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钧浩专利>正文

旋流进风离心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860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进风离心风机,包括有机壳、机壳进风口、机壳出风口、叶轮、叶轮叶盘、叶轮叶片、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机壳进风口进口、机壳进风口出口,特点是,机壳进风口内设有旋流诱导器,旋流诱导器由折流叶片构成,各个折流叶片的径向前端相互连接,各个折流叶片的径向末端分别跟机壳进风口侧壁连接,折流叶片沿轴向由前向后沿周向倾斜,折流叶片轴向前端的折流叶片进口沿轴向指向机壳进风口进口,折流叶片轴向后端的折流叶片出口沿周向倾斜指向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旋流进风原理,极大地改善风机进风效果,增大风机流量,提高全压效率,节省能源,降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流进风离心风机,属于气体机械领域(空气净化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现在人们使用的各种离心式风机(主要指一般旧式离心风机、离心后流风机、离心同步后流风机、离心同步后流通风压缩机等),叶轮进风由轴向陡然变为径向,进风阻力大,涡流损失大,进风效果差,效率低,噪音大,既耗能多,又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直接将风机进风口的轴向直线气流变为旋转气流,令叶轮叶片进口直接吸进旋转切向气流进入叶轮,叶轮进风阻力小,涡流摩擦小,进风效果好,效率高,噪音小,既能节省能源,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旋流进风离心风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达到旋流进风离心风机,包括有机壳、机壳进风口、机壳出风口、叶轮、叶轮叶盘、叶轮叶片、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机壳进风口进口、机壳进风口出口,特点是,机壳进风口内设有旋流诱导器,旋流诱导器由折流叶片构成,各个折流叶片的径向前端相互连接,各个折流叶片的径向末端分别跟机壳进风口侧壁连接,折流叶片沿轴向由前向后沿周向倾斜,折流叶片轴向前端的折流叶片进口沿轴向指向机壳进风口进口,折流叶片轴向后端的折流叶片出口沿周向倾斜指向叶轮叶片轴向进口。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旋流诱导器的折流叶片可以沿轴向由前向后沿周向逆叶轮转向倾斜,也可以是折流叶片沿轴向由前向后沿周向顺叶轮转向倾斜。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叶轮叶片沿叶轮转向由后向前倾斜,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沿叶轮转向由后向前倾斜;或者,叶轮叶片沿叶轮转向由前向后倾斜,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沿叶轮转向由前向后倾斜。为了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叶轮叶片沿叶轮径向自后向前顺叶轮转向排列, 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沿叶轮径向自后向前顺叶轮转向排列。也可以是叶轮叶片沿叶轮径向自后向前逆叶轮转向排列,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沿叶轮径向自后向前逆叶轮转向排列。为了叙述方便,表达准确,在此先解释几个相关词语叶轮中轴线指向的叶轮侧面或侧壁、机壳侧面或侧壁称为轴向侧面或轴向侧壁;叶轮或机体向着电机(或其他动力部件)一侧为轴向后侧,与之对应的另一侧为轴向前侧,轴向后方和轴向前方指称依此类推;靠近叶轮轴心处为叶轮径向前部,其前部末端为叶轮径向前端,靠近叶轮外圆处为叶轮径向后部,其外圆边缘为叶轮径向末端(机壳相关部位指称依此类推);叶轮旋转方向为周向,顺向叶轮旋转方向为旋转前方或周向前方,背着叶轮旋转方向为旋转后方或周向后方,机体其他相关部位的指称依此类推。机壳进风口方位指称机壳进风口进口为前,机壳进风口出口为后,机壳进风口内其他方位指称依此类推。本专利技术机壳是指各种离心风机机壳,如一般蜗壳式机壳、锥形筒圆柱筒组合式机壳、锥形筒蜗壳组合式机壳等。叶轮包括一般旧式离心风机叶轮,离心后流风机叶轮,离心同步后流风机叶轮、离心同步后流通风压缩机叶轮等。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是离心后流风机叶轮轴向侧面的负压间隙和离心同步后流风机、离心同步后流通风压缩机叶轮轴向侧面的同步顺流进口,及一般离心风机叶轮单壁叶片周向间隙。旋转诱导器由若干个折流叶片相互连接而构成。若干个折流叶片径向前端相互连接,这里讲的相互连接包括直接相互连接和间接相互连接两种连接形式。直接相互连接是指若干个折流叶片轴向前部径向边缘直接相互连接、或折流叶片轴向后部径向边缘直接相互连接,或折流叶片轴向中部径向边缘直接相互连接,或折流叶片整个径向前端边缘都直接相互连接等几种直接相互连接方式。折流叶片径向前端间接相互连接,是指折流叶片径向前端借助折流叶片连接件而相互连接,即,折流叶片连接件自前而后纵贯于旋流诱导器中间而跟各个折流叶片径向前端边缘连接。折流叶片连接件可以是筒状体、柱状体等多种结构形式。本专利技术旋流诱导器的折流叶片跟普通流体机械的进口导流片绝然不同。