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锁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8727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IM卡锁紧结构,包括一壳体、一卡锁件及一弹性元件,该壳体上开设一滑槽并形成一端壁,该卡锁件及SIM卡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滑槽上,该端壁的边缘设有一卡持部,该弹性元件抵持于该端壁及该卡锁件之间,该SIM卡收容于该滑槽中时,该SIM卡抵持该卡锁件使该卡锁件卡持在该卡持部上并压缩该弹性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SIM卡锁紧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移动电话的SIM卡锁紧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移动电话已成为愈来愈多消费者日常工作及生活不可缺 少的工具。移动电话的用户识另J卡(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card, SIM)是一 种装有IC芯片的塑料卡片,其具有记录个人用户号码及通讯薄等功能,通过更换S頂卡,一 支移动电话可以供多个用户使用。请参阅图l, 一种现有的SIM卡锁紧结构,其用于固定移动电话中的SIM卡(图未示), 使S頂卡和S頂卡连接器30电连接。该S頂卡锁紧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基座32及闭锁组件34。基 座32上开设有安装口321,安装口321设置有连接器30,安装口321与S頂卡尺寸相当,用于容 纳S頂卡。闭锁组件34设置在基座32上且邻近安装口321,其可以如图所示箭头方向往复移动安装时,拨动闭锁组件34,使闭锁组件34朝远离安装口321方向移动,即自安装口321上 方退开,然后将S頂卡装于安装口321中,并反方向拨动闭锁组件34至安装口321上方,以将 S頂卡扣于安装口321内。同样通过拨动闭锁组件34也可取出已装于安装口321内的S頂卡。然而,利用上述S頂卡锁紧结构安装及取出S頂卡的过程需两次拨动闭锁组件34较为麻烦 。而且需将移动电话倒置后才方便将S頂卡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及取出S頂卡的锁紧结构。一种S頂卡锁紧结构,包括一壳体、 一卡锁件及一弹性元件,该壳体上开设一滑槽并形 成一端壁,该卡锁件及S頂卡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滑槽上,该端壁的边缘设有一卡持部,该弹 性元件抵持于该端壁及该卡锁件之间,该S頂卡收容于该滑槽中时,该S頂卡抵持该卡锁件使 该卡锁件卡持在该卡持部上并压縮该弹性元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SIM卡锁紧结构安装及取出SIM卡较为方便,在安装过程中仅 需将SIM卡推入滑槽中并推动卡锁件,使卡锁件卡持在卡持部上;在取出SIM卡时只需按压该 卡持部,使卡锁件脱离卡持部,由弹性元件推顶卡锁件将该SIM卡从滑槽中退出。附图说明4图1是现有的SIM卡锁紧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S頂卡锁紧结构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S頂卡锁紧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4是S頂卡部分组装在图2的S頂卡锁紧结构的立体示意图5是沿图4中V-V方向的剖视图6是图5中SIM卡收容在滑槽中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S頂卡锁紧结构100,其适用于将S頂卡90固定于 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在本实施例中,以移动电话为例说明此S頂卡锁紧结构IOO。 S頂卡锁紧结构IOO包括一壳体IO、 一可滑动地固定于该壳体10内的卡锁件20及一卡持于该卡 锁件20上的弹性元件30。该壳体10为移动电话机壳的一部分,其由塑料材料制成。该壳体10大体为长方形,其具 有一第一表面101及与该第一表面101相对的第二表面102。该壳体10中下部的第一表面101开 设一容置腔ll,该容置腔11由四腔壁110围成,该容置腔ll用于容纳一移动电话的电池(图 未示)。该壳体10上还开设有与容置腔11邻接的一滑槽12,滑槽12与第一表面101相通,其 截面呈丄形,以使S頂卡90安装在该滑槽12中可与S頂卡连接器(图未示)电连接。该滑 槽12具有一底壁120,该底壁120上开设一矩形缺口121,以在缺口121四周形成四侧壁1211。 该壳体10邻近缺口121处开设一矩形通孔13,以在该壳体10上形成一远离该缺口121的端壁 131,该矩形通孔13与该缺口121相通。邻近容置腔11的相对二侧壁1211上分别形成一延伸部 14,所述延伸部14与该缺口 121两侧的侧壁1211形成一滑轨141,使该卡锁件20在所述滑轨 141中滑动。端壁131向该缺口121的方向延伸一凸柱132,所述弹性元件30的一端可套设在该 凸柱132上。