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靠背和设置有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513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座椅靠背,其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和附接于座椅靠背框架的支撑构件,座椅靠背框架设置有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和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将该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的上端部分连接在一起的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支撑构件设置有覆盖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的下脖颈支承部分和布置成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更向前的肩部支承部分。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作用于乘员时,乘员的肩部区域压靠肩部支承部分,从而抑制乘员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座椅靠背和设置有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就用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而言,已知的座椅靠背设置有座椅靠背框架和板体, 该板体附接于座椅靠背框架以便支撑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背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 2009-101137)。JP-A No. 2009-101137中描述的板体形成有沿着座椅靠背高度的方向延伸的开口。该开口形成在对应于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胸椎的位置。该开口使得当乘员背部压靠板体时作用在乘员胸椎上的反作用力减小,由此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度。然而,对于JP-A No. 2009-101137中所述的座椅靠背,当例如存在由其它车辆造成的来自车辆尾部的碰撞或类似情况(尾部冲击)时,以及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因惯性而作用于乘员时,乘员的下脖颈区域(颈椎)压靠在座椅靠背的设置在板体上方的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上。由于通常此处的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由诸如管状体或类似物的钢管构造而成,因此作用在乘员下脖颈区域上的反作用力集中,从而增大对下脖颈区域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情况做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减小对下脖颈区域的损伤的车辆座椅靠背和设置有这种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座椅靠背框架包括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和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并且沿座椅高度方向延伸,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将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的上端部分连接在一起,并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能够附接头枕;附接于座椅靠背框架的支撑构件;以及肩部支承部分,肩部支承部分设于支撑构件、布置成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更向前,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作用于乘员时,肩部支承部分支撑乘员的肩部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尾部冲击过程中,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作用于乘员时,乘员压靠支撑构件。此处支撑构件设置有肩部支承部分,该肩部支承部分布置成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更向前。因此在乘员的下脖颈区域等压靠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之前,乘员的肩部区域先压靠在肩部支承部分上。由此抑制乘员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运动,从而减小了来自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的对乘员下脖颈区域的压力。所以减小了对乘员下脖颈区域的损伤。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是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还包括 下脖颈支承部分,下脖颈支承部分设于支撑构件、布置成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更向前并且比肩部支承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更向后,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作用于乘员时,用于支撑乘员的下脖颈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尾部冲击过程中,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作用于乘员时,乘员的肩部区域压靠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肩部支承部分,从而抑制了乘员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的运动。继而,当乘员的下脖颈区域进一步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运动时,下脖颈区域压靠布置成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更向前的下脖颈支承部分。因而,例如,下脖颈支承部分与乘员的下脖颈区域面接触,并且由于增大了与乘员的下脖颈区域的接触面积,因而作用于乘员的载荷被分散并自下脖颈区域传递至下脖颈支承部分,从而减小了表面压力。作为反作用力作用在乘员下脖颈区域上的压力(以下称为“反作用压力”)由此减小。所以减小了对乘员下脖颈区域的损伤。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座椅靠背框架包括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和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并且沿座椅高度方向延伸,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将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的上端部分连接在一起,并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能够附接头枕;附接于座椅靠背框架的支撑构件;以及下脖颈支承部分,下脖颈支承部分设于支撑构件、布置成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更向前,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作用于乘员时,下脖颈支承部分支撑乘员的下脖颈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在尾部冲击过程中,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作用于乘员时,乘员的下脖颈区域压靠布置成比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更向前的下脖颈支承部分。因而,例如,下脖颈支承部分与乘员的下脖颈区域面接触,并且由于增大了与乘员的下脖颈区域的接触面积,因而作用于乘员的载荷被分散并自下脖颈区域传递至下脖颈支承部分,从而减小了表面压力。作用在乘员下脖颈区域上的压力由此减小。所以减小了对乘员下脖颈区域的损伤。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其中,下脖颈支承部分弯曲以便形成当从侧面观察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指向前的凸形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下脖颈支承部分弯曲以便形成当从侧面观察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指向前的凸形形状。因此,可在乘员的下脖颈区域压靠下脖颈支承部分时抑制反作用压力集中在乘员颈椎的特定位置上。所以减小了对乘员下脖颈区域的损伤。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至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其中,在下脖颈支承部分与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之间设置有吸振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当乘员下脖颈区域压靠下脖颈支承部分时,作用于该下脖颈支承部分上的压力(冲击力)被设置在下脖颈支承部分与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之间的吸振材料吸收。相应地,由于作用在乘员下脖颈区域上的反作用压力减小,所以也减小了对乘员下脖颈区域的损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其中,腰部支承部分设于支撑构件并且弯曲以便形成当从侧面观察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指向前的凸形形状,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作用于乘员时用于支撑乘员的腰部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在尾部冲击过程中,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作用于乘员时,乘员的腰部区域压靠腰部支承部分。此处腰部支承部分弯曲以便形成当从侧面观察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指向前的凸形形状。因此,抑制了反作用压力集中在乘员腰椎的特定位置上,由此减小了对乘员腰部区域的损伤。进一步地, 由于乘员的腰部区域被腰部支承部分保持(约束),且腰椎处于弯曲状态,因此抑制了腰椎形状的变形。通常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腰椎是弯曲的,并且当曲率半径变化时,腰椎形状变形,头部的位置也会变化。特别地,当腰椎的曲率半径增大时,腰椎的形状变成直线,乘员的头部相对于头枕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向上移动较大的量。当乘员的头部位置如此移位时, 乘员的头部压靠头枕的时间与乘员的下脖颈区域压靠下脖颈支承部分的时间之间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乘员的头部绕作为枢转点的下脖颈区域在前后方向上摇摆。相比之下,在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乘员的腰椎由腰部支承部分保持(约束),且腰椎处于弯曲状态下,因此抑制了腰椎形状的变形。继而,通过调整头枕与下脖颈支承部分的相对位置,使得乘员的头部压靠头枕的时间与乘员的下脖颈区域压靠下脖颈支承部分的时间之间的任何偏差很小,抑制了乘员的头部以下脖颈区域作为枢转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摇摆。特别地,通过调整头枕与下脖颈支承部分的相对位置,使得乘员的头部和下脖颈区域同时地压靠在头枕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靠背,包括:座椅靠背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所述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并且沿座椅高度方向延伸;以及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所述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沿着所述座椅宽度方向将所述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的上端部分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能够附接头枕;附接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支撑构件;以及肩部支承部分,所述肩部支承部分设于所述支撑构件、布置成比所述座椅靠背上框架部分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更向前,当特定值或更大的载荷在所述座椅前后方向上向后作用于乘员时,所述肩部支承部分支撑所述乘员的肩部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博仪长谷川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