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夹套油热辊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876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夹套油热辊筒,它包括内管、输入轴、端盖、油管、外筒、内筒、导流板、内环板、接管和支承轴。所述输入轴为空心结构,内管插进其中并与内端密封连接形成双通道结构,输入轴与内筒之间由4~6根径向安装且密封连接的油管沟通形成介质回流通道。支承轴内端设有轴向盲孔,内筒与轴向盲孔之间由4~6根径向安装且密封连接的油管沟通形成介质进入夹套的通道。所述导流板内置在夹套内,呈轴向螺旋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套内置的螺旋式导流板引导介质流动,换热均匀、效率高,使辊筒表面温度误差小于15℃,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各种规格辊筒配套。(*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整机配用的辊筒,具体地讲,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效率高的螺旋式夹套油热辊筒
技术介绍
油热辊筒是印整机中直接与布料接触的热交换装置,其换热结构决定了换热效率。传统的油热辊筒是圆柱状容器,换热介质从一端注入后再从另一端排出,内置介质通过外壁对外热置换。此换热结构十分简单,能够实现有效热置换。中国专利号200420080372. 1 公开了一种夹套式辊筒,该技术采用夹套结构,有效减少辊筒内容积,加快了介质的替换速度,减少了热能损失,提高换热效率。但是,现有技术仍存在一些结构卸陷,即换热介质从一端注入后再从另一端排出,介质的流淌长度与热能递减成正比,其结果是介质注入端的换热效率高于排出端,形成辊筒表面有温差,通常温差在30°C左右。辊筒表面温差过大,必然影响所传输布料烘干或降温处理质量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换热结构简单、内存介质量少,介质替换快,换热效率高,而且表面温差小的螺旋式夹套油热辊筒。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螺旋式夹套油热辊筒,它包括内管、输入轴、端盖、油管、外筒、内筒、导流板、内环板、接管和支承轴。所述输入轴为空心轴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式夹套油热辊筒,它包括内管(1)、输入轴(2)、端盖(3)、油管(4)、外筒(5)、内筒(6)、导流板(7)、内环板(8)、接管(9)和支承轴(10);所述输入轴(2)为空心轴结构,支承轴(10)为实心轴结构,接管(9)两端分别同轴固定连接输入轴(2)和支承轴(10);所述端盖(3)为花盘状,输入轴(2)和支承轴(10)分别与端盖(3)密封连接,端盖(3)设有轴向泄油孔(3.1)沟通夹套;所述内筒(6)和外筒(5)均为圆柱形薄壁筒,相套合后两端与端盖(3)密封连接形成夹套结构,内筒(6)中段内壁轴向相间固定连接内环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内置在夹套内,呈轴向螺旋状;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如琴袁恒凤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科世茂京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