进口导流片是顺流导流流体的,而折流叶片却是将直流流体流变为旋转流体流的。进口导流片一般是平直或顺直的,其出口都是垂直指向叶轮中间进风口。本专利技术的折流叶片却是弯转曲折结构形式,或纵横倾斜结构形式,各种结构形式的折流叶片都是沿轴向由前向后沿周向倾斜,折流叶片出口都是沿周向倾斜指向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折流叶片出口对应的叶轮轴向侧面部位不设叶盘)。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如下机壳进风口内设有旋流诱导器,机壳进风口吸进的轴向直线流动气体流经其内侧旋流诱导器后形成轴向旋转运行气流,该轴向旋转运行气流,旋转运行过程中直接切向进入叶轮叶片进口(包括叶轮叶片轴向进口和叶轮叶片径向进口), 再进入叶轮内侧流道。本专利技术结构原理,彻底避免了一般离心风机、离心后流风机、离心同步后流风机、离心同步后流通风压缩机机壳进风口吸进的气流,轴向垂直撞击叶轮后,再作 90°的转折进入叶轮所形成的阻力损失和涡流损失,机壳进风口出口阻力小,机壳进风口进风效果好。十分明显,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旋流进风原理,可以极大地改善风机进风效果,增大风机流量,提高全压效率,节省能源,降低噪音。本专利技术机壳进风口内的旋流诱导器分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逆叶轮转向旋转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的折流叶片出口沿周向逆叶轮转向倾斜指向叶轮叶片轴向进口,该结构形式,其折流叶片沿轴向由后向前沿周向逆叶轮转向倾斜,即,该旋流诱导器及其出口形成的气流都是逆叶轮转向的旋转气流,该逆叶轮转向的旋转气流可以极为自然而流畅地旋转切入叶轮叶片进口(轴向进口和径向进口),切入叶轮叶片流速高(叶轮转速加旋流转速),流量大,效率高,噪音低。旋流诱导器的第二种结构形式是顺叶轮转向旋转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其折流叶片沿轴向由前向后沿周向顺叶轮转向倾斜,即,该折流叶片出口沿周向顺叶轮转向倾斜指向叶轮叶片轴向进口,该结构形式的旋流诱导器及其出口形成的旋转气流都是顺叶轮转向的旋转气流,该顺叶轮转向的旋转气流可以自由顺畅地切入叶轮叶片进口。同第一种结构形式相比,第二种结构形式流量小,但其旋转气流是顺叶轮转向旋转切入叶轮内侧流道, 叶轮叶片阻力小,效率高,耗能更少,噪音更低。为了保证离心风机叶轮具有更好的进风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将叶轮叶片做成沿叶轮转向由后向前倾斜结构形式(简称叶轮叶片前倾式),将叶轮叶片轴向进口做成沿叶轮转向由后向前倾斜结构形式(简称叶轮叶片轴向进口前倾式);或者将叶轮叶片做成沿叶轮转向由前向后倾斜结构形式(简称叶轮叶片后倾式),将叶轮叶片轴向进口做成由前向后倾斜结构形式(简称叶轮叶片轴向进口后倾式)。叶轮叶片沿叶轮转向由后向前倾斜,即叶轮叶片前倾式,由这种前倾式叶轮叶片构成的叶轮叶片轴向进口也是前倾式的。对于这种结构形式,如果机壳进风口内旋流诱导器的折流叶片出口逆叶轮转向指向该前倾式叶轮叶片,指向该前倾式叶轮叶片轴向进口, 这样,将更有利于旋流诱导器排出的逆叶轮转向的旋转气流自由旋转切入该叶轮叶片轴向进口,并且切入叶轮叶片轴向进口流速高(叶轮转向加旋流转速),风机流量大,风压高,效率高,噪音低。相对来说,该结构形式的叶轮直径尺寸可以小得多。叶轮叶片沿叶轮转向由前向后倾斜,即叶轮叶片后倾式,由这种后倾式叶轮叶片构成的叶轮叶片轴向进口也是后倾式。对于这种结构形式,如果机壳进风口内旋流诱导器的折流叶片出口顺叶轮转向指向该后倾式叶轮叶片,指向该后倾式叶轮叶片轴向进口,这种结构形式,同样更有利于机壳进风口内旋流诱导器出口排出的顺叶轮转向的旋转气流自由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流进风离心风机,包括有机壳(1)、机壳进风口(2)、机壳出风口(3)、叶轮(4)、叶轮叶盘(5)、叶轮叶片(6)、叶轮叶片轴向进口(7)、机壳进风口进口(8)、机壳进风口出口(9),其特征在于,机壳进风口(2)内设有旋流诱导器(10),旋流诱导器(10)由折流叶片(12)构成,各个折流叶片(12)的径向前端相互连接,各个折流叶片(12)的径向末端分别跟机壳进风口(2)侧壁连接,折流叶片(12)沿轴向由前向后沿周向倾斜,折流叶片(12)轴向前端的折流叶片进口(13)沿轴向指向机壳进风口进口(8),折流叶片(12)轴向后端的折流叶片出口(14)沿周向倾斜指向叶轮叶片轴向进口(7)。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1.29 CN 201110036427.31.旋流进风离心风机,包括有机壳(1)、机壳进风口O)、机壳出风口(3)、叶轮、叶轮叶盘(5)、叶轮叶片(6)、叶轮叶片轴向进口(7)、机壳进风口进口(8)、机壳进风口出口 (9),其特征在于,机壳进风口( 内设有旋流诱导器(10),旋流诱导器(10)由折流叶片 (12)构成,各个折流叶片(12)的径向前端相互连接,各个折流叶片(12)的径向末端分别跟机壳进风口⑵侧壁连接,折流叶片(12)沿轴向由前向后沿周向倾斜,折流叶片(12)轴向前端的折流叶片进口(13)沿轴向指向机壳进风口进口(8),折流叶片(12)轴向后端的折流叶片出口 (14)沿周向倾斜指向叶轮叶片轴向进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进风离心风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钧浩
申请(专利权)人:林钧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