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606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铁轭、线圈、衔铁,该装置为套筒式结构,衔铁分为套筒式的外衔铁和内衔铁,外衔铁的内壁和内衔铁的外壁设置有相对应的槽口,线圈内嵌在铁轭内。该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传递双向转矩、脱开时间短的适合反应堆需要的电磁离合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堆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反应堆工况的电磁离合器
技术介绍
电磁离合器在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有牙嵌式、干式单盘、扭簧式、磁粉式离合器。 另外靠磁力工作的还有拍合式、螺管式、E型电磁铁和盘式电磁铁等,这些形式的电磁铁结构一般都是一个铁轭、一个线圈和一个衔铁等组成,线圈设置在铁轭中,通过给线圈通电可使得衔铁执行吸合动作,其动作原理比较简单。常用的电磁离合器线圈不密封在铁轭内,衔铁上也没有槽口,且线圈采用常规的布置方式。另外常用的电磁离合器接合件的接合方式靠刚性、磁力与机械力联合、或者摩擦方式,离合器脱开时间较长。例如,现有的扭簧式电磁离合器主要由主动盘、扭紧弹簧、轴套、衔铁、线圈、铁轭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给线圈通电后轴套和衔铁相连,主动盘在转动过程中扭紧弹簧并带动衔铁转动,衔铁进一步带动轴套转动,断电后衔铁和轴套分离,轴套停止转动。该结构的离合器只能传递单向转矩,适用于低速、低惯量的小型机械中,且传递的转矩较小。目前,现有的电磁离合器无法满足反应堆的需要,因此急需研制一种适合反应堆内部环境需要的电磁离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传递双向转矩、脱开时间短的适合反应堆需要的电磁离合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铁轭、线圈、衔铁,关键在于,该装置为套筒式结构,衔铁分为套筒式的外衔铁和内衔铁,外衔铁的内壁和内衔铁的外壁设置有相对应的槽口,线圈内嵌在铁轭内。所述线圈内嵌在铁轭内是指铁轭内开有环形槽,线圈缠绕在环形槽内。外衔铁由两种材料组成,在轴线方向上正对线圈的部分为非导磁材料,其余部分为导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采用套筒式的内、外衔铁,装置结构简单,而且可将内、外衔铁分别作为主动轴和从动轴,当线圈通电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使得主动轴和从动轴一起进行旋转, 当停止给线圈通电时,主动轴和从动轴可以分别独自旋转。(2)线圈密封在铁轭的环形槽内,避免了腐蚀气体对线圈的影响,很好的确保了电磁离合器的工作性能。(3)在内、外衔铁上设置有相应的槽口,磁力线大部分是沿着内、外套筒衔铁的磁极(槽口与槽口之间的部分)形成磁路,从而使得内、外套筒衔铁之间产生周向力。内、外衔铁完全靠磁力结合,能够传递双向转矩,传递的转矩较大,且离合器的脱开时间短。附图说明图1离合器的剖面2离合器横断面剖视图1铁轭、2线圈、3外衔铁、4内衔铁、5环形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电磁离合器,如图1所示,电磁离合器呈套筒式结构,它主要由铁轭1、线圈2、 外衔铁3、内衔铁4组成,其中铁轭1上开有环形槽5,环形槽5内嵌入线圈2。线圈2密封在铁轭1内,避免了腐蚀气体对线圈2的影响,可确保电磁离合器的工作性能。铁轭1、外衔铁3和内衔铁4分别为套筒式结构,外衔铁3和内衔铁4安装在铁轭1内,铁轭1、外衔铁3、 内衔铁4之间留有间隙。外衔铁3由两种材料组成,在轴线方向上正对线圈2的部分为非导磁材料,其余部分为导磁材料。如图2所示,外衔铁3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槽口, 在内衔铁4的外壁上也设置与之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槽口。而磁路总是沿着磁阻最小的路径形成回路,因此磁力线大部分是沿着内、外衔铁4、3的磁极(槽口与槽口之间的部分)而形成磁路,从而使得内、外衔铁4、3之间产生周向力。内衔铁4和外衔铁3为接合件,其接合方式完全靠磁力结合,这样使离合器的脱开时间短。线圈2在环形槽5内的缠绕方向为内衔铁4、外衔铁3的圆周方向,由磁力线经过铁轭1、外衔铁3、内衔铁4沿线圈2的轴线方向上形成磁回路,从而使得内衔铁4、外衔铁3 之间产生吸力。本装置与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相连,外衔铁3与电机驱动部件连接,作为驱动部件的输出端,内衔铁4与执行部件连接,作为执行部件的输入端。当给线圈2通电流时,将在铁轭1、外衔铁3、内衔铁4之间形成磁路,因磁路总会沿着磁阻最小的方向形成回路,即会使得内、外衔铁4、3向着磁极与磁极重合的方向运动, 使得内衔铁4、外衔铁3吸合在一起,能够将控制棒的驱动部件和执行部件的传动链连接起来,在电机驱动力的作用下使控制棒上下移动。当停止给线圈2通电流时,内衔铁4、外衔铁3之间的磁场将消失,使内衔铁4、外衔铁3之间吸合力消失,造成内衔铁4和外衔铁3所在的传动链断开,从而使得驱动部件和执行部件的传动链断开,从而实现了内衔铁4、外衔铁3所在的传动链可以单独进行动作。 内衔铁4所在的传动链单独旋转后,控制棒驱动机构完成快速落棒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铁轭、线圈、衔铁,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套筒式结构,衔铁分为套筒式的外衔铁和内衔铁,外衔铁的内壁和内衔铁的外壁设置有相对应的槽口,线圈内嵌在铁轭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铁轭、线圈、衔铁,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套筒式结构,衔铁分为套筒式的外衔铁和内衔铁,外衔铁的内壁和内衔铁的外壁设置有相对应的槽口,线圈内嵌在铁轭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离合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跃庆王明政张东辉杨孔雳孙刚靳峰雷王雪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