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锦文专利>正文

一种按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394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装置,包括有:一控制单元,至少包括一控制电路;一电力单元,用于提供按摩装置的电力能源;一按摩本体;按摩本体包括复数个沿着一特定路径作间隔排列的基准点,及位于上述各基准点二侧的复数按摩单元,各按摩单元为电性连接于上述控制单元与电力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从根本上满足按摩装置普遍性、多功能、低成本与简便性的需求;在身体内外任一部位有按摩需要时,就可以在身体表面选择比较方便的对应按摩点进行按摩,以满足不同的按摩需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尤指一种可实施为局部或全身 的,坐式、卧式或坐卧两用式或手提式的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大家都忙于汲汲营生,运动时间远远不够, 因此必须依赖一些运动器材来补充活动的不足,以舒緩身体紧张和强 健身体机能,按摩装置就是主要的一种。已知的按摩型态,其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揉捏特定肌肉消除 紧张;(二)刺激经络穴位等特定部位强化身体机能。方式(一)是以 达到舒緩身体紧张的目的为主;方式(二)虽可同时具备强健身体机 能与舒緩身体紧张的两种功效,但很难针对强健身体机能或舒緩身体 紧张的不同需求而提供不同的按摩作用。因此,已知的按摩装置难以 同时或分开提供强健身体机能与舒緩身体紧张的两种功能,让使用者 在不同的时候依据不同的按摩需要来选择。另外,方式(一)的效果多半只限于肌肉部位,无法到达揉捏不 到的部位,更难及于内脏;而方式(二)因经络穴位分布复杂,必须 精确定位, 一种装置可触及的部位有限。因此,已知的按摩装置的作 用都是相当局部性的。对使用者来说,多功能(同时提供强健身体机能与舒緩身体紧张 的两种功能选择)且比较具有普遍性(相对于上述局部性作用)的新 种按摩装置,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当然,以现有技术,要整合出此新 种按摩装置并非不可能,只是其成本可能太高,才喿作方式可能太过复 杂,恐怕都无法令人接受。因此,需要发展的乃是一种低成本且操作 简便与现有按摩装置相近的新种按摩装置。经过专利技术人的深入分析,发现已知按摩装置无法兼具上述普遍 性、多功能、低成本与简便性需求的原因,乃是彼等所依 据的按摩原理都无法满足此需求。所以,本案的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新 的按摩装置,以从根本上满足普遍性、多功能、低成本与简 便性需求。专利技术人参考中医的一个新的分支学^~ 全息医学以及在世界 已广为应用的整脊理论,综合归纳成一套按摩原理,作为神经按 摩方法的基础,以下筒述之。按摩装置的运用,以在脊背上的按摩,最精致。因为脊推是神经 集中经过的地方,而在脊背上的按摩主要就是在脊推上刺激神经运 作。同理,按摩身体其它部位的神经也可以达到刺激神经运作的效果, 只是不像脊背那样重要和集中而已。此处就以脊推为主来说明,再应用到身体其它部位。本技术在身体内外任一部位有按摩需要时,就可以在身体表 面选择比较方便的对应按摩点进行按摩,以满足按摩需要,差别最多 只在于效果的强弱与所需时间的长短略有不同而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遍性、多功能、低成本、 与简便性并且在不同时候依据不同需要进行按摩的按摩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按摩装置, 包括有 一控制单元,至少包括一控制电路; 一电力单元,用于提供 按摩装置的电力能源; 一按摩本体,按摩本体包括复数个沿着一特定 路径作间隔排列的基准点,及位于上述各基准点二侧的复数按摩单 元,各按摩单元为电性连接于上述控制单元与电力单元。上述同一基准点二侧的按摩单元以基准点为中心,呈具有八字型 的移动路径。上述按摩装置的特定路径为一直线。上述按摩单元沿着一假想按摩面移行,按摩单元随着按摩面的曲 线作不同高低的起伏。上述按摩装置藉由控制电路的指令,使各按摩单元在其移动路径作往复移动。上述按摩装置的所有按摩单元起始动作时间为随机数型态。上述按摩装置的所有按摩单元为同步动作,依基准点位置而依序 动作或依基准点位置而定点动作。上述所有按摩单元为等速移动,或所有按摩单元亦视不同需求, 设为非等速移动,其中远离基准点方向的移动速度较慢,且贴附着假 想按摩面;接近基准点方向的移动速度较快,且贴附假想按摩面。上述按摩装置为局部或全身的按摩装置。上述按摩装置为坐式、卧式或坐卧两用式或手提式的按摩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从根本上满足按摩装置具有普遍性、多功能、低成本与 简便性的需求。