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成型夹具和口袋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33920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袋成型夹具,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有上袋布缝合孔和下袋布缝合孔;所述上袋布缝合孔位于裁片的上袋布缝合线位置,所述下袋布位于裁片的下袋布缝合线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口袋成型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夹具进行开口袋工序可提高口袋车线的稳定性,且裁片与袋唇和上袋布是一次缝合,避免了同一位置的多次车缝工序,节约车缝线用量,操作简便,对操作工的要求也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口袋是缝合在服装上用来放置物品的袋形部分。在服装设计中,口袋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人们将需要携带的物品放置于口袋内达到方便携带的效果。此外,口袋还具有装饰功能,是重要的视觉感官部位。开口袋工序是服装制造的重要环节。如图1所示为开口袋工艺所需原料示意图, 开口袋工艺所需的材料要素为1片裁片,2片袋唇和2片袋布,2片袋布分别为上袋布和下袋布。如图2所示为现有的开口袋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具体为将裁片平放,取一与裁片形状一致且在口袋位置镂空的纸板,将上述纸板与裁片对齐后置于裁片上,用画笔做出口袋位置记号;将2片袋唇重叠放置后对齐,车袋唇宽度线;比口袋记号顺着带唇宽度线将上袋布车到袋唇上;顺着袋唇宽度线且比对裁片口袋位置记号将已车袋唇的上袋布车袋口袋位置一边;比口袋位置记号另一边将下袋布车到口袋位置另一边,取出裁片,完成开口袋工序。由上述开口袋工艺可知,现有的开口袋工艺在将袋布与裁片车缝过程是采用人工固定裁片、袋布和袋唇的方式,人工固定的方式一方面对操作工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干扰因素较多,由此造成口袋车线尺寸稳定性差,产品返品率高。并且,袋唇宽度位置需要车缝三次,操作繁琐且浪费车缝用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口袋成型夹具,该夹具可固定裁片、下袋布、 袋唇和上袋布的位置,提高口袋的尺寸稳定性,降低开口袋操作难度,同时减少同一位置的车缝次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袋成型夹具,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有上袋布缝合孔和下袋布缝合孔;所述上袋布缝合孔位于裁片的上袋布缝合线位置,所述下袋布位于裁片的下袋布缝合线位置。优选的,所述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顺次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可转动连接为通过布机胶和/或胶布连接。优选的,所述面板还设有槽孔和定位夹板,所述槽孔位于上袋布缝合孔外侧,所述定位夹板与槽孔形状相适配,所述面板的在槽孔外侧边沿处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夹板与固定板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槽孔为直角形槽孔。优选的,所述上袋布缝合孔、下袋布缝合孔和槽孔均是采用镭射切割成型。优选的,所述底板、面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定位夹板均为亚克力板。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定位裁片位置的标记部。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口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根据裁片的下袋布缝合线及上袋布缝合线位置,在上述口袋成型夹具的底板表面定出裁片位置;b)、将裁片置于所述裁片位置后将面板盖于所述底板表面;C)、根据上袋布缝合孔的位置在所述面板表面放置袋唇,根据所述下袋布缝合孔的位置在所述面板表面放置下袋布,将第一夹板盖于面板表面;d)、根据所述上袋布缝合孔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夹板表面放置上袋布,将第二夹板盖于第一夹板表面;e)、分别沿上袋布缝合孔和下袋布缝合孔将裁片与下袋布、袋唇和上袋布进行缝I=I O优选的,所述面板还设有槽孔和定位夹板,所述槽孔位于上袋布缝合孔外侧,所述定位夹板与槽孔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夹板在槽孔外侧边沿处与面板可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袋成型夹具,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底板和面板之间放置裁片,用于固定裁片位置;面板和第一夹板之间放置下袋布和袋唇,用于固定下袋布和袋唇的位置;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放置上袋布,用于固定上袋布的位置,因此,将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依次放置后便可实现下袋布、袋唇和上袋布相对于裁片位置的固定。此外,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在上袋布缝合孔和下袋布缝合孔均设有互相贯通的上袋布缝合孔和下袋布缝合孔,将裁片、下袋布、袋唇和上袋布分别按位置放入夹具后,只需沿着上袋布缝合孔和下袋布缝合孔车两道线便完成了开口袋工序。