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923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组合件,该旋转组合件能够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该旋转组合件包括构成车体侧的车体侧结构架(21)、构成座椅(15)侧的座椅侧结构架(22)以及支撑车体侧结构架(21)和座椅侧结构架(22)自由旋转的旋转轴部(23)。旋转轴部(23)的安装点向车辆外侧OTR偏移。车体侧结构架(21)和座椅侧结构架(22)由通过同一压模压制成型的平板状的共有构件(41)构成,同时,该共有构件(41)上设置有实现作为车体侧结构架(21)的必要功能的结构以及实现作为座椅侧结构架(22)的必要功能的结构。共有构件(41)的一面(51)作为下面构成车体侧结构架(21),共有构件(41)的一面(51)作为上面构成座椅侧结构架(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撑用于车辆的座椅自由旋转的旋转组合件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车辆中设置有方便上下车的旋转座椅,并且通过旋转组合件支撑构成该旋转座椅的座椅。该旋转组合件由固定在车辆侧的固定侧架和由该固定侧架自由旋转地支撑的旋转侧架构成。所述固定侧架和所述旋转侧架由架结构构件形成以降低成本。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特开2005-2196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这种以往使用的旋转组合件中,所述架结构构件由铸件形成,由于需要在该架结构构件上加工轴以及用于轴承的外壳或者轴承内环和外环,因此该架结构构件往往会变厚。因此,由于由该架结构构件构成的旋转组合件变厚,因而需要设置该旋转组合件的空间。另外,由于架结构构件厚且重量大,因此架结构构件在作为所述固定侧架或所述旋转侧架使用时,存在不得不去除架结构构件不需要的部分,增加加工成本的问题。鉴于上述以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的旋转组合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的旋转组合件中,该旋转组合件用于旋转座椅,该旋转组合件包括构成车体侧的车体侧结构架、构成座椅侧的座椅侧结构架以及支撑所述车体侧结构架和所述座椅侧结构架自由旋转的旋转轴部,该旋转轴部的安装点设置在从座椅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向车辆外侧偏移的位置上,其中,所述车体侧结构架和所述座椅侧结构架由通过同一压模压制成型的平板状的共有构件构成,并且该共有构件上设置有实现作为所述车体侧结构架的必要功能的结构以及实现作为所述座椅侧结构架的必要功能的结构,同时,所述共有构件的一面作为下面构成所述车体侧结构架,所述共有构件的一面作为上面构成所述座椅侧结构架。也就是说,所述车体侧结构架和所述座椅侧结构架由通过同一压模压制成型的平板状的共有构件构成,该共有构件上设置有实现作为所述车体侧结构架的必要功能的结构以及实现作为所述座椅侧结构架的必要功能的结构。因此,可以在构成车体侧的车体侧结构架和构成座椅侧的座椅侧结构架中实现结构零件的共有化。此时,所述车体侧结构架和所述座椅侧结构架通过旋转轴部自由旋转地支撑。因此,在构成所述车体侧结构架和所述座椅侧结构架的所述共有构件上不需要形成构成旋转轴的轴和轴承。因此,所述车体侧结构架和所述座椅侧结构架的所述共有构件可以形成为平板状,与以往架结构构架必须由铸件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薄壁化和轻量化。并且,在所述共有构件形成为构成下部侧的所述车体侧结构架时,以所述共有构件的所述一面作为下面以构成所述车体侧结构架。另一方面,在所述共有构件形成为构成上部侧的所述座椅侧结构架时,以所述共有构件的一面作为上面构成所述座椅侧结构架。因此,在所述共有构件的一面上设置安装点的情况下,在该共有构件形成为所述车体侧结构架时,设置有安装点的所述一面朝向车体侧。另外,在所述共有构件形成为所述座椅侧结构架时,设置有安装点的所述一面朝向座椅侧。另外,在权利要求2的旋转组合件中,所述共有构件形成为关于中心轴在前后方向上对称的形状,所述中心轴通过所述旋转中心横截所述共有构件。也就是说,所述共有构件形成为关于所述中心轴在前后方向上对称的形状,所述旋转组合件在左侧座位中使用时,可以将设置在该共有构件上的旋转轴部的安装点配置在左侧,所述旋转组合件在右侧座位中使用时,可以将设置在该共有构件上的旋转轴部的安装点配置在右侧。通过这种方式,所述旋转组合件在左侧座位使用时以及在右侧座位使用时,该共有构件可以通用。根据上述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1的旋转组合件,不需要在构成车体侧结构架和座椅侧结构架的共有构件上形成用于构成旋转轴的轴和轴承等,并且该共有构件能够形成为平板状。因此,与以往必须由铸件形成共有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薄壁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旋转组合件构成的小型化,减小所述旋转组合件设置所需空间的高度。