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095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底、阳极、有机发光层、阴极以及光散射膜。其中,阳极位于透明基底上;有机发光层位于阳极上;阴极位于有机发光层上;以及光散射膜位于透明基底的下方,表面呈凹凸状,且光散射膜的基质中掺有微粒,微粒的折射率不同于基质的折射率。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因光散射膜的表面过于平滑且有镜面反射造成的眩光,以消除因眩光引起的不舒服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降低眩光的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缩写为0LED)的结构基于电致发光原理进行工作。其典型结构是在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当电极上加有电压时,发光层就产生光辐射。和无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TFEL)不同,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属于注入式的复合发光, 其发光机理是由阳极和阴极产生的空穴和电子在发光材料中复合成激子,激子的能量转移到发光分子,使发光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到激发态,而激发态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去激过程产生可见光。传统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显示器的亮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发生了全反射作用。 这是由于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各个结构的折射率不同产生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基底折射率小于有机发光层,基底的折射率又小于空气,当光线从有机发光层散发出,依次经过阳极和透明基底,进入到空气时,出光率大大降低。为了提高出光率,目前是在有机发光器件(OLED)基底外侧用光学胶或光学油漆贴附具有光散射性的光学膜,以增加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出光。此方法中用硅胶中添加散射粒子的光散射膜,可以减少有机发光器件(OLED)内光线的全反射,增加出光率。但是, 光散射膜有一个平滑且有镜面反射的表面。如此一来,从外界照射在此表面的光就会因反射而造成眩光。在使用时,眩光让人有不舒服感。有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有机发光器件(OLED),以减少因光散射膜的表面过于平滑且有会反射外界的光而造成的眩光,是业内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器件(OLED)存在的有眩光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底、阳极、有机发光层、 阴极以及光散射膜。其中,阳极位于透明基底上;有机发光层位于阳极上;阴极位于有机发光层上;以及光散射膜位于透明基底的下方,表面呈凹凸状,且光散射膜的基质中掺有微粒,微粒的折射率不同于基质的折射率。优选地,阳极由铟锡氧化物制成。优选地,阴极由镁、铝、银或钙中至少一种制成。优选地,有机发光器件进一步包括空穴传输层,位于阳极与有机发光层之间。优选地,有机发光器件进一步包括电子传输层,位于阴极与有机发光层之间。优选地,有机发光器件进一步包括空穴注入层,位于阳极与空穴传输层之间。优选地,光散射膜的凹凸状可以是圆形突状、三角形突状、四角形突状、六角形突状、长条突状、圆形凹状、三角形凹状、四角形凹状、六角形凹状、长条凹状或它们的组合。优选地,透明基底可以由玻璃制成。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减少光散射膜表面的平滑度,使照射在表面上的光发生散射,从而减少眩光,避免在使用时因为眩光造成的不舒服感。附图说明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其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器件产生眩光的示范图解;图2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有机发光器件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器件产生眩光的示范图解。参照图1,有机发光器件10包括透明基底100、阳极110、有机发光层120、阴极130以及光散射膜140。其中, 阳极110位于透明基底100上。有机发光层120位于阳极110与阴极130之间。光散射膜 140位于透明基底100的下方。在偏压条件下,来自阴极130的电子与来自阳极110的空穴在有机发光层120处复合,导致有机发光层120发光。由于阳极110的折射率低于透明降低100,所以当光从阳极110进入透明基底100时会发生全反射,这就大大影响了有机发光器件10的出光率。而光散射膜140的基质141中掺有分散粒子142,因为分散粒子142折射率不同于基质141,可以将来自于透明基底100的光进行散射,所以可以减少全反射,增加有机发光器件10的出光率。但是,光散射膜140的表面平滑且有镜面反射效果,外界照射在上面的光会发生反射,由此造成眩光,使人在使用时不舒服。图2示出了依据本专利技术有机发光器件中光散射膜的横截面示意图。参照图2,有机发光器件20包括透明基底200、阳极210、空穴注入层220、空穴传输层230、有机发光层 M0、电子传输层250、阴极260及光散射膜270。优选地,透明基底200是玻璃基底。优选地,阳极210是铟锡氧化物层。优选地,阴极250由金属镁制成。其中,阳极210位于透明基底200上,空穴注入层220位于阳极210之上,空穴传输层230位于空穴注入层220,有机发光层240位于空穴传输层230之上,电子传输层250位于有机发光层240上方,阴极260 位于电子传输层250之上。光散射膜270位于透明基底200的下方。在偏压条件下,来自阴极250经过电子传输层250的电子与来自阳极210经过空穴注入层220、空穴传输层230的空穴在有机发光层240处复合,导致有机发光层240发光。 由于有机发光器件20各个结构的折射率不同,当光线依次穿过空穴注入层220、空穴传输层230、阳极210和透明基底200时,发生全反射,大大降低了有机发光器件20的出光率。继续参照图2,贴附于透明基底200下表面的光散射膜270的基质271中掺杂有微粒272,微粒272的折射率大于或者小于基质271的折射率,这样可以将来自于透明基底 200的光进行散射,所以可以减少全反射,增加有机发光器件20的出光率。从图2中可以看出光散射膜270的表面呈凹凸状,此凹凸状可以是圆形突状、三角形突状、四角形突状、六角形突状、长条突状、圆形凹状、三角形凹状、四角形凹状、六角形凹状、长条凹状或它们的组合。具有凹凸表面的光散射膜270可以将来自外界的光分散开来,避免造成眩光。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有机发光器件的光散射膜的基质中掺杂有散射粒子,可以减少有机发光器件内部的全反射,增加出光率。且散射膜有一粗糙的表面,可以将来自于外界的光散射开来,避免发生眩光以消除因眩光造成的不舒服感。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底;阳极,位于所述透明基底上;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阳极上;阴极,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上;以及光散射膜,位于所述透明基底的下方,表面呈凹凸状,且所述光散射膜的基质中掺有微粒,所述微粒的折射率不同于所述基质的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由铟锡氧化物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由镁、铝、银或钙中至少一种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阳极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电子传输层,位于所述阴极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底;阳极,位于所述透明基底上;有机发光层,位于所述阳极上;阴极,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上;以及光散射膜,位于所述透明基底的下方,表面呈凹凸状,且所述光散射膜的基质中掺有微粒,所述微粒的折射率不同于所述基质的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良陈重嘉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