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食用菌菌袋松料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3981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自动食用菌菌袋松料增氧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固定有中空的圆筒,所述圆筒的出袋口均匀分布有用于菌袋刺孔并增氧的刺孔轮,所述刺孔轮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刺孔针,所述圆筒在其进袋口的外侧设有菌袋输送机构,菌袋自所述输送机构传送至所述圆筒内的菌袋进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为由电机和传动链驱动的链轮传送机构;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均匀分布在所述圆筒进袋口的第一棘轮,菌袋通过第一棘轮松料并传送至圆筒内;所述圆筒的中部开孔,固定在圆筒外围的二级进给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二棘轮伸入所述的孔内,菌袋通过第二棘轮传送至圆筒出袋口,进而通过所述圆筒出袋口上的刺孔轮对其刺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菌袋刺孔效率高,松料增氧效果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食用菌菌袋松料增氧机
技术介绍
在菌丝培养和转色的过程中,随着菌丝的生长,菌袋内的氧气越来越少,需要在菌袋上刺孔,以确保菌丝正常生长和顺利转色,现有的食用菌菌袋刺孔多采用手工或机械式, 手工刺孔的常规做法是手持针或铁钉板在食用菌菌袋上刺打孔,一般每个菌袋需要刺几十次或打几次,费时费力,且深浅不一,效率低下。而机械式刺孔在菌袋输送过程中也是采用菌袋人工手推投入进袋口,工作仍较为费力,且输送过程中菌袋自身不受挤压,不能起到松料增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食用菌菌袋刺孔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 省力快速的全自动食用菌菌袋松料增氧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食用菌菌袋松料增氧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固定有中空的圆筒,所述圆筒的出袋口均勻分布有用于菌袋刺孔并增氧的刺孔轮,所述圆筒出袋口的外围固定有若干第二弹簧座,所述刺孔轮通过其中心的活动柄与所述第二弹簧座内的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刺孔轮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刺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在其进袋口的外侧设有菌袋输送机构,菌袋自所述输送机构传送至所述圆筒内的菌袋进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为由电机和传动链驱动的链轮传送机构,所述链轮传送机构包括两对链轮以及与其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链轮上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之间设有用于传送菌袋的传动杆;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均勻分布在所述圆筒进袋口的第一棘轮,所述圆筒进袋口的外围固定有第一弹簧座及一级进给电机,所述第一棘轮固定在所述一级进给电机的输出轴, 所述一级进给电机与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座内的第一弹簧连接,菌袋通过所述第一棘轮松料并传送至所述圆筒内;所述圆筒的中部开孔,固定在所述圆筒外围的二级进给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二棘轮伸入所述的孔内,菌袋通过所述第二棘轮传送至所述圆筒的出袋口,进而通过所述圆筒出袋口上的刺孔轮对其刺孔。进一步,所述第一弹簧通过第一串杆和第一调节螺栓与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座上设有穿过所述连杆的摆轴,所述连杆通过所述摆轴转动;所述第二弹簧通过第二串杆和第二调节螺栓与所述活动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座上设有穿过所述活动柄的转轴,所述活动柄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进一步,所述机座上还设有用于盖住所述圆筒的防护罩。进一步,所述圆筒中部的孔对称成对分布。使用时,将菌袋放在链轮传送机构的传动杆上,通过电机和传动链带动其传送至圆筒的进袋口,输送机构也可以为由电机带动的皮带传送机构。在一级进给电机及其输出轴的第一棘轮作用下,菌袋挤压第一棘轮,一级进给电机在压力作用下带动其上的连杆挤压第一弹簧座,第一弹簧座在第一弹簧的压力下使得一级进给电机挤压菌袋,使得菌袋被传送至圆筒内部的同时达到松料的效果。菌袋输送至圆筒内后,通过圆筒中部的二级进给电机和其输出轴的第二棘轮进一步将其传送至圆筒出袋口的刺孔轮,通过刺孔轮上的刺孔针对菌袋进行刺孔,从而实现增加菌袋内氧气的目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操作方便, 省时省力,菌袋在输送过程中受棘轮挤压和振动,达到松料的效果,菌袋刺孔效率高,每台机器每小时能刺100袋,比手工刺孔提高5倍以上,刺孔后的菌袋氧气充分,增氧效果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2,本技术所述的全自动食用菌菌袋松料增氧机,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固定有中空的圆筒2,所述圆筒2的出袋口 22均勻分布有用于菌袋刺孔并增氧的刺孔轮4,所述圆筒2出袋口 22的外围固定有若干第二弹簧座3,所述刺孔轮4通过其中心的活动柄41与所述第二弹簧座3内的第二弹簧31连接,所述刺孔轮4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刺孔针42,所述圆筒2在其进袋口 21的外侧设有菌袋输送机构,菌袋自所述输送机构传送至所述圆筒2内的菌袋进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为由电机5和传动链56驱动的链轮传送机构,所述链轮传送机构包括两对链轮51以及与其配合的轴承52,所述轴承52通过轴承座55固定在所述机座1上, 所述链轮51上设有链条M,所述链条M之间设有用于传送菌袋的传动杆53 ;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均勻分布在所述圆筒2进袋口 21的第一棘轮61,所述圆筒2进袋口 21的外围固定有第一弹簧座7及一级进给电机6,所述第一棘轮61固定在所述一级进给电机6的输出轴,所述一级进给电机6与连杆62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杆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座7内的第一弹簧71连接,菌袋通过所述第一棘轮61松料并传送至所述圆筒 2内;所述圆筒2的中部开孔24,固定在所述圆筒3外围的二级进给电机8的输出轴的第二棘轮81伸入所述的孔M内,菌袋通过所述第二棘轮81传送至所述圆筒2的出袋口,进而通过所述圆筒2出袋口 22上的刺孔轮3对其刺孔。所述第一弹簧71通过第一串杆和第一调节螺栓72与所述连杆6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座71上设有穿过所述连杆62的摆轴73,所述连杆62通过所述摆轴73转动; 所述第二弹簧31通过第二串杆和第二调节螺栓32与所述活动柄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座3上设有穿过所述活动柄41的转轴33,所述活动柄41通过所述转轴33转动。所述机座1上还设有用于盖住所述圆筒2的防护罩24。所述圆筒2中部的孔M对称成对分布。使用时,将菌袋放在链轮传送机构的传动杆53上,通过电机5和传动链56带动其4传送至圆筒2的进袋口 21,输送机构也可以为由电机带动的皮带传送机构。在一级进给电机6及其输出轴的第一棘轮61作用下,菌袋挤压第一棘轮61,一级进给电机6在压力作用下带动其上的连杆62挤压第一弹簧座7,第一弹簧座7在第一弹簧71的压力下使得一级进给电机6挤压菌袋,使得菌袋被传送至圆筒2内部的同时达到松料的效果。菌袋输送至圆筒2内后,通过圆筒2中部的二级进给电机8和其输出轴的第二棘轮81进一步将其传送至圆筒2出袋口 22的刺孔轮4,通过刺孔轮4上的刺孔针42对菌袋进行刺孔,从而实现增加菌袋内氧气的目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权利要求1.全自动食用菌菌袋松料增氧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固定有中空的圆筒,所述圆筒的出袋口均勻分布有用于菌袋刺孔并增氧的刺孔轮,所述圆筒出袋口的外围固定有若干第二弹簧座,所述刺孔轮通过其中心的活动柄与所述第二弹簧座内的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刺孔轮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刺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在其进袋口的外侧设有菌袋输送机构,菌袋自所述输送机构传送至所述圆筒内的菌袋进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为由电机和传动链驱动的链轮传送机构,所述链轮传送机构包括两对链轮以及与其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链轮上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之间设有用于传送菌袋的传动杆;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均勻分布在所述圆筒进袋口的第一棘轮,所述圆筒进袋口的外围固定有第一弹簧座及一级进给电机,所述第一棘轮固定在所述一级进给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一级进给电机与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食用菌菌袋松料增氧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固定有中空的圆筒,所述圆筒的出袋口均匀分布有用于菌袋刺孔并增氧的刺孔轮,所述圆筒出袋口的外围固定有若干第二弹簧座,所述刺孔轮通过其中心的活动柄与所述第二弹簧座内的第二弹簧连接,所述刺孔轮的外圆周上设有多个刺孔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在其进袋口的外侧设有菌袋输送机构,菌袋自所述输送机构传送至所述圆筒内的菌袋进给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为由电机和传动链驱动的链轮传送机构,所述链轮传送机构包括两对链轮以及与其配合的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所述机座上,所述链轮上设有链条,所述链条之间设有用于传送菌袋的传动杆;所述进给机构包括均匀分布在所述圆筒进袋口的第一棘轮,所述圆筒进袋口的外围固定有第一弹簧座及一级进给电机,所述第一棘轮固定在所述一级进给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一级进给电机与连杆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弹簧座内的第一弹簧连接,菌袋通过所述第一棘轮松料并传送至所述圆筒内;所述圆筒的中部开孔,固定在所述圆筒外围的二级进给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二棘轮伸入所述的孔内,菌袋通过所述第二棘轮传送至所述圆筒的出袋口,进而通过所述圆筒出袋口上的刺孔轮对其刺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礼潘祖华陶醉虞立胜周海涌陈礼威胡忠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义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