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志刚专利>正文

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8834 阅读:8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用仿生机械,特别是一种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由对称设置的部件组成,其部件包括吸水压水平板,吸水压水桨板,导向轨道,导向滚轮,曲轴,吸水压水平板与船体固接,吸水压水平板的两侧连接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内设有导向滚轮,对称设置且同轴的两导向滚轮之间装有封水滚轴及吸水压水桨板的端部,吸水压水桨板与封水滚轴相平行的对称中心贯穿有所述曲轴的曲柄销。现有技术相比,吸水压水桨板与吸水压水平板由合拢状态到打开状态,后端的封水滚轴紧贴吸水压水平板,使水不能通过其二者的连接处,使吸水与挤水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水的倒流。能更好的完成相扑与急张运动,产生更好的Weis-Fogh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用仿生机械,特别是一种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
技术介绍
英国生物学家Wfeis-Fogh. T发现Wfeis-Fogh效应的关键在于昆虫的双翅从在前缘合成一片,然后迅速打开旋转到后缘又合拢成一片,旋转角小于或等于180度,在此过程中 “打开”要从前缘吸气,“打开”同时向后缘”合拢”也在进行中,而“合拢”是要将空气向下又推又挤,这样就在翅膀的前缘产生低压区,在后缘产生高压区,以此获得升力,并且把这种运动称为“相扑与急张”运动,事实上这样的运动任何一种昆虫都无法连续完成多次。目前国内外对这种产生升力的新机制,在实际应用中都很注重。利用Weis-Fogh 效应进行船舶推进器的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设计方向,特别是中国早在2006年前就将其列为863计划。申请号为200310106145. 1的中国专利提出的船舶推进新装置就是利用 Weis-Fogh效应,虽然它解决了驱动的连续性,但是所述的两个平板桨叶的一端与固定臂接触程度很差,只是一擦而过,并未实现平板桨叶前后的全封闭,使吸水与挤水效果不好,产生漏水现象,致Weis-Fogh效应表现不明显,产生推力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两个平板桨叶的划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依靠曲轴驱动的船舶高效仿生双向推进器。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由对称设置的部件组成,其部件包括吸水压水平板,吸水压水桨板,导向轨道,导向滚轮,曲轴,所述吸水压水平板与船体固接,该吸水压水平板的两侧连接有导向轨道,该导向轨道内设有导向滚轮,对称设置且同轴的两导向滚轮之间装有封水滚轴及吸水压水桨板的端部,该封水滚轴紧贴吸水压水平板,该吸水压水桨板的另一端与置于导向轨道内另一端并同轴的两导向滚轮及另一封水滚轴连接,该吸水压水桨板与所述封水滚轴相平行的对称中心贯穿有所述曲轴的曲柄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吸水压水桨板的动力来自曲轴驱动,吸水压水桨板在曲轴回转运动的带动下,沿导轨作运动,吸水压水桨板其前端远离吸水压水平板,吸水压水桨板与吸水压水平板由合拢状态到打开状态,后端的封水滚轴紧贴吸水压水平板,使水不能通过其二者的连接处,使吸水与挤水效果更好,有效防止水的倒流。本推进器能更好的完成相扑与急张运动,产生更好的Weis-Fogh效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曲轴回转半径的长度为吸水压水桨板的四分之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曲轴自由端轴心到吸水压水平板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曲轴回转半径与一个导向滚轮半径的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轨道与所述吸水压平板的连接部位呈直线状结构,该直线状结构部分其长度等于两封水滚轴其轴线之间的长度,其两端延伸端部位均呈弯曲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轨道由内导向轨道和外导向轨道构成,该内导向轨道与所述吸水压水平板连接,该内导向轨道的一侧设有支承板,该支承板的顶端支承有所述外导向轨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曲轴的自由端及输出端通过固定支架置于船体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水压水平板呈矩形或正方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水压水桨板呈矩形或正方形;所述吸水压水平板的长度大于吸水压水桨板的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有曲柄销的吸水压水桨板对称中心部位设有微型凹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对称设置部件为左、右对称设置,是一组。