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单元的预热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4620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影单元的预热方法,该显影单元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其包含如下步骤:1)当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闭合的状态下电源从关闭到接通或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从打开到闭合时,判断该显影单元是否为新品;2)在步骤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显影单元的预热,并前进到步骤3),在步骤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按照普通品的模式进行显影单元的预热;3)在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预热的过程中,进行显影剂有无的检测,如果检测出有显影剂,将该显影单元设置为普通品,如果没有检测出显影剂,则提示用户将该显影单元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影单元的预热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显影剂的检测方式,是用机械方式来检测有没有显影剂,如图1、图2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检测部件,该检测部件与显影单元接触,并通过臂的运动来带动该检测部件旋转,通过由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的光反射型传感器检测该检测部件的运动来检测出显影单元内有没有显影剂。显影剂装入显影单元的料斗中。在搅拌器旋转的同时,将显影剂补给到位于显影剂检测区域前面的补给滚轮,用以印刷图像。检测部件位于显影剂检测区域的中央,其目的在于当显影剂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与检测部件连接的臂向下移动到光电传感器的发光点可以反射的位置,此时光电传感器接收返回信号。一般来说,如果光电传感器接收5次以上的返回信号,则认为没有显影剂,即认为显影剂已经耗尽。关于显影剂的检测方式,可参照申请人的申请号为200910U8757. 8的中国专利申请。在显影单元初次使用时,显影单元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因为显影剂的流动性不好,显影剂在显影单元料斗的某一处大量堆积,使显影剂的搅拌不均勻,由此导致补给到显影剂检测区域的显影剂量不足。因此,在显影剂检测区域会暂时出现显影剂量较少的区域,从而发生没有显影剂的误检测,如图3所示。而通常的显影剂预热方法,并不区分该显影单元是否是初次使用,结果对于初次使用的显影剂,可能在里面还有很多显影剂的情况下就判断其已经无显影剂,使得本来还可以正常使用的显影单元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区分该显影单元是否为初次使用的预热方法,在不改变机械构造及不使成本上升的基础上,即使发生上述的初期误检测,也可以使显影单元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影单元的预热方法,该显影单元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当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闭合的状态下电源从关闭到接通或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从打开到闭合时,判断该显影单元是否为新品;2).在步骤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预热,并前进到步骤 3),在步骤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按照普通品的模式进行预热;3).在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预热的过程中,进行显影剂有无的检测,如果检测出有显影剂,将该显影单元设置为普通品,如果没有检测出显影剂,提示用户将该显影单元摇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预热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预热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在预热时区分新品和普通品,对新品提示用户进行摇勻,而不像普通那样提示无显影剂,这样能够在不改变机械结构的基础上减少误检测的概率,保证了显影单元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显影单元的剖视图,用以示意性地显示现有显影剂有无的检测方式;图2是料斗和检测部的放大的示意图;图3是显影单元在使用初期在料斗内的显影剂分布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显影单元预热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新品检测步骤的流程图;图6是新品和普通品预热时间比较图;图7是图像形成装置内部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时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感光鼓、显影辊、色粉集成为一体,称为显影单元。在该显影单元内设置有检测显影剂有无的光电传感器和记录该单元状态的ID芯片,该ID芯片内存在表示是未使用状态还是使用后状态的新品标志的存储区域。新品标志是在显影单元在出厂时设置好的,以表示其为初次使用。实现ID芯片的结构可以有很多种,只要是能记录显影单元的状态的芯片即可。