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P·H·莫巴夏专利>正文

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9861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包括:一升高的轨道,以至少一悬置I型梁构成;一平台,适形于该轨道并由该轨道支撑;一T型臂,自该平台延伸出;以及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附建在该平台上,其中的该第一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一尖端为自该轨道的一第一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而该第二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二尖端则是自该轨道的一第二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符合环境需求或称为绿色的城市与都市区域用的高架高运量运输系统,可以轨道上选用的太阳能系统制造动力,此系统因噪音与污染因素而取代街道上的巴士与出租车,并可藉此减少汽油与燃料的使用也适合于列车系统难设的区域及沙漠运输、跨越水路或是岛屿间的运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系统,特别是一种可使用绿色科技及可运用于如都市高运量运输系统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SMT)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大众运输现已在世界各地广泛运用,但却有其挑战;在2008年,欧盟约有600亿人次使用大众运输,而近十年来,在很多国家中,大众运输的搭乘量呈现稳定成长;例如,在 2004与2008年间,西班牙、英国及美国等国家的大众运输搭乘量即上升了 11%,而在同一时期,如伦敦及布鲁塞尔等城市,其搭运量更提升约20%左右。在个别运输模式的碳足迹升高、以及油价上扬的环境下,大众运输是即为重要的; 而现今的大众运输系统中,在轻轨运用上却有极严重的门坎,且巴士也无法符合所有的需求。所谓的轻轨运输是为一电气化轨道型式的运输,其可为简单的电车到一捷运系统,乃部分通过自己特有的路权操作,而统称“轻量运输”是涵盖所有角色与性能介于公路上的传统巴士服务、以及都市重轨或地下铁间的运输系统,其中轻轨系统的运用特别具有弹性与可扩充性,尤其在现今严苛环境问题、以及国家与都市预算缩减的险峻条件下,轻轨的存在正遭遇着与日俱增的挑战,而且只要有足够的搭运量,其碳足迹与运输速度的课题即会浮现。可预见的是人们真的需要一高运量的运输系统,其不但可具有一小的碳足迹 (例如,与巴士比较),且可依运用目的,轻易变通地运送各种数量的乘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与现有的通常运输工具相比(例如,与巴士)具有低碳且可依运用目的,轻易变通地运送各种数量的乘客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包括一升高的轨道,以至少一悬置I型梁构成;一平台,适形于该轨道并由该轨道支撑;一 T型臂,自该平台延伸出;以及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附建在该平台上,其中的该第一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一尖端为自该轨道的一第一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而该第二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二尖端则是自该轨道的一第二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还包括适合搭载乘客的一车厢,附建于该平台。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该至少一 I型梁、该T型臂的该第一尖端与该第二尖端、及该第一转接臂与该第二转接臂的至少一部分为磁化为相同磁性件,且该第一转接臂与该第二转接臂、及该T型臂与该轨道的该悬置I型梁之间为非接触状态。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还包括一用以驱动该车厢于该轨道上运行的旋转式电磁铁,设置于该T形臂的尖端处。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还包括将该第一转接臂与该第二转接臂连接至该平台的活塞。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位于一运行位置,且该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为邻近该I型梁设置;所述第一转接臂与第二接臂位于一转向位置,则该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为自该I型梁转离90度。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该转接臂为通过一绞链枢接于所述平台。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分别通过一活塞连接至该平台。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还包括至少一太阳能电池,设置于该运输系统的一组件上。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还包括一用以将该车厢下降至一地面车站上下该乘客的下降轨道。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还包括用以供一乘客召唤一该车厢至一地面车站内的一触控屏幕地图系统,设置于该运输系统的该地面车站内。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还包括用以供一乘客指示该车厢至一指定的一地面车站内停靠的另一触控屏幕地图系统,设置于该车厢内。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还包括用以控制该车厢于该运输系统内的位置与速度的一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包括多个由塔架支撑的高架轨道,以至少一悬置I型梁构成;多个地面车站;一 T型臂,自一平台延伸出,该平台适形并附建至一车厢的一顶部;以及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附建在该平台上,其中的该第一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一尖端为自该轨道的一第一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而该第二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二尖端则是自该轨道的一第二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且该第一转接臂与该第二转接臂、及该T型臂与该轨道的该悬置I型梁之间为非接触状态。