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置于船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去掉上导向轨道后置于船体上的侧视图。图3是装有上导向轨道并置于船体上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曲轴及固定支架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一种船舶高效仿生推进器,参见附图1至附图3,图中船体1,吸水压水平板2,内导向轨道3,第一导向滚轮4,外导向轨道5,支承板6,固定支架7,曲轴8,曲柄销9,第二导向滚轮10,第一封水滚轴11,吸水压水桨板12,第二封水滚轴13。本实施例的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由对称设置的部件组成,其中一组部件由吸水压水平板2、内导向轨道3、第一导向滚轮4、外导向轨道5、支承板6、支架7、曲轴8、曲柄销 9、第二导向滚轮10、第一封水滚轴11、吸水压水桨板12、第二封水滚轴13组成,并置于船体 1的一侧。置于船体1另一侧的部件与其对称设置,且部件相同。其中吸水压水平板2与船体1固接,吸水压水平板2的两侧连接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内设有导向滚轮,本实施例中导向滚轮设有四个,第一导向滚轮4设为两个并同轴连接,置于图1中所示的船体1的前端部分。第二导向滚轮10设为两个也同轴连接,置于图 1中所示的船体1的后端部分。对称设置且同轴的两导向滚轮之间装有封水滚轴及吸水压水桨板12的端部,两个同轴的第一导向滚轮4之间装有第一封水滚轴11及吸水压水桨板12的端部,吸水压水桨板12的两端部呈吊耳状置于第一封水滚轴11的两侧,第一封水滚轴11紧贴吸水压水平板2的上表面,吸水压水桨板12的另一端与置于导向轨道内另一端并同轴的两个第二导向滚轮10及第二封水滚轴封13连接,吸水压水桨板12与第一封水滚轴11和第二封水滚轴13相平行的对称中心贯穿有曲轴8的曲柄销9。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曲轴8回转半径的长度为吸水压水桨板12的四分之一。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曲轴8的自由端轴心到吸水压水平板2上表面的距离等于曲轴8回转半径与一个导向滚轮半径的和。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导向轨道与吸水压平板2的连接部位呈直线状结构,直线状结构部分其长度等于第一封水滚轴11和第二封水滚轴13两者其轴线之间的长度,也就是等于第一导向滚轮4与第二导向滚轴10两者轴线之间的长度;其两端延伸端部位均呈弯曲状。吸水压水平板2其呈弯曲状的延伸端利于导向滚轮的顺利进出轨道。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导向轨道由内导向轨道3和外导向轨道5构成,内导向轨道3的直线状结构部分与吸水压水平板2连接,内导向轨道3的外侧设有支承板6, 支承板6的顶端支承有外导向轨道5。参见附图2,外导向轨道5的内侧边与内导向轨道3 的内侧边相平齐设置,外导向轨道5的外侧边大于内导向轨道3外侧边,以利于支承板6对外导向轨道5的支承。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装外导向轨道5采用直接与船体或其他结构连接的方式,以利于对其定位为准。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曲轴8的自由端及输出端通过固定支架7置于船体1上。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吸水压水平板2呈矩形结构,也可以呈正方形结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吸水压水桨板12呈矩形结构,也可以与吸水压水平板2的结构相一致,做成正方形结构;吸水压水平板2的长度稍大于吸水压水桨板12的长度。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装有曲柄销9的吸水压水桨板12对称中心部位设有微型凹陷,本实施例呈凹槽状结构,也可以做成弧形结构;利于曲柄销9的安装及曲轴8 更顺利的回转。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结构,对称设置部件为左、右对称设置,是一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称设为两组、三组或更多的组。工作原理参见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开始时吸水压水桨板12被两个第一导向滚轮4和两个第二导向滚轮10及曲轴8固定在内导向轨道3和外导向轨道5中间,第一封水滚轴11 和第二封水滚轴13紧贴吸水压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仿生双向推进器,由对称设置的部件组成,其部件包括吸水压水平板,吸水压水桨板,导向轨道,导向滚轮,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压水平板与船体固接,该吸水压水平板的两侧连接有导向轨道,该导向轨道内设有导向滚轮,对称设置且同轴的两导向滚轮之间装有封水滚轴及吸水压水桨板的端部,该封水滚轴紧贴吸水压水平板,该吸水压水桨板的另一端与置于导向轨道内另一端并同轴的两导向滚轮及另一封水滚轴连接,该吸水压水桨板与所述封水滚轴相平行的对称中心贯穿有所述曲轴的曲柄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刚孔祥霞
申请(专利权)人:郑志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