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2138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其包括:一第一模仁,该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模压面;一第二模仁,该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模压面;及一第三模仁,该第三模仁具有一相对的第三模压面及一第四模压面,该第三模压面与该第一模仁的第一模压面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一成型型腔,该第四模压面与该第二模仁的第二模压面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二成型型腔。所述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具有两个成型型腔,即可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次成型两个镜片,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模造光学镜片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模造光学镜片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高量产性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等电子产品越来越为广 大消费者青睞(请参见Capturing images with digital still cameras, Micro, IEEE Volume:18, issue:6, Nov.-Dec. 1998 Page (s) : 14-19)。在人们对数码相机、摄像机及带有 摄像功能的手机等产品的镜头追求小型化的同时,对其拍摄出的物体的影像质量也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即希望拍摄物体的影像画面清晰,而物体的成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镜头模 组内镜片的优劣。光学镜片可分为玻璃镜片与塑料镜片两类。在其制造方法上,塑胶镜片采用射出成型的 制造方法居多,而在玻璃镜片的制造方面,大体可分为研磨玻璃镜片及模造玻璃镜片两种。 研磨主要适用于少量镜片的生产,而大批量生产仍以模造方法居多。而采用模造塑胶镜片的 方法也是常见的制造塑胶镜片的方法之一 。模造光学镜片的过程为,先将镜片原料制成合适大小的镜片预型体,然后将该镜片预型 体置于模腔中,进行加热使其熔融,同时对该熔融的镜片预型体施压以成形,最后对成型的 光学镜片进行退火处理、调芯、清洗、镀膜等处理可得到该光学镜片。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1包括上模仁2,下模仁3以及套设于相互 配合的上模仁2和下模仁3的套筒4。该上模仁2及下模仁3的成型面和套筒4形成模腔5,所述 镜片预型体6在模压前放置于该模腔5中。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先固定上模仁2,采用机械手臂移动下模仁3,使其对准上模仁2,再 将镜片预型体6放置于开放的模腔5内,然后采用一油压机7对上模仁2施压以使该上模仁2向 下移动与下模仁3合模,同时对镜片预型体6加热使其熔融,以模压成型光学镜片。然而,采用此种模具来制造光学镜片一次只可以成型一个镜片,而模造光学镜片的生产 时间通常都在数分钟以上,因此生产速度低,成本相对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提高模造光学镜片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模造光学镜片成本的 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4一种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其包括 一第一模仁,该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模压面; 一第 二模仁,该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模压面;及一第三模仁,该第三模仁具有一相对的第三模压 面及一第四模压面,该第三模压面与该第一模仁的第一模压面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一成型型腔 ,该第四模压面与该第二模仁的第二模压面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二成型型腔。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具有一第三模仁,该第三模仁分别与第一模仁 及第二模仁结合形成一第一成型型腔及一第二成型型腔,合模后进行加热加压成型,即可在 相同的时间内一次成型两个镜片,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模造光学镜片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模造 光学镜片的生产成本。所述第一成型型腔与第二成型型腔可以设置为形状相同或形状不同, 从而可以增加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合模后的立体剖视图。图4是图2中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的第一模仁的立体剖视图。图5是图2中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的第三模仁的立体剖视图。图6是图2中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使用时的立体剖视图。图7是图2中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合模后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100。该模具100包括第一 模仁IO、第二模仁20、第三模仁30以及一套筒40。请一并参阅图4,该第一模仁10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具有一第一导引腔ll,该第一导 引腔11的底面具有一第一模压面12。该第二模仁20与第一模仁10的结构相同,其也为一圆柱体,该圆柱体具有一第二导引腔 21,该第二导引腔21的底面具有一第二模压面22。