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显影单元的预热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当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闭合的状态下电源从关闭到接通或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从打开到闭合时(步骤401),就进行显影单元是否为新品的判断(步骤402),如果在步骤402中判断的结果为“否”,就按照普通品的模式进行预热(步骤404),该预热模式就是现有的显影单元的预热模式,在现有技术中,不管是新品还是普通品,都是采用一样的预热方式。如果在步骤402中判断的结果为“是”,就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预热003),即进行到步骤405、406,在步骤405、406中,在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预热的过程中,进行显影剂有无的检测。然后,再判断在预热的过程中是否检测出无显影剂(步骤407)。如果在步骤407 中判断的结果为“是”,即检测出没有显影剂,则提示用户将显影单元摇勻(步骤408)。如果在步骤407中判断的结果为“否”,即检测出还有显影剂,则将显影单元设置为普通品(步骤409)。如果在步骤407中判断的结果为“是”,则不将显影单元设置为普通品,即显影单元还是会被认为是新品。如果在步骤407中判断的结果为“是”,此时显影单元还是被认为是新品。在用户得到“将显影单元摇勻”的提示后,会将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打开,并将显影单元取出摇勻, 然后再放入图像形成装置中,再将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闭合,此时,又发生了步骤401中的事件,即在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从打开到闭合,那么又开始进行步骤402中的判断,这时由于显影单元还是新品,那么又会再次按新品模式进行预热,如果由于用户的操作,显影单元中的色粉已经被摇勻,那么在步骤407中就会判断还有显影剂,这时显影单元就会被设置为普通品,而不会再提示用户将显影单元摇勻。而且该显影单元以后被拿出后再放入图像形成装置时,在步骤402中就会判断该显影单元为普通品, 就会按普通品的模式进行预热。如果在步骤407中还是判断为没有显影剂,那么会再次提示用户将显影单元摇勻,用户将其摇勻放入图像形成装置后,又会重新开始前面的步骤 401-407。其中,在步骤402中,具体是按图5所示的如下步骤进行判断新品检测开始(步骤501);下载ID芯片上的信息(步骤502);判断ID芯片中是否有新品的标志(步骤503); 如果没有新品的标志,判断为普通品(步骤504);如果有新品的标志,判断为新品(步骤 505),最后结束(步骤506)。在步骤409中,是通过将显影单元的ID芯片中的新品标志清除而将该显影单元设置为普通品。如果在步骤407中判断的结果为“是”,则不清除显影单元的ID芯片中的新品标志,即显影单元还是会被认为是新品。在步骤409中,也可以将新品标志重写为普通品的标志,从而将显影单元设置为普通品。但是如果反复写入标志会影响存储区域的寿命,使判断的可靠性降低。在ID芯片的存储区域中,也可以设置一个普通品的标志,在出厂时并没有该标志,在步骤503中可以判断是否有普通品的标志,如果没有普通品的标志,则判断为新品 (步骤505),如果有普通品的标志,判断为普通品(步骤504),这样的话,在步骤409中,也通过将写入普通品的标志而将显影单元设置为普通品。同理,这样的话,需要反复写入标志,会影响存储区域的寿命,使判断的可靠性降低。另外,按新品模式预热与按普通品模式预热的预热时间可以设置得不同。较好的是,如图6所示,将新品模式的预热时间设置得比普通品的预热时间更长。因为新品中显影剂的流动性较差,这样设置可以使误测为没有显影剂的概率降低。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实现上述的方法,是由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软件模块来实现,软件模块主要分为两部分控制器和引擎,这两部分在设计时也可以合在一起。控制器是控制部分的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影单元的预热方法,该显影单元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当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闭合的状态下电源从关闭到接通或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从打开到闭合时,判断该显影单元是否为新品;2).在步骤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显影单元的预热,并前进到步骤3),在步骤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按照普通品的模式进行显影单元的预热;3).在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预热的过程中,进行显影剂有无的检测,如果检测出有显影剂,将该显影单元设置为普通品,如果没有检测出显影剂,提示用户将该显影单元摇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影单元的预热方法,该显影单元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当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闭合的状态下电源从关闭到接通或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盖子从打开到闭合时,判断该显影单元是否为新品;2).在步骤1)中判断为“是”的情况下,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显影单元的预热,并前进到步骤3),在步骤1)中判断为“否”的情况下,按照普通品的模式进行显影单元的预热;3).在按照新品的模式进行预热的过程中,进行显影剂有无的检测,如果检测出有显影剂,将该显影单元设置为普通品,如果没有检测出显影剂,提示用户将该显影单元摇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雪蔡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