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层叠薄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416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抗静电性能的速效性和稳定性优异、对于合成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均具有稳定的粘接性和剥离性的抗静电层叠薄片。该层叠薄片特征在于层叠有支撑体和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所述支撑体包含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且被加工成薄片状,所述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形成在支撑体的一个面上且包含至少一种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叠薄片至少含有单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烷基二乙醇胺和醇作为分子量低于1000的低分子型抗静电剂,进而在支撑体或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或该两个层中含有至少具有聚乙二醇单元和聚丙烯单元的嵌段共聚物作为分子量1000以上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与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粘接而用作包装材料、保护材料的层叠薄片。进一步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下述用途的层叠薄片在芯片型电子部件的搬运时等包装该电子部件等的包装材料,或者保护利用光电动势输出电力的装置或液晶显示器等显示体的表面或背面的保护材料。
技术介绍
芯片型电子部件插入到用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制造的带状的包装基材上制作的凹部中,从其上方热粘接加工成带状的层叠薄片而将其封入,并卷取成卷筒状来搬运。而且,在将芯片电子部件安装于电路基板等的工序中,剥离层叠薄片,将芯片型的电子部件吸附于喷嘴,再安装到基板上的系统成为主流。另外,利用光电动势来输出电力的装置采用下述方法,即,通过用合成高分子封装输出电力的部件且在其上侧或下侧或两侧热粘接层叠薄片来提高该装置的耐候性。此外,使用抗静电层叠薄片作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体的表面保护层。因此,要求层叠薄片中的层叠在支撑体上的热塑性合成高分子通过加热或加压或加热与加压表现对出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的界面的稳定的粘接性。一般,使用了合成高分子的材料大多是绝缘体,2种以上的物体通过经历至少一次接触、摩擦、剥离的现象中的至少一种,会产生带电的电荷(静电)。在使用层叠薄片作为芯片型电子部件的搬运用包装材料时,由于从包装基材剥离层叠薄片时产生的静电,导致产生该电子部件的破坏、该电子部件在凹部内的旋转、该电子部件从凹部飞出,产生了制造工序的成品率降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作为芯片型电子部件的搬运用包装材料的层叠薄片,该层叠薄片的层叠于支撑体的热塑性合成高分子中包含低分子型抗静电剂或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但仅仅使用低分子型抗静电剂来赋予抗静电功能的层叠薄片通过低分子型抗静电剂中含有的化合物利用渗出现象移动到层叠薄片的表面来表现抗静电效果,因此具有由于移动到表面的化合物的多少不同导致对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的粘接力不均的问题。另外,由于含有低分子型抗静电剂的合成高分子的结晶性和层叠薄片表面附近的水分子的浓度导致抗静电成分在层叠薄片表面上的浓度分布和速度不均,因此具有抗静电性能、速效性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提高低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浓度的方法。然而,如果提高抗静电剂的浓度,则过量的抗静电成分移动到层叠薄片表面,产生层叠薄片白化而透明性降低的现象。结果,不仅在作为保护利用光电动势来输出电力的装置、液晶显示器等显示体的表面或背面的保护材料使用时显示能力降低、电力输出效率降低,而且具有妨碍在包装有小型化芯片型电子部件的状态下使用光学显微镜等检查该部件的芯片崩缺、打印状态的工序的问题。另一方面,仅仅使用高分子型抗静电剂来赋予抗静电功能的层叠薄片粘接于将植物纤维、其他纤维胶着来制造的物质时,在剥离时发生使植物纤维、其他纤维剥离或脱落的现象。因此,作为芯片型电子部件的包装材料,粘接于纸制的包装基材而使用时,有可能降低在基板上安装芯片型电子部件的工序中的成品率。另外,为了仅用高分子型抗静电剂获得高的抗静电效果,需要添加大量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具有经济上不利的问题。抗静电层叠薄片用作保护利用光电动势来输出电力的装置、液晶显示器等显示体的表面或背面的保护材料时,为了保护该装置免遭施加电压导致的破损,根据起电部位的发电容量,需要耐受700V 1000V局部放电电压的耐性。为了解决该问题,作为提高耐局部放电电压的方法,专利文献3中提出包含具有电绝缘性的薄膜、发泡层的方案,但由于高分子薄膜的耐局部放电电压取决于薄膜的厚度,因此需要增大薄膜的厚度,因而具有裁断时的操作性恶化,并且材料费增高的问题。