请一并参阅图5,该第三模仁30具有一第一导引部31及与第一导引部31相对的第二导引 部32,该第一模仁10的第一导引腔11与该第一导引部31的形状相匹配,以收容该第一导引部 31,该第一导引部31的端面具有一第三模压面33,该第三模压面33与该第一模仁10的第一模 压面12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一成型型腔331,该第二模仁20的第二导引腔21与该第二导引部32 的形状相匹配,以收容该第二导引部32,该第二导引部32的端面具有一第四模压面34,该第四模压面34与该第二模仁10的第二模压面22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二成型型腔341。该套筒40套设于该相互配合的第一模仁10、第二模仁20和第三模仁30的外部,用于引导 相互配合的第一模仁IO、第二模仁20和第三模仁30。进一步地,该第一导引腔11包括一第一开口部111及一第一空腔112。该第一开口部lll 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该第一空腔112大致为圆台形,该第一空腔112的底面包括第一模压面 12及环绕该第一模压面12的第一抵靠面113。该第三模仁30的第一导引部31包括一第一柱体 311及一第一台体312。该第一柱体311为圆柱形,该第一开口部111与第一柱体311的形状相 配合。该第一台体312为圆台形,该第一空腔112与该第一台体312的形状相配合。这样,当 第一导引部31置于该第一导引腔11中时,该第一柱体311可以与第一开口部111配合接触,该 第一台体312可以与该第一空腔112配合接触。此结构,可以避免第一模仁10和第三模仁30出 现偏心而使镜片出现不良品。该第三模仁30的第一台体312的顶面具有一第一平面313,该第 一模仁10的第一空腔112的第一抵靠面113用于与该第一平面313相互抵靠以使第一模仁10及 第三模仁30相互配合固定。同样,该第二导引腔21包括一第二开口部211及一第一空腔212。该第二开口部211界面 形状为圆形。该第二空腔212大致为圆台形,该第二空腔212的底面包括第二模压面22及环绕 该第二模压面22的第二抵靠面213。该第三模仁30的第二导引部32包括一第二柱体321及一第 二台体322。该第二柱体321为圆柱形,该第二开口部211与第二柱体321的形状相配合。该第 二台体322为圆台形,该第二空腔212与该第二台体322的形状相配合。这样,当第二导引部 32置于该第二导引腔21中时,该第二柱体321可以与第二开口部211配合接触,该第二台体 322可以与该第二空腔212配合接触。此结构,可以避免第二模仁20和第三模仁30出现偏心而 使镜片出现不良品。该第三模仁30的第二台体322的顶面具有一第二平面323,该第二模仁 20的第二空腔212的第二抵靠面213用于与该第二平面323相互抵靠以使第二模仁20及第三模 仁30相互配合固定。可以理解,该第一柱体311及第二柱体321的形状也可以为棱柱体,该第一台体312及第 二台体322的形状为棱台体。该第一导引部31及第二导引部32也可以为只为一台体,只要该 第一模仁10的第一导引腔11与第二模仁20的第二导引腔21的形状分别与该第一导引部31及第 二导引部32匹配即可。该第一柱体311和第一台体312、该第二柱体321和第二台体322可以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其包括: 一第一模仁,该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模压面; 一第二模仁,该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模压面;及 一第三模仁,该第三模仁具有相对的一第三模压面及一第四模压面,该第三模压面与该第一模仁的第一模压面相互配 合形成一第一成型型腔,该第四模压面与该第二模仁的第二模压面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二成型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其包括一第一模仁,该第一模仁具有一第一模压面;一第二模仁,该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模压面;及一第三模仁,该第三模仁具有相对的一第三模压面及一第四模压面,该第三模压面与该第一模仁的第一模压面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一成型型腔,该第四模压面与该第二模仁的第二模压面相互配合形成一第二成型型腔。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模仁具有一第一导引腔,该第一模压面位于该第一导引腔的底面,该第二模仁具有一第二导 引腔,该第二模压面位于该第二导引腔的底面,该第三模仁具有一第一导引部及与第一导引 部相对的第二导引部,该第三模压面位于该第一导引部的端面,该第四模压面位于该第二导 引部的端面,该第一模仁的第一导引腔与该第一导引部的形状相匹配,以收容该第一导引部 ,该第二模仁的第二导引腔与该第二导引部的形状相匹配,以收容该第二导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导引腔包括一第一开口部及一第一空腔,该第一空腔的底面包括第一模压面及环绕该第一模 压面的第一抵靠面;该第一导引部包括一第一柱体及一第一台体,该第一台体的顶面具有一 第一平面,其中,该第一开口部与第一柱体的形状相配合,该第一空腔与该第一台体的形状 相配合,该第一抵靠面用于与该第一平面相互抵靠以使第一模仁及第三模仁相互配合固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二 导引腔包括一第二开口部及一第二空腔,该第二空腔的底面包括第二模压面及环绕该第二模 压面的第二抵靠面;该第二导引部包括一第二柱体及一第二台体,该第二台体的顶面具有一 第二平面,其中,该第二开口部与第二柱体的形状相配合,该第二空腔与该第二台体的形状 相配合,该第二抵靠面用于与该第二平面相互抵靠以使第二模仁及第三模仁相互配合固定。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 一柱体及第二柱体为圆柱体或棱柱体,该第一台体及第二台体为圆台体或棱台体。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模造光学镜片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第 一柱体和第一台体、该第二柱体和第二台体分别为一体成型或通过粘结固定。7.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耕铭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