,配流窗口B和C为吸油窗口时,液压缸缩回。用减振油孔a、b和油道L或者L’将配流盘非死点过渡区域与上死点过渡区相连后,当柱塞运动到上死点过渡区域位置时,柱塞内的高压油会从减振油孔a中泄掉一部分到减振油孔b中,这样不仅减小了上死点过渡区域的柱塞腔内压力,避免在继续工作过程中,柱塞腔内的高压油冲击配流窗口B中的低压油而产生压力冲击,同时也避免了在配流窗口B和C之间的非死点过渡区域的柱塞腔内因为吸空而产生气穴,造成噪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配流盘上设置三个配流窗口A、B和C,第一个配流窗口A设在配流盘圆周左侧,第二个配流窗口B和第三个配流窗口C设在配流盘圆周右侧,第一个配流窗口A和第二个配流窗口B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上死点过渡区域,第二个配流窗口B与第三个配流窗口C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非死点过渡区域,其特征在于: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的上死点过渡区域和非死点过渡区域内任意位置分别开设直径为0.2mm‑0.6mm的减振油孔,并在配流盘两种材料的复合界面上开设直径与减振油孔相同的油道,将配流盘非死点过渡区域内的减振油孔与上死点过渡区域内的减振油孔通过上述油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结构,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的配流盘上设置三个配流窗口A、B和C,第一个配流窗口A设在配流盘圆周左侧,第二个配流窗口B和第三个配流窗口C设在配流盘圆周右侧,第一个配流窗口A和第二个配流窗口B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上死点过渡区域,第二个配流窗口B与第三个配流窗口C之间的过渡区域设为非死点过渡区域,其特征在于:在三油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的上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龙王君郝惠敏黄家海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