另外,由于能够实现所述旋转组合件的薄壁化和窄幅化,因此还能够适应于装配车辆的车体地板形状和座椅形状的多样化,扩大可以装配的车辆的范围。进一步,由于所述共有构件通过同一压模压制成型为平板状,因此能够降低投入和零件费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轻量化,能够提高装配在车辆上的便利性。并且,与以往中共有构件在结构上因壁厚而导致重量增加,以及在作为车体侧结构架或座椅侧结构架使用时必须去除不需要的部分相比,本专利技术不需要进行去除加工,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另外,与以往通过去除加工来区分作为车体侧结构架和座椅侧结构架使用的情况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材料的浪费,同时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且,在所述共有构件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点的情况下,在所述共有构件形成所述车体侧结构架时,能够使设置有安装点的所述一面朝向车体侧。另外,在所述共有构件形成所述座椅侧结构架时,能够使设置有安装点的所述一面朝向座椅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安装面与安装对象相对。另外,用于加固的加强筋形成为向所述一面侧突出的形式时,所述车体侧结构架的加强筋能够向下方突出,另一方面,所述座椅侧结构架的加强筋能够向上方突出。通过这种方式,在旋转时,能够防止加强筋之间发生干扰。另外,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组合件中,所述共有构件形成为关于所述中心轴在前后方向上对称的形状,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以下操作所述旋转组合件在左侧座位上使用时,可以将设置在该共有构件上的旋转轴部的安装点配置在左侧,所述旋转组合件在右侧座位上使用时,可以将设置在该共有构件上的旋转轴部的安装点配置在右侧。通过这种方式,所述旋转组合件在左侧座位中使用时以及在右侧座位中使用时, 该共有构件可以通用,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表示同一种实施方式的共有构件的图;图3为表示同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转组合件的图,(a)为旋转前的图,(b)为旋转后的图;图4为表示同一种实施方式的旋转组合件的使用方式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 旋转组合件2 旋转座椅11 车体地板15 座椅21 车体侧结构架22 座椅侧结构架23 旋转轴部41 共有构件42 旋转中心轴51 一面72 旋转轴中心81 内环安装孔82 外环安装孔91 滑块安装孔101 座椅脚安装孔103 上部挡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组合件1的使用状态的图,图中示出了设置在车辆上的旋转座椅2。此外,在图1中示出了将所述旋转组合件1应用在副驾驶座椅上的示例。该旋转座椅2包括固定在车体地板11上的脚部12、12,固定在该脚部12、12上的滑轨13,通过滑块自由滑动地支撑于该滑轨13的所述旋转组合件1,由该旋转组合件1可旋转地支撑的座椅腿14以及由该座椅腿14支撑的座椅15。通过这种方式,所述座椅15以相对于所述车体地板1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能够滑动的方式形成。另外,在所述滑动位置上,所述座椅15以在朝向车辆前方FR的朝前状态和朝向上下车出入口侧的车辆外侧OTR的横向状态之间能够转动的方式形成。所述旋转组合件1包括构成作为车体侧的所述车体地板11侧的车体侧结构架21、 构成所述座椅15侧的座椅侧结构架22以及支撑所述车体侧结构架21和所述座椅侧结构架22自由旋转的旋转轴部23。该旋转轴部23包括圆环状的内环31和设置在该内环31的外周部的圆环状的外环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组合件,该旋转组合件用于旋转座椅,该旋转组合件包括构成车体侧的车体侧结构架、构成座椅侧的座椅侧结构架以及支撑所述车体侧结构架和所述座椅侧结构架自由旋转的旋转轴部,该旋转轴部的安装点设置在从座椅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向车辆外侧偏移的位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结构架和所述座椅侧结构架由通过同一压模压制成型的平板状的共有构件构成,并且该共有构件上设置有实现作为所述车体侧结构架的必要功能的结构以及实现作为所述座椅侧结构架的必要功能的结构,同时,所述共有构件的一面作为下面构成所述车体侧结构架,所述共有构件的一面作为上面构成所述座椅侧结构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井秀行端山惠介长尾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奥泰科日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