当身体内外任一部位有按摩需要时,就可以在身体表面选择比较 方便的对应按摩点进行按摩,以满足不同的按摩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2为本技术按摩本体的上视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4为本技术搮:作示意图5a、 5b为本技术实施于人体枕骨与颈部间的对应位置示 意图;体背部脊推的对应位置示意图; 图7a、 7b为本技术实施于人体腰推荐推间的对应位置示意图8a、 8b为本技术实施于人体腿部后侧的对应位置示意图; 图9a、 9b为本技术实施于人体脚掌的对应位置示意图; 图10a、 10b为本技术实施于手臂内侧(包括手心部份)的 对应位置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U)控制单元 (11)(2)电力单元 (3)(31)基准点 (32)(P)特定路径 (R)(F)按摩面(Al ) ( A2 ) ( A3 )基准点 (A4 ) ( A5 ) ( A6 )基准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2、 3所示,本技术按摩装置,包括控制单元(l), 电力单元(2)及按摩本体(3),其中控制单元(1 ),其至少包括一控制电路(11 ),控制电路(11) 用于控制按摩装置的路径动作。电力单元(2),连接上述控制电路(11),电力单元(2)用于提 供按摩装置的电力能源。按摩本体(3 )包括复数个沿着一特定路径(P )作间隔排列的基 准点(31),特定路径(P)为一直线,路径线路可视所按摩身体的部 位作适当调整;以及位于上述各基准点二侧的复数按摩单元(32), 各按摩单元(32 )为电性连接于上述控制电路(11)与电力单元(2 ); 另外,同一基准点(31) 二侧的按摩单元(32 )以基准点(31)为中 心渐向外扩张辐射,呈具有八字型的移动路径(R )。且各按摩单元(32 ) 沿着一假想按摩面(F)移行,按摩单元(32)随着按摩面(F)的曲 线作不同高低起伏。按摩单元(32 )行进方向和对人体的施力方向有 一致性,以达到特定4安摩效果。如图4所示,其中按摩单元(32)作动时,为往复行进方向,如 图中箭头方向所示或反向均可,其行进中按摩单元(32)会对人体施 行按摩。本技术按摩装置藉由控制电路(11)的指令,使各按摩单元 (32 )在其移动路径作往复移动。所有按摩单元(32 )的起始动作时 间为随机数型态,可随时视需要而操作。所有按摩单元(32)为同步 动作,亦视不同需求,依基准点(31)位置而依序动作或依基准点位 置而定点动作。路体元径电本单路制摩舉动&工、安、安多所有按摩单元(32)设为等速移动,亦视不同需求,设为非等速 移动,其中远离基准点(31)方向的移动速度较慢,且贴附着假想按 摩面(F);接近基准点(31)方向的移动速度较快,且脱离假想按摩 面(F)。按摩路径由起点行进到终点之后,如果需要重复原来的按摩路径 和方向,则按摩装置必须离开人体,由终点移回起点后,再接触人体, 重复原来的按摩。按摩装置由终点移回起点的过程中,不可对人体有 施力的作用,以免错乱了方向,抵消了按摩效果。当另行选择不同的按摩路径或方向时,按摩装置必须离开人体, 移到新的起点后,再接触人体,进行新选择的按摩。按摩装置在移往 新起点的过程中,不可对人体有施力的作用,以免混淆了按摩目的。本技术按摩装置可实施为局部或全身的,坐式、卧式或坐卧 两用式或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控制单元,至少包括一控制电路; 一电力单元,用于提供按摩装置的电力能源; 一按摩本体,按摩本体包括复数个沿着一特定路径作间隔排列的基准点,及位于上述各基准点二侧的复数按摩单元,各按摩单元 为电性连接于上述控制单元与电力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控制单元,至少包括一控制电路;一电力单元,用于提供按摩装置的电力能源;一按摩本体,按摩本体包括复数个沿着一特定路径作间隔排列的基准点,及位于上述各基准点二侧的复数按摩单元,各按摩单元为电性连接于上述控制单元与电力单元。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基准 点二侧的按摩单元以基准点为中心,呈具有八字型的移动路径。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 定路径为一直线。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 按摩单元沿着一4艮想按摩面移行,按摩单元随着按摩面的曲线作不同 高低的起伏。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藉 由控制电路的指令,使各按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锦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