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生长装置的供氧栓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1458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食用菌的生长装置的供氧栓及其使用方法,由栓体、挡圈、挡片Ⅰ、密封垫和挡片Ⅱ组成,栓体为圆锥体,栓体的圆周壁上设有通气孔,栓体和挡圈的连接内端为一圈阶梯形的凸台,挡片Ⅰ和挡片Ⅱ设置在挡圈内,密封垫通过螺钉设置在挡片Ⅰ和挡片Ⅱ之间,在挡片Ⅰ和挡片Ⅱ上设有固定孔和进氧孔;通过将密封垫置于挡片Ⅰ和挡片Ⅱ之间并通过螺钉固定成一个活动体,再将活动体置于供氧栓的挡圈内,然后把栓体手动插入种植袋内,完成供氧栓的安装。有益效果是:杜绝了有害菌种的侵蚀,降低了在生长过程中的感染,而且实现了种植袋的自动供氧,利于形成规模化种植,促进生长期的一致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食用菌的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的生长装置及使用方法,具体地说是。
技术介绍
目前,种植食用菌的方法基本上有如下方法,一是采用原始的树杆,在树杆上种植;二是采用培养基料,在温室内种植。当采用培养基种植时多采用事先制作好的柱料,并用塑料布包裹后,再将塑料布上扎一个口,将菌种从开口处接入培养基上,菌苗从塑料布的开口处长出。该方法采用的生长装置比较简单,目前存在着以下缺点无法控制有害菌种的侵蚀,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造成感染;无法形成规模化、集成化生产,生长期的管理条件难以控制;人工输送氧气,费工费时,食用菌的产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菌的生长装置的供氧栓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生长的食用菌质量品质好,可实现自动化供氧,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的生长装置的供氧栓,由栓体、挡圈、挡片I、密封垫和挡片II组成,栓体为圆锥体,栓体的圆周壁上设有通气孔,栓体和挡圈的连接内端为一圈阶梯形的凸台,挡片I和挡片II设置在挡圈内,密封垫通过螺钉设置在挡片I和挡片II之间,在挡片I和挡片II上设有固定孔和进氧孔。所述的栓体设置在种植袋的培养基中,挡圈设置在密封层的外层面上,并与密封层形成封闭状态,挡圈内设置的挡片I和挡片II为一个活动体。所述的供氧栓,其栓体的最大直径为3-6 cm,栓体上的挡圈的直径为3. 5-6. 5 cm, 挡圈内的凸台的宽度0.5 cm。所述的挡片I和挡片II上,至少设有两个进氧孔,进氧孔的直径4-8 mm,挡片I和挡片II的直径为3-5 cm。所述密封垫的厚度为2-6 mm,密封垫的材料是无毒的化纤棉材料。所述的密封层材料,是无毒的塑料布材料,或能够用于密封的软质材料。所述的供氧栓,采用的材料是无毒的塑料经注塑成型。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长装置的供氧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一、将事先制作好的种植袋的一端封闭,从另一端的袋口装入培养基料,密封后,在种植袋的外层再套装一层密封布形成密封层,或直接采用密封布在密封布内装入培养基,把袋口密封后将种植袋移至种植室,消毒备用;二、将密封垫置于挡片I和挡片II之间并通过螺钉固定成一个活动体,再将活动体置于供氧栓的挡圈内,然后把栓体插入种植袋内,使其与在安装好的生长井呈上下相对设置, 完成供氧栓的安装;三、通过从种植袋的生长井中置入菌种,然后将种植袋按照食用菌的种植条件管理,通过生长井和供氧栓自动供氧,即实现食用菌的种植生长。有益效果是1、生长周期易控制,解决了有害菌种的侵蚀,在生长过程中极易造成感染的问题;2、实现了自动供氧,生长的食用菌质量品质好,品相一致,质感稳定,产率提高50%以上;3、本专利技术造价成本低,安装简单,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供氧栓可在机械化生产线上自动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3是供氧栓的挡片I的示意图; 图4是供氧栓的挡片II的示意图; 图5是供氧栓的密封垫的示意图。图中标记1、栓体,2、挡圈,3、挡片I,4、密封垫,5、挡片11,6、通气孔,7、凸台,8、 螺钉,9、固定孔,10、进氧孔,11、螺钉孔。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1、图2可知,所述的供氧栓,由栓体1、挡圈2、挡片I 3、密封垫4和挡片II 5 组成,栓体1为圆锥体,栓体1的圆周壁上设有通气孔6,栓体1和挡圈2的连接内端为一圈阶梯形的凸台7,挡片I 3和挡片II 5设置在挡圈2内,在挡片I 3和挡片115上设有固定孔9和进氧孔10,密封垫4设置在挡片I 3和挡片II 5之间,密封垫4的圆心处设有螺钉孔11,挡片I 3和挡片II 5的圆心处对应设有固定孔9,用螺钉8通过固定孔9和螺钉孔 11将密封垫4、挡片I 3和挡片II 5固定在一起组成活动体。