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频移反馈轮廓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42714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频移反馈轮廓测量装置,激光器出射光束经透镜汇聚后形成近似平行光,再由分光镜分成两束光,其中一束光由准直透镜汇聚后透过放置在焦点位置的小孔照在光电探测器上,另一束光经过声光移频器后再由透镜汇聚到测量样品表面。若样品正好处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反射光将原路返回,耦合到激光腔内,从而调制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变化。功率变化由光电探测器接收,并送入锁相放大器,同时将声光移频器的驱动信号作为参考信号送入锁相放大器,锁相放大器将测量信号输入电脑完成数据处理和三维轮廓重建。装置在共聚焦层析成像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频移反馈系统,极大地增强了系统对反馈光的灵敏度,使得极弱反馈背景下的目标轮廓测量成为可能,使此装置使用范围更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激光频移反馈轮廓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轮廓测量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模具生产以及目标探测等领域,成为了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为此,各种类型的轮廓测量仪陆续诞生,从测量原理来看,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轮廓测量。其中非接触式轮廓测量又以光学轮廓测量为主。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轮廓测量仪,它以激光器为显微镜系统的场光源,并且在结构上采用双针孔的共聚焦结构,使得物与像成共轭分布。只有焦点处的反射光才能通过针孔,为光电探测器所接收,焦点以外的反射光无法通过针孔,这样就很好地抑制了焦点以外的反射光、散射光的影响。通过对测量样品在平行于焦平面的测量平面内的二维扫描,就可以获得层面上的轮廓信息,再完成沿光轴方向不同深度的扫描,就可以获得测量物体的三维轮廓。本技术是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显微镜对反射光的采集灵敏度,使此装置实用范围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测量重点在反射光的捕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频移反馈轮廓测量装置,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了激光频移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频移反馈轮廓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器、3个准直透镜、分光镜、针孔、光电探测器、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相放大器、声光移频器以及其射频驱动,激光器出射的发散光束经过第一准直透镜后,平行光经过分光镜分成两束互相垂直的光,其中一束光沿原方向通过声光移频器后经过第三准直透镜汇聚到测量样品的表面,另一束垂直光经过第二准直透镜后汇聚于焦点位置的针孔,光电探测器接收焦点的光,将光强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再送入锁相放大器,射频驱动为声光移频器提供射频驱动,同时采集声光移频器的差频信号送入锁相放大器,锁相放大器将测量信号送入计算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进中马军山周小勇孙晶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