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库专利>正文

一种浅色导电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78566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色导电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即掺铝氧 化锌(ZAO)导电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自燃烧,将相应的锌源、铝源和助燃剂 混合研磨,烘干,再在一定的温度下煅烧后,获得掺铝氧化锌纳米粉体。制得的粉体分散性 好,粒径分布均匀,导电性优良,化学稳定性高,可以广泛应用在抗静电涂料、橡胶和塑料 等领域,具有价格便宜,易于调色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氧化锌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半导体光电材料,其室温下带隙为3.37 eV, 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惨铝氧化锌(Zinc Aluminium Oxide,简称ZAO)是氧化 锌与氧化铝形成的置换型固溶体,不仅紫外线吸收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而且 具有颜色浅、可见光透过率高、导电性好等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抗静电涂料、 橡胶和塑料等领域,有取代导电性好但价格昂贵的ITO(Iri203: Sn)材料的趋势。目前,有关纳米ZAO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薄膜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的 研究上。ZAO纳米膜材料虽然可以广泛应用于显示器件的透明电极、透明导电 玻璃、低辐射玻璃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但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无法像粉体材 料那样作为功能性填料使用,也就制约了它在其他诸多领域的应用,而ZAO纳 米粉体材料可以与膜材料实现应用上的互补。现今关于粉体材料的制备研究报道 还很少,其合成方法也仅局限于化学共沉淀法(EP-A-404087, EP-A-405364), 超声-模板法(罗重霄,等。2008, 24(6): 1007-1011)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精 确控制各组分的含量,使不同组分之间实现分子/原子水平的混合,且反应物溶 液浓度高,有较高的产率,但在克服产物团聚,控制产物粒径及提高分散性等方 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制备ZAO纳米粉体材料的方法,即自燃烧制备法,着 眼于提高ZAO粉体材料的导电性和分散性,利用自燃烧实现前驱物分子水平上 的混合,使ZAO晶格中铝的掺杂更加均匀有序,促进稳定固溶体的形成;同时, 助燃剂的加入克服了粉体间的团聚,有效控制了产物的粒径尺寸,提高了产物的 分散性。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制备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合成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物分散性和导电性佳等特点,因此,具有很强的工业可行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浅色导电纳米粉体材料一ZAO纳米粉体的制备 方法,获得粒径均匀、导电性能良好的浅色导电纳米粉体,解决现有抗静电领域 使用的导电粉体颜色深、不易调色的不足,同时降低ZAO纳米粉体的生产成本, 更好地实现产物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均匀可控。本专利技术提出新型的浅色导电纳米粉体材料一ZAO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采 用自燃烧的方法进行制备,其具体步骤为称区一定量的锌源(如Zn(N03)2,6H20 等),铝源(如Al (N03) 3*9H20等)和助燃剂(甘氨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放入 研钵中,研磨均匀,在烘箱中烘干至胶状,放入马弗炉中,设置煅烧温度为 500 80(TC,煆烧时间为l 5h,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浅黄色掺 铝纳米氧化锌粉体。具体条件为锌原子和铝原子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00:2;助燃剂的质量为锌源和铝源原料总质量的10%~100%;前驱物烘干烘箱温度为75 10(TC,烘干时间2 8h; 前驱物锻烧煅烧温度为500 80(TC,煅烧时间l 5h。 本专利技术中,研磨是为了使反应原料能够混合均匀;本专利技术中,烘干是为了蒸去混合物中游离的自由水分子,以便于后续操作。 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所得的胶状物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使反应体系疏松,有效地防止了团聚现象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经过煅烧后得到的产物,颜色为浅黄色粉体,粒径达到纳米量级,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 首次提出利用自燃烧来制备掺铝纳米氧化锌。助燃剂的加入,在分解过 程中膨胀并产生大量气体,使反应体系疏松,有效防止了团聚现象的发生。2、 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原材料来源丰富而且廉价,制备工艺简单。3、利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产物同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纯度高、颜色浅、粒径小 且均一、导电性佳、无团聚现象、易于分散等特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称取Al (N03) 3*9H20 0.37克,Zn (N03) 2'6H20 14.6克,甘氨酸7.5克(助燃剂占锌源和铝源总质量的50%)。放入研钵中,研磨充分,成透明状。倒入坩 埚,放入烘箱,温度设为10(TC,干燥2小时,至前驱物为胶状。再将坩埚放入 马弗炉,煅烧温度设置为70(TC,煅烧2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浅黄色ZAO 纳米粉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产物的粒径约为40nm。 实施例2称取Al (N03) 3*9H20 0.37克,Zn (N03) 2*6H20 14.6克,甘氨酸1.5克(助燃剂占锌源和铝源总质量的10%)。放入研钵中,研磨充分,成透明状。倒入坩 埚,放入烘箱,温度设为75'C,干燥8小时,至前驱物为胶状。再将坩埚放入 马弗炉,煅烧温度设为50(TC,煅烧3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浅黄色ZAO 纳米粉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产物的粒径约为25nm。 实施例3称取A1 (N03) 3'9H2O0.37克,Zn (N03) 2'61120 14.6克,甘氨酸15.0克(助燃剂占锌源和铝源总质量的100%)。放入研钵中,研磨充分,成透明状。倒 入坩埚,放入烘箱,温度设为卯'C,干燥3小时,至前驱物为胶状。再将坩埚 放入马弗炉,煅烧温度设为800'C,煅烧l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浅黄色 ZAO纳米粉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产物的粒径约为50 nm。 实施例4称取Al (N03) 3*9H20 0.37克,Zn (N03) 2*6H2014.6克,甘氨酸7.5克(助燃剂占锌源和铝源总质量的50%)。放入研钵中,研磨充分,成透明状。倒入坩 埚,放入烘箱,温度设为90。C,干燥5小时,至前驱物为胶状。再将坩埚放入马弗炉,煅烧温度设为600'C,煅烧5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浅黄色ZAO 纳米粉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产物的粒径约为20n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色导电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添加助燃剂的自燃烧进行制备,具体步骤为:将作为锌源、铝源和助燃剂的原材料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磨,在烘箱中烘干至胶状,转入马弗炉中,设置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浅色的导电纳米粉体-掺铝氧化锌纳米粉体; 具体制备条件为: 助燃剂的质量为:锌源和铝源总质量的10~100%; 前驱物烘干:干燥温度为75~100℃,干燥时间为2~8h; 前驱物煅烧:煅烧温度500~800℃,煅烧时间1~5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色导电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添加助燃剂的自燃烧进行制备,具体步骤为将作为锌源、铝源和助燃剂的原材料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磨,在烘箱中烘干至胶状,转入马弗炉中,设置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浅色的导电纳米粉体—掺铝氧化锌纳米粉体;具体制备条件为助燃剂的质量为锌源和铝源总质量的10~100%;前驱物烘干干燥温度为75~100℃,干燥时间为2~8h;前驱物煅烧煅烧温度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库施浩威曹天杰王建栋尹晓光李达段呈佳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库施浩威曹天杰王建栋尹晓光李达段呈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