由上述方案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口袋成型夹具可实现对裁片、下袋布、 上袋布、袋唇和上袋布的机械固定,车缝过程中裁片、下袋布、上袋布、袋唇和上袋布不易发生偏移,缝合孔限制了车缝线的缝合位置,因此采用上述夹具进行开口袋工序可提高口袋车线的稳定性,且裁片与袋唇和上袋布是一次缝合,避免了同一位置的多次车缝工序,节约车缝线用量,操作简便,对操作工的要求也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开口袋工艺所需原料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开口袋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口袋成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胸筒成型夹具;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步骤1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步骤2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步骤3的流程示意图; 与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步骤4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步骤5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口袋成型夹具,该口袋成型夹具用于固定裁片与下袋布,和裁片与袋唇和上袋布的缝合位置。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口袋成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1、面板2、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上述底板1、 面板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均设有上袋布缝合孔5和下袋布缝合孔6,其中上袋布缝合孔5位于裁片的裁片的上袋布缝合线位置,下袋布缝合孔6位于裁片的下袋布缝合线位置。本实施例提供的口袋成型夹具中,底板1和面板2之间放置裁片,用于固定裁片位置;面板2和第一夹板3之间放置下袋布和袋唇,用于固定下袋布和袋唇的位置;第一夹板 3和第二夹板4之间放置上袋布,用于固定上袋布的位置,因此,将底板1、面板2、第一夹板 3和第二夹板4依次放置后便可实现下袋布、袋唇和上袋布相对于裁片位置的固定。为了便于底板1、面板2、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的对位扣合,本专利技术优选使底板 1、面板2、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顺次可转动连接,可转动连接的方式优选为通过布机胶和/或胶布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口袋成型夹具中相邻板的具体按照如下方式连接先使用透明胶布将两块板连接,再将布机胶粘于透明胶布表面进行加固。此外,底板1、面板2、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还均设有上袋布缝合孔5和下袋布缝合孔5,即底板1、面板2、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在裁片的下袋布缝合线部位和裁片的上缝合线部位分别均设有互相贯通的下袋布缝合孔5和上袋布缝合孔4,上袋布缝合孔4用于将固定的下袋布和裁片进行缝合,下袋布缝合孔5用于将固定的上袋布、袋唇和裁片进行缝合。使用上述口袋成型夹具时,首先在底板1上放置裁片,然后将面板2盖于底板1表面,此时裁片位置被固定;然后根据面板2的下袋布缝合孔放置下袋布,根据上袋布缝合孔放置袋唇,可以先放置对折后的袋唇也可将袋唇放置于下袋布缝合孔后再对折,放置好后将第一夹板3盖于面板2表面,此时下袋布和袋唇的位置被固定;再根据第一夹板3上袋布缝合孔的位置放置上袋布,最后将第二夹板4盖于第一夹3板表面,完成下袋布、袋唇和上袋布相对于裁片位置的固定。上述操作完成后只需沿着上袋布缝合孔4和下袋布缝合孔5 车两道线便完成了开口袋工序。由上述方案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口袋成型夹具可实现对裁片、下袋布、 上袋布、袋唇和上袋布的机械固定,车缝过程中裁片、下袋布、上袋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袋成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有上袋布缝合孔和下袋布缝合孔;所述上袋布缝合孔位于裁片的上袋布缝合线位置,所述下袋布位于裁片的下袋布缝合线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袋成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有上袋布缝合孔和下袋布缝合孔;所述上袋布缝合孔位于裁片的上袋布缝合线位置,所述下袋布位于裁片的下袋布缝合线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袋成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面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顺次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袋成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连接为通过布机胶和/或胶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袋成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还设有槽孔和定位夹板,所述槽孔位于上袋布缝合孔外侧,所述定位夹板与槽孔形状相适配,所述面板的在槽孔外侧边沿处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一夹板与固定板可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袋成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为直角形槽孔。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口袋成型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袋布缝合孔、下袋布缝合孔和槽孔均是采用镭射切割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红段勇林财英曾丽铃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厦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