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4005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两个用于同时传送多个基板移动的轨道单元;接着,一部分所述多个基板中的每一个依序停留在其中一轨道单元的预热区及点胶区,且另一部分所述多个基板中的每一个依序停留在另外一轨道单元的预热区及点胶区;然后,通过多个设置于上述两个点胶区之间的点胶针头,以在两个点胶区往复的方式以将液态胶挤出并成形在每一个基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点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尤指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制造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制造过程中各环节的相关设备的速度及精密度需求逐渐提高,用来封装电子元件的点胶设备亦随的产生对应需求。例如,SMD型发光二极管因为可以在制造过程当中,将金属料片冲压成具有多个供作为SMD型发光二极管导线架的“部件”,因此适合利用自动设备对料片上呈矩阵排列的部件进行点胶、晶粒封装等加工制程。在既有的
当中,现有自动点胶设备经由控制注胶头的移动方式,通过注胶头的单一针筒或多组排列针筒对每一个单位料片上的所有部件进行点胶动作。至于注胶头的位移量、各组针筒的注胶时机及注胶量则受控制装置所设定的模式运行。然而,传统自动点胶设备受限于单一轨道的设计,而使得点胶速度无法有效提升。 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可改善的缺陷,悉心观察且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 以解决现有点胶速度无法有效提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点胶速度无法有效提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至少两个用于同时传送多个基板移动的轨道单元、多个位于上述至少两个轨道单元上方的点胶针头及至少一设置于上述至少两个轨道单元之间的擦针单元,且每一个轨道单元至少具有一预热区及一紧邻该预热区的点胶区;(b) —部分所述多个基板中的每一个依序停留在其中一轨道单元的预热区及点胶区,且另一部分所述多个基板中的每一个依序停留在另外一轨道单元的预热区及点胶区;(C)通过所述多个点胶针头,以将液态胶挤出并成形在位于上述其中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的基板上,然后将上述点胶完成的基板送离上述其中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d)通过上述至少一擦针单元,以清除所述多个点胶针头在上述步骤(C)点胶完成后所溢出的液态胶;(e)通过所述多个点胶针头,以将液态胶挤出并成形在位于上述另外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的基板上,然后将上述点胶完成的基板送离上述另外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f)通过上述至少一擦针单元,以清除所述多个点胶针头在上述步骤(e)点胶完成后所溢出的液态胶;以及(g)重复执行上述步骤(c)至频骤(f)。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其包括一输送模块、一点胶模块及一擦针模块。输送模块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同时传送多个基板移动的轨道单元,且每一个轨道单元至少具有一预热区及一紧邻该预热区的点胶区。点胶模块具有至少一位于该输送模块上方的点胶单元,且上述至少一点胶单元具有多个用于将液态胶挤出并成形在所述多个基板上的点胶针头。擦针模块具有至少一设置于上述至少两个轨道单元之间且用于清除所述多个点胶针头所溢出的液态胶的擦针单元。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至少两个用于同时传送多个基板移动的轨道单元”的设计,以有效地提升点胶速度。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IA为本专利技术输送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IB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种输送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IC为本专利技术基板顶出单元动作前的立体示意图;图ID为本专利技术基板顶出单元动作后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点胶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点胶模块的偏心轮被转动前的俯视示意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点胶模块的偏心轮被顺时针转动后的俯视示意图;图2D为本专利技术点胶模块的偏心轮被逆时针转动后的俯视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擦针模块动作前的立体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擦针模块动作后的立体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擦针模块动作前的侧视示意图;图3D为本专利技术擦针模块的擦针件闭合后的侧视示意图;图3E为本专利技术擦针模块的擦针件开启后的侧视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多轨道点胶系统的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另外一种多轨道点胶系统的示意图;以及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输送模块 1轨道单元10输送带100预热区IOA点胶区IOB检测区IOC基板顶出单元 11固定本体110导槽111滑动件112顶出部1120驱动装置113点胶模块2点胶单元20点胶针头200点胶头201点胶头调整单元21偏心轮210擦针模块3擦针单元 30擦针件300连动机构301擦针布302检测模块4检测单元 40点胶量回馈模块5点胶量回馈单元50中央监控模块6中央监控单元 60基板S发光二极管L封装胶体P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IA至图3E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 其包括一输送模块1、一点胶模块2及一擦针模块3。