上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中,还包括一旋转式电磁铁,乃用以驱动该车厢于该轨道上运行,其中该至少一悬置I型梁、该T型臂的该第一尖端与该第二尖端、及该第一转接臂与该第二转接臂的至少一部分为磁化为相同磁性件。本技术的功效在于,本技术特别符合环境需求或称为绿色的城市与都市区域用的高架高运量运输系统,可以轨道上选用的太阳能系统制造动力,也可符合现今经济与环境的需求;在世界上很多都市区域,此系统可因噪音与污染因素而取代街道上的巴士与出租车,并可藉此减少汽油与燃料的使用,其可适用需消耗大量燃油的长距离城市间运输,也适合于列车系统难设的区域(例如,洪泛区、雪地、或类似的区域);另外,此系统也适合设于沙漠运输、跨越水路或是岛屿间的运输,可提供较巴士快速的大众运输,并可以高架方式、于地面层拥挤的街道上操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运输系统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图1运输系统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沿3-3线的详细剖视视图;图4为图1运输系统的一运输车厢的一详细剖视图;图5为图1运输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车厢结构另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以及图7为本技术车厢结构又一实施例的后侧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运输系统12双I型梁轨道14 塔架16 车厢18塔架臂20单一 I型梁轨道20-1下降轨道22转接臂24转接臂28电磁铁30 座椅32触控屏幕地图系统34高速公路35回转道36高速公路37回转道40T 型臂42 尖端44 活塞46 平台48 绞链52空气调节单元讨塔架系统56输送线60地面层的车站62太阳能电池64 球体66 球座68 顶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广义地,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是提供城市与都市化地区一高架的高运量运输系统,因其是通过一选用的超级太阳能系统(可架设于轨道上)产生动力,故此一系统特别适合于符合环境或称绿色的系统;此系统也适合于列车系统难设的区域(例如,洪泛区、雪地、或类似的区域),另外,此一系统也适合设于沙漠运输、跨越水路或是岛屿间的运输。在以下所叙的本技术车厢中,不但可用以于两地间承载车辆,也可轻易地修改为两地间的乘客承载用、货柜运输、也或是汽车与其它货物输送用。本技术系统不仅可运用于市区,其也可适用于任何需智能型运输系统(如下所叙)的区域;例如,此系统可使用于机场、 大学校园、商业区、以及类似的区域场所。本技术高运量运输系统的实施例可符合众多现今的经济与环境需求,在世界上很多都市区域中,本技术实施例可因噪音与污染因素而取代街道上的巴士与出租车,并可藉此减少汽油与燃料的使用;本技术系统也可适用需消耗大量燃油的长距离城市间运输,此系统可提供较巴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升高的轨道,以至少一悬置I型梁构成;一平台,适形于该轨道并由该轨道支撑;一T型臂,自该平台延伸出;以及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附建在该平台上,其中的该第一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一尖端为自该轨道的一第一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而该第二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二尖端则是自该轨道的一第二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16 US 12/817,0421.一种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升高的轨道,以至少一悬置I型梁构成;一平台,适形于该轨道并由该轨道支撑;一 T型臂,自该平台延伸出;以及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附建在该平台上,其中的该第一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一尖端为自该轨道的一第一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而该第二转接臂与该T型臂的一第二尖端则是自该轨道的一第二悬置I型梁处支撑该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合搭载乘客的一车厢,附建于该平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I型梁、 该T型臂的该第一尖端与该第二尖端、及该第一转接臂与该第二转接臂的至少一部分为磁化为相同磁性件,且该第一转接臂与该第二转接臂、及该T型臂与该轨道的该悬置I型梁之间为非接触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以驱动该车厢于该轨道上运行的旋转式电磁铁,设置于该T形臂的尖端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该第一转接臂与该第二转接臂连接至该平台的活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位于一运行位置,且该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为邻近该I型梁设置;所述第一转接臂与第二接臂位于一转向位置,则该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转接臂为自该I型梁转离90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输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接臂与第二该转接臂为通过一绞链枢接于所述平台。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高运量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P·H·莫巴夏
申请(专利权)人:JP·H·莫巴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