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1530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衬底、阳极层、阴极层、设置在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有机功能层,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兼激子阻挡层、蓝色磷光发光层、间隔层、互补磷光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兼激子阻挡层的三线态能级不低于蓝色磷光发光层中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间隔层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高于蓝色磷光发光材料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间隔层的三线态能级不低于蓝光发光层中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该器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高了器件在高电流密度下性能和色稳定性,获得高效、稳定的磷光白光器件,降低了原料成本,更适宜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作为固体光源,由于制备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可以实现大面积发光、超薄、可弯曲、材料来源广泛以及环保等优点,在显示以及照明领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及理论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各种单色发光器件技术日趋成熟,器件性能不断得到提高,已经有商业化产品问世。由于对有机电致发光全色显示以及固体照明的需求与日俱增,提高有机白光器件的性能以满足应用需求的研究已成为有机发光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从材料的角度分,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基于全荧光、全磷光、磷光荧光混合等三种方法。基于全磷光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同时利用激发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理论上内量子效率可以达到100%,因此采用全磷光材料的器件因拥有较高的效率而受到广泛的研究。现在的磷光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大都采用了主客体结构,也就是通常将磷光发光物质作为客体掺入在主体基质中,形成主客体结构的发光层。因为某些有机染料在高浓度时存在相互作用,容易生成二聚体或者多聚体而产生浓度碎灭,同时也有可能使染料分子结晶化,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衬底、阳极层、阴极层以及设置在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兼激子阻挡层、蓝色磷光发光层、间隔层、互补磷光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其特征在于:①所述空穴传输兼激子阻挡层的三线态能级不低于蓝色磷光发光层中主体材料的三线态能级,使激子能有效地限制在蓝色发光层,提高激子辐射复合的利用率;②所述间隔层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高于蓝色磷光发光材料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或者所述间隔层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能级高于互补磷光发光材料的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能级,能控制载流子以及激子在两发光层之间的分布,使得激子复合区域不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东于军胜雷霞赵萌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