如图IA至图IC所示,该输送模块1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同时传送多个基板S移动的轨道单元10。举例来说如图IA所示,每一个轨道单元10具有两相邻的预热区IOA及点胶区10B,且每一个轨道单元10具有两条输送带100,每一个基板S横跨每一个轨道单元 10的两条输送带100,以使得每一个基板S通过每两条输送带100的带动而依序经过每一个轨道单元10的预热区IOA及点胶区10B。当然,如图IB所示,每一个轨道单元10亦可具有一预热区10A、一紧邻该预热区IOA的点胶区IOB及一紧邻该点胶区IOB的检测区10C, 以使得每一个基板S通过每一个轨道单元10的带动而依序经过每一个轨道单元10的预热区10A、点胶区IOB及检测区IOC。如图IC所示,该输送模块1具有至少两个分别与上述至少两个轨道单元10配合的基板顶出单元11,每一个基板顶出单元11具有至少一固定本体110、至少一成形在上述至少一固定本体110内且两端具有高度差的导槽111、至少一被上述至少一导槽111所导引的滑动件112及至少一带动上述至少一滑动件112移动的驱动装置113,且上述至少一滑动件112的其中一末端连接于该驱动装置113,上述至少一滑动件112的中间部分容置于上述至少一导槽111内,上述至少一滑动件112的另外一末端具有一位于该输送模块1的下方且用来将每一个移动到该轨道单元10的末端的基板S推离该轨道单元10的顶出部1120。 换言之,如图ID所示,当滑动件112从导槽111的一末端移动至另一末端时,顶出部1120 则由下端(如图IC所示)移动至上端(如图ID所示),以将每一个移动到该轨道单元10 的末端的基板S推离该轨道单元10。如图2A至图2D所示,该点胶模块2具有至少一位于该输送模块1上方的点胶单元20(如图4A或图4B所示),且上述至少一点胶单元20具有多个用于将液态胶挤出并成形在所述多个基板S上的点胶针头200。该点胶单元20具有一用于带动所述多个点胶针头 200移动的点胶头201,该点胶模块2具有至少一点胶头调整单元21,且上述至少一点胶头调整单元21具有至少一接触该点胶头201且用于调整所述多个点胶针头200准确地对应每一个基板S上的预定点胶位置的偏心轮210。换言之,当偏心轮210顺时针旋转时(由图 2B转到图2C所示),点胶头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至少两个用于同时传送多个基板移动的轨道单元、多个位于上述至少两个轨道单元上方的点胶针头及至少一设置于上述至少两个轨道单元之间的擦针单元,且每一个轨道单元至少具有一预热区及一紧邻该预热区的点胶区;(b)一部分所述多个基板中的每一个依序停留在其中一轨道单元的预热区及点胶区,且另一部分所述多个基板中的每一个依序停留在另外一轨道单元的预热区及点胶区;(c)通过所述多个点胶针头,以将液态胶挤出并成形在位于上述其中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的基板上,然后将上述点胶完成的基板送离上述其中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d)通过上述至少一擦针单元,以清除所述多个点胶针头在上述步骤(c)点胶完成后所溢出的液态胶;(e)通过所述多个点胶针头,以将液态胶挤出并成形在位于上述另外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的基板上,然后将上述点胶完成的基板送离上述另外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f)通过上述至少一擦针单元,以清除所述多个点胶针头在上述步骤(e)点胶完成后所溢出的液态胶;以及(g)重复执行上述步骤(c)至频骤(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提供至少两个用于同时传送多个基板移动的轨道单元、多个位于上述至少两个轨道单元上方的点胶针头及至少一设置于上述至少两个轨道单元之间的擦针单元,且每一个轨道单元至少具有一预热区及一紧邻该预热区的点胶区;(b)一部分所述多个基板中的每一个依序停留在其中一轨道单元的预热区及点胶区, 且另一部分所述多个基板中的每一个依序停留在另外一轨道单元的预热区及点胶区;(c)通过所述多个点胶针头,以将液态胶挤出并成形在位于上述其中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的基板上,然后将上述点胶完成的基板送离上述其中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d)通过上述至少一擦针单元,以清除所述多个点胶针头在上述步骤(c)点胶完成后所溢出的液态胶;(e)通过所述多个点胶针头,以将液态胶挤出并成形在位于上述另外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的基板上,然后将上述点胶完成的基板送离上述另外一轨道单元的点胶区;(f)通过上述至少一擦针单元,以清除所述多个点胶针头在上述步骤(e)点胶完成后所溢出的液态胶;以及(g)重复执行上述步骤(c)至频骤(f)。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轨道点胶系统包括一输送模块、一点胶模块及一擦针模块;其中该输送模块具有上述至少两个轨道单元;其中该点胶模块包括至少一具有所述多个点胶针头且位于该输送模块上方的点胶单元;其中该擦针模块具有上述至少一擦针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轨道单元具有两条输送带,每一个基板横跨每一个轨道单元的两条输送带,以使得每一个基板通过每两条输送带的带动而依序经过每一个轨道单元的预热区及点胶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轨道单元具有一紧邻该点胶区的检测区,以使得每一个基板通过每一个轨道单元的带动而依序经过每一个轨道单元的预热区、点胶区及检测区。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轨道点胶系统还进一步包括一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具有至少一位于该输送模块上方且用于检测上述液态胶成形在每一个基板后的状况的检测单元。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增加点胶效率的多轨道点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轨道点胶系统还进一步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秉龙陈桂标陈信呈倪仁君
申请(专利权)人:久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