此外,已知的是,在用作芯片型电子部件搬运时等的包装该电子部件等的包装材料用途,或者作为保护利用光电动势来输出电力的装置、液晶显示器等显示体的表面或背面的保护材料用途使用的层叠薄片中,具有抗静电性的一面的表面电阻率优选为低于 1013Ω/ □,尤其为了获得局部放电电压的改善效果,优选为1Χ107Ω/ □ 1Χ1012Ω/ □, 更优选为1 X IO7 Ω / 口以上且1 X 101° Ω / □以下。另外,已知的是,未形成抗静电层的一面的表面电阻值优选为ι χ IO13 Ω / □以上,更优选为2 X IO13 Ω / □以上,未形成抗静电层的一面的表面电阻值低于1Χ1013Ω/ □时,局部放电电压提高效果有可能减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19199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419816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6-25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薄片,其对合成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二者能长期维持稳定的粘接性和稳定的剥离性,且具有有速效性的抗静电性能,并且能够长期维持抗静电效果以及剥离特性、透明性,该剥离特性是指在粘接于将例如植物纤维、其他纤维胶着来制造的物质(包装基材)的情况下,其在剥离时能够剥离且不使植物纤维、其他纤维从粘接的基材表面剥离或脱落的特性。进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薄片,其可预期作为包装材料提高在基板上安装芯片型电子部件的工序的成品率,作为保护材料维持利用光电动势来输出电力的装置的发电能力、耐候性,且维持防止液晶显示器等显示体的静电引起的吸尘现象的特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了一种层叠薄片,其将被加工成薄片状的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支撑体,且在该支撑体的一个面上层叠有至少一种热塑性合成高分子,该层叠薄片至少含有单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烷基二乙醇胺和醇作为分子量低于1000的低分子型抗静电剂,进而在支撑体或层叠在支撑体上的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或该两个层中含有至少具有聚乙二醇单元和聚丙烯单元的嵌段共聚物作为分子量为1000以上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由此,以下要求均可满足长期维持对于合成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二者的稳定的粘接性和稳定的剥离性,且具有有速效性的抗静电性能,并且长期维持抗静电效果和剥离特性,该剥离特性尤其是指在粘接于将植物纤维、其他纤维胶着来制造的物质(包装基材)的情况下,其在剥离时能够剥离且不使植物纤维、其他纤维从粘接的基材表面剥离或脱落的特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的层叠薄片特征在于,其层叠有支撑体(I)和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 (II),所述支撑体(I)包含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且被加工成薄片状,所述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II)形成在该支撑体(I)的一个面上且包含至少一种热塑性合成高分子,该层叠薄片至少含有单饱和脂肪酸甘油酯(al)、烷基二乙醇胺(^)和醇(a3) 作为分子量低于1000的低分子型抗静电剂,进而在该支撑体(I)或该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 (II)或该两个层中含有至少具有聚乙二醇单元和聚丙烯单元的嵌段共聚物(b)作为分子量为1000以上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剂(B)。优选的是,上述支撑体(I)或上述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II)或该两个层中,相对于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II)中的100重量份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含有0.1重量份以上且 0. 5重量份以下的单饱和脂肪酸甘油酯(al)、0. 05重量份以上且0. 3重量份以下的烷基二乙醇胺(a2)、0. 05重量份以上且0.3重量份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薄片,其特征在于,其层叠有支撑体(I)和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II),所述支撑体(I)包含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且被加工成薄片状,所述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II)形成在该支撑体(I)的一个面上且包含至少一种热塑性合成高分子,该层叠薄片至少含有单饱和脂肪酸甘油酯(a1)、烷基二乙醇胺(a2)和醇(a3)作为分子量低于1000的低分子型抗静电剂(A),进而在该支撑体(I)或该热塑性合成高分子层(II)或该两个层中含有至少具有聚乙二醇单元和聚丙烯单元的嵌段共聚物(b)作为分子量为1000以上的高分子型抗静电剂(B)。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西多公岁花井启臣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