端壁131上邻近第二表面102处向第一表面101斜向延伸有一卡持部15,该卡持部 15与该端壁131之间形成一锐角。该卡持部15的自由端形成有一钩部151,该钩部151用于卡 持该卡锁件20。该卡锁件20包括一基板21、 一导向板22、 一挡板23及一卡扣板24。该基板21为矩形,其 具有一上表面210及一下表面212。导向板22呈T形,其包括一第一导向部221及由第一导 向部221的中部延伸出来的一第二导向部222 。第二导向部222凸设在该基板21的上表面210的 一侧,从而使第一导向部221与该上表面210之间形成间隔,以使所述延伸部14可穿过第一导 向部221与该上表面210之间的间隔。当该卡锁件20被装配在壳体10上时,该第一导向部221 可延伸入该壳体10的滑槽12中,以使SIM卡90在安装时可推顶该卡锁件20,使该卡锁件20在壳体10上滑动。第一导向部221与第二导向部222的结合处开设一圆孔223,以使该弹性元件 30穿过该导向板22。该圆孔223两侧的第一导向部221上分别设有一直角梯形卡块224。该挡 板23形成于该上表面210,且与该第二导向部222相对,该挡板23的末端与所述直角梯形卡块 224远离上表面210的底边相平齐,以使S頂卡90同时与该挡板23的自由端及所述直角梯形卡 块224远离上表面210的底边垂直接触。该挡板23上向该导向板22的方向延伸一定位柱231, 该定位柱231与所述圆孔223相对正,该弹性元件30穿过该圆孔223后可套设在该定位柱231上 。该卡扣板24形成于该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2上,并沿平行于该第二表面212的方向延伸,在 卡扣板24上形成一^f 钩241,所述卡钩241可与卡持部15的钩部151相卡合。该弹性元件30为一弹簧,其一端可套设于凸柱132,另一端可通过圆孔223套设在该定位 柱231上。当该卡锁件20卡合在该卡持部15时,该弹性元件30受到压縮而产生弹性势能。当 该卡锁件20脱离该卡持部15时,该卡锁件20被该弹性元件30弹开。请结合参阅图4,组装该S頂卡锁紧结构100时,先将该弹性元件30穿过该导向板22上的 圆孔223并套设在该挡板23上的定位柱231上。然后将该弹性元件30的另一端套设在该凸柱 132上。接着压縮该弹性元件30,将该导向板22推入所述矩形通孔13中,并使所述二延伸部 14分别容置于基板21与第一导向部221之间的间隔中。然后释放该卡锁件20,其在该弹性元 件30的弹力作用下被可滑动地装配在所述二延伸部14上。请结合参阅图5,当安装SIM卡90时,将SIM卡90插入该滑槽12中,并使该SIM卡90同时抵 持在该卡锁件20的第一导向部221及该第一导向部221上的卡块224,以将该S頂卡90与该底壁 120相平行的设置在该壳体10中。然后推顶该S頂卡90,使该卡锁件20在所述二延伸部14上向 设有凸柱132的端壁131方向移动。同时,由卡锁件20及端壁131将该弹性元件30压縮。当该 卡锁件20的卡钩241与卡持部15的钩部151相卡合时,该S頂卡90完全被收容在该滑槽12中。请结合参阅图6,当取出该SIM卡90时,使用者按压该卡持部15,使该卡持部15带动钩部 151向凸柱l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SIM卡锁紧结构,包括一壳体及一卡锁件,其特征在于:该SIM卡锁紧结构还包括一弹性元件,该壳体上开设一滑槽并形成一端壁,该卡锁件及SIM卡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滑槽上,该端壁的边缘设有一卡持部,该弹性元件抵持于该端壁及该卡锁件之间,该SIM卡收容于该滑槽中时,该SIM卡抵持该卡锁件使该卡锁件卡持在该卡持部上并压缩该弹性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M卡锁紧结构,包括一壳体及一卡锁件,其特征在于该SIM卡锁紧结构还包括一弹性元件,该壳体上开设一滑槽并形成一端壁,该卡锁件及SIM卡可滑动地设置在该滑槽上,该端壁的边缘设有一卡持部,该弹性元件抵持于该端壁及该卡锁件之间,该SIM卡收容于该滑槽中时,该SIM卡抵持该卡锁件使该卡锁件卡持在该卡持部上并压缩该弹性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IM卡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由 塑料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IM卡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槽的底部开设一缺口,以在该壳体上形成侧壁,其中一侧壁上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另二侧壁 之间形成滑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SIM卡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锁件包括 一基板、 一导向板及一卡扣板,该导向板及卡扣板形成于该基板上,该导向板可与所述滑轨 配合,使该卡锁件滑动的装配于该滑槽中,该卡扣板可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江周冠宇张越盛李德林江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