如图3、图4所示,挡片I 3和挡片II 5分别呈扁形圆片体,其上分别设有八个进氧孔10,中间为固定孔9用于螺栓8的固定。如图5所示,密封垫4的中心设有一个螺钉孔11。所述的栓体设置在种植袋的培养基中,挡圈设置在密封层的外层面上,并与密封层形成封闭状态,挡圈内设置的挡片I和挡片II为一个活动体。使用时,通过将密封垫置于挡片I和挡片II之间并通过螺钉固定成一个活动体, 再将活动体置于供氧栓的挡圈内,然后把栓体手动插入种植袋内,完成供氧栓的安装;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长装置的供氧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一、将事先制作好的种植袋的一端封闭,从另一端的袋口装入培养基料,密封后,在种植袋的外层再套装一层密封布形成密封层,或直接采用密封布在密封布内装入培养基,把袋口密封后将种植袋移至种植室,消毒备用;二、将密封垫置于挡片I和挡片II之间并通过螺钉固定成一个活动体,再将活动体置于供氧栓的挡圈内,然后把栓体插入种植袋内,使其与在安装好的生长井呈上下相对设置, 完成供氧栓的安装;4三、通过从种植袋的生长井中置入菌种,然后将种植袋按照食用菌的种植条件管理,通过生长井和供氧栓自动供氧,即实现食用菌的种植生长。 工作原理种植室内的氧气自动通过种植袋下方供氧栓的进氧孔进入到栓体内, 而后通过栓体上的通气孔进入到了培养基中,通过密封垫的过滤,杜绝了有害菌种的侵蚀, 降低了在生长过程中的感染,而且实现了种植袋的自动供氧,利于形成规模化种植,促进生长期的一致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食用菌的产率。权利要求1.一种食用菌生长装置的供氧栓,其特征在于由栓体(1)、挡圈(2)、挡片I (3)、密封垫(4)和挡片II (5)组成,栓体(1)为圆锥体,栓体(1)的圆周壁上设有通气孔(6),栓体(1) 和挡圈(2)的连接内端为一圈阶梯形的凸台(7),挡片I (3)和挡片11(5)设置在挡圈(2) 内,密封垫(4)通过螺钉(8)设置在挡片I (3)和挡片11(5)之间,在挡片I (3)和挡片II (5 )上设有固定孔(9 )和进氧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长装置的供氧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圈(2) 内设置的挡片I (3)和挡片II (5)为一个活动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长装置的供氧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片I (3)和挡片II (5)上,至少设有两个进氧孔(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长装置的供氧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4) 的厚度为2-6 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长装置的供氧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一、将事先制作好的种植袋的一端封闭,从另一端的袋口装入培养基料,密封后,在种植袋的外层再套装一层密封布形成密封层,或直接采用密封布在密封布内装入培养基,把袋口密封后将种植袋移至种植室,消毒备用;二、将密封垫置于挡片I和挡片II之间并通过螺钉固定成一个活动体,再将活动体置于供氧栓的挡圈内,然后把栓体插入种植袋内,完成供氧栓的安装;三、通过从种植袋的生长井中置入菌种,然后将种植袋按照食用菌的种植条件管理,通过生长井和供氧栓自动供氧,即实现食用菌的种植生长。全文摘要一种食用菌的生长装置的供氧栓及其使用方法,由栓体、挡圈、挡片Ⅰ、密封垫和挡片Ⅱ组成,栓体为圆锥体,栓体的圆周壁上设有通气孔,栓体和挡圈的连接内端为一圈阶梯形的凸台,挡片Ⅰ和挡片Ⅱ设置在挡圈内,密封垫通过螺钉设置在挡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生长装置的供氧栓,其特征在于:由栓体(1)、挡圈(2)、挡片Ⅰ(3)、密封垫(4)和挡片Ⅱ(5)组成,栓体(1)为圆锥体,栓体(1)的圆周壁上设有通气孔(6),栓体(1)和挡圈(2)的连接内端为一圈阶梯形的凸台(7),挡片Ⅰ(3)和挡片Ⅱ(5)设置在挡圈(2)内,密封垫(4)通过螺钉(8)设置在挡片Ⅰ(3)和挡片Ⅱ(5)之间,在挡片Ⅰ(3)和挡片Ⅱ(5)上设有固定孔(9